第88章

A+A-

    郑融叫了一声:“金凤!”

    纳尼?一个娇俏俏的姑娘叫金凤?这么有时代感的名字!

    但是娇俏俏的姑娘停住了, 也回叫了一声:“郑总。”

    郑融问:“金凤,你知道你们朱总去哪里了吗?”

    姑娘摇头,:“不知道。郑总您来拿基本款的补货吗?现在应该好了, 您要不要检查检查再包装?”

    朱卫红厂里做的货向来是高质量,原料好,工人也好。羊毛衫基地不下上百个针织厂, 朱卫红的工人平均年龄绝对是最高的。80%都是干了二十年的老人, 退休的工人还叫子女也来厂子上班,像之前的老国企。

    厂里的机器不新,但是保养的很好, 定期上油, 检查维修, 运转很好。朱卫红估计也是一个处女座的,做事有板有眼,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古板。

    郑融:“不用检查了, 包装好,我今天先带走两箱,基本款销的很快。”

    “郑总…”

    “金凤,你。”

    “昨天来了一单外贸废单,朱总不在,电话也联系不上,我看看款式质量价格都可以,就做主收下了,然后发短信告诉朱总了, 朱总和您了吗?”

    郑融:“没有啊…”

    这么重要的事朱总竟然没!还是没有看见?真是太耽误事了!幸亏有这个姑娘!

    书勤:“金凤,能带我去看看你收下的那批外贸废单吗?”

    金凤点头:“走。”

    还是在仓库,金凤将包裹全开,书勤挑了几件看,果然款式质量都不错,问价格,也可以,肯定能再赚一大笔。书勤问:“朱总不在,我可以将货拿走吗?”

    金凤又点头:“朱总交代过,都是合作过多少次的了,郑总是可以先拿货的。”

    收,卖,朱卫红都不在,都是这个姑娘的功劳。书勤量了一下姑娘,个子不高不矮,像有点文化的,也不像读了太多书的,瘦,清秀,年纪不大。

    回去的路上,书勤问郑融:“那个叫金凤的姑娘挺能干的,什么背景?”

    郑融开着车:“金凤?姓廖,廖金凤。听老朱,是山里考出来的孩子,大专生,学的就是纺织,正好还是针织专业,毕业来这里找工作,别家都嫌金凤不是本科生,老朱看她质朴吃得了苦,就收了。”

    -“金凤在老朱的东方红羊毛衫公司干了两年,吃住都在厂里,两年里出厂的次数,数的过来,一个月一次,过年也不回家。”

    -“金凤以厂为家,把织片-裁床-钑骨-缝盘-挑撞-洗水-烘干-烫衣等流程掌握的牢牢的,技术不比老工人差,年轻脑子活,又有文化,比五个本科生加起来还顶用,老朱都招了金凤他是赚到了。”

    大学扩招之后,大学生多了,每个工厂都在引进大学生,但是都呆不住,能忍的待个两三年,不能忍的半年就跳槽了。

    这个姑娘不错!廖金凤虽是大专生,但是以她两年内掌握针织全套技术,智商是不会差的,没有考上本科,应该是大山的教育资源差吧。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里,寒门难再出贵子了!

    有全套的技术,若是姑娘能搞到本钱,胆子再大一点,可以将羊毛衫基地快倒闭的工厂吃下来,就发达了。

    有廖金凤,确实不用担心外贸废单回收点。可是老朱怎么了?老朱向来稳重靠得住,出什么事儿了?

    ---

    路上,书勤忍不住问了大苏。

    郑融一阵沉默,最后:“前段时间大苏每天都到我爸妈楼下叫喊,要十万块的青春损失费,我给了。”

    -“…听,大苏又找了。”

    哎呀妈呀,又去祸祸别的男人去了!看看别的男人能不能像郑融一样包容她!忍她!

    书勤:“大苏都往前走了,郑融哥,你也往前走呗。昨天我去看我姥,你知道我姥给我看啥了吗?”

    “啥?”

    “一个绿油油的玉镯子!姥姥估计是怕碎了,自己也不戴,压箱底藏着。是她老婆婆传给她,她要传给你媳妇的,还,若是你媳妇是大苏那样的就不传,让我管着,再传给你下下辈的媳妇。”

    郑融笑着摇头:“老人家想这么远!”

    “我姥见不找第四代,有罪,下去见我姥爷都没脸。辈里你最大,郑融哥,你抓紧呐。”

    郑融向来孝顺,点头:“知道了。”

    回到淘宝基地,叫杨帆和书恩下来搬货。

    进屋一看鑫鑫妈也在,鑫妈离婚之后气色倒是好了许多,也瘦了些,穿着扮不再是中年妇女的样子,将脸上的黄褐斑用遮瑕霜一盖,像第二春似的,有了大姑娘的颜色。

    坏婚姻毁容啊!

    鑫鑫妈要换房子了,因为鑫鑫爸就是那个非要卖房、在30多块钱炒中国石油底的金丝眼镜斯文男老是去骚扰她们母女俩。

    金丝眼镜男求复合。

    求复合啥东西也不送,哦,送过一支玫瑰花,蔫巴拉几的,像是别人扔到垃圾桶他捡的,举着枯萎的玫瑰花大喊:我爱你!我爱你!我是真的爱你!

    这是没钱了啊!

    30块的中国石油现在8块钱,估计金丝眼镜男中间有过补仓,就他当时不惜卖房子老婆离婚的架势,那么大的赌性,借钱补仓是大概率事件。

    男儿膝下有黄金,金丝眼镜男给鑫妈下跪都跪了好几次了。

    鑫鑫妈不同意,她:“毕竟当年是我死乞白赖的追的人家,他现在还西装革履金丝眼镜的样子,我自己没有文化,没啥喜欢啥,我就喜欢他那种斯文的白面书生。我怕我忍不住动心,再跟他领一次结婚证,再受一次罪。干脆搬家!”

    搬到郑融对面的那家。

    书勤:“行。”又问胡绢:“现在有两套房,鑫鑫妈这套和我刚买的那套,你住哪里?”

    胡绢:“就你刚买的那套得了,不换了。”

    “行。”那么鑫鑫妈空出来的那套书勤也不出租了,出租也没有几个钱,拿来做童装淘宝吧,童装淘宝不能再在“爱家”遮遮掩掩的做了。

    房地产该慢慢的往上走了,谢佳和汤盛业是接着做童装淘宝还是买房子,他们自己选吧。

    鑫鑫妈又:“书勤,跟你件事,你们做淘宝从我这里进货之后,我走量不是特别特别的大嘛,我姐妹就来问,我就实话实了,我姐妹也想做淘宝。”

    书勤:“做呗,中国十几亿人口呢,市场这么大,又不是你姐妹做,我就丢了多少生意。”

    “大气!”鑫鑫妈笑着夸,又夸她姐妹:“我现在啊,有了鑫鑫,心思都扑在孩子身上了,做生意的脑子越来越懒了,就没有想过做淘宝,还是我姐妹上进,也有可能是她那个理发师的老公脑瓜好。”

    达尔文: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

    达尔文的对!

    做淘宝的升级路:从批发市场进货-从加工厂进货-自己开加工厂,这几个淘宝店走到哪一步,视形势而变吧。

    ---

    回来给“圆滚滚”来大哥来大姐电话。

    这两个人正在慢慢的一套一套的收H城湖边的房子,三个人约在湖边见。“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湖碧水。”北方来H城定居的人,一般都是两个原因:冬天那不落叶的一排排绿树;随时随地那一汪汪的随波荡漾的碧水。

    吹着风,喝着桂花藕粉,“圆滚滚”还是忍不住抬头望望他错失的那个临湖大别墅,那么大,那么气派,就立在湖边,现在开了个高档的茶馆会所,一般人都进不去。

    他围着湖转了好几个月,收了几套区里的房子,再也没有人出售那样的历史大别墅,那别墅,就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他当初还计较那十万!

    想想肠子都毁青了!

    越想心里越赌,连放茶杯的声音都大了,“圆滚滚”问话的都没有好声:“书勤,你在北京又逮着好房子了?”

    书勤也不避讳,就将收的西城区德胜门和金融街的学区房一一的了一遍,避开了那两套四合院,也没有“书云府”。

    “圆滚滚”惊的下巴掉了下来,嘴巴也张的圆圆的:“那竟然是你的手笔!”

    “怎么了?”

    “书勤,你自己还不知道吗?现在炒房圈里都传德胜的中介是开了炒作学区房的先河,是炒作学区房的鼻祖!”

    西城区的学区房是涨起来了,本质也许是因为她,但是□□不是她,她是偷偷吃的,动作超快,□□应该是温州帮应丽婷和山西帮李兆海。

    书勤把应丽婷和李兆海一,问:“来大哥,来大姐,你们不也是温州的吗?和应丽婷不是一伙的吗?”

    来姐:“我们胆子,一套一套的买,都是闹的;她们胆子大的,一买一单元。我们玩不起。”

    胆子也有胆子的好处,现在温州炒房团大肆在全国囤房,到了2011年还在囤房,为了囤房不惜民间借贷。结果2012年,借贷崩盘,经济形势不好,房价下跌,温州炒房团差点全军覆没。

    撑下来的那一部分,到了2016年2017年才解套。

    ---

    傍晚,廖金凤安排送货的车到了,廖金凤电话道歉,因为她这边没有钱,只能是货到付运费,请郑融帮付一下运费,以后算账从货款里扣。

    一堆人卸货,将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都快堆满了,幸亏郑融安排的货架合理,找货才有条不紊。

    郑融又念叨了一遍,朱卫红到底怎么了?若不是廖金凤在,老朱太耽误事了。

    胡绢也特出力,上上下下的搬货,埋头填快递单子,只干活,一声不坑。

    五个好手忙淘宝,就轻松多了。杨帆和书恩还有时间商量着写歌。

    夏暑未退,忙了一阵,书勤:“你们渴不渴?吃不吃瓜?”

    都:“好啊。”

    杨帆站起来:“我去买啊~”很快提了两大兜子水果回来。

    书勤提着刀过来切瓜,一看,西瓜、哈密瓜、香瓜各种瓜都有,还有别的水果,就:“买这么多?”

    杨帆:“有送的吧~”

    书勤问:“哪个是送的?”

    杨帆:“柚子吧~”

    一看还是红心的,挺贵的,书勤:“有这好事?!!!”

    书恩:“可能是卖水果的看我杨帆哥人好吧!”

    怎么可能?商贩都是能挣一毛是一毛,能挣一分是一分,怎么可能送嘛!书勤一看价格单子,红心柚赫然在列。

    哪里是送?

    是强卖撒!

    对一对瓜和费用清单,书勤:“没有送的,人家是和你推销,你理解成送了吧?”

    杨帆:“啊~?”

    四个人都默默吃瓜,书勤也是衬100多套房子的人,也不计较这几块十几块的,也坐下吃瓜。

    吃着吃着,手机响了,一看来电显示:朱卫红。

    “老朱???”书勤这一声,让默默吃瓜的郑融猛一抬头:“问问他,问问老朱,他还想不想合作了!想合作就认真点!别老找不着人!”

    书勤接电话:“朱总。”

    朱卫红声音有些颤抖:“上官…”

    “朱总,您怎么了?”书勤心往上一提,老朱身体出了问题吗?买“云书府”的时候看起来还是很健康的啊。

    “上官姐…”朱卫红颤着声音。

    他从来没有这么称呼书勤,书勤把手机声音外放给郑融听。

    “上官…姐…你…能不能借我点钱?”

    “多少?”

    “…”朱卫红沉默:“一千万。”

    作者有话要:

    下一章要进入全新的故事,但是好像新情节有可能会被锁,我不能写太细,快节奏完成,把敏/感词略去,或者改敏/感词,若是还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