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A+A-

    云起:“你投的是以买卖废纸起家的中国女首富!”

    书勤:“是。”

    云起在那边吸了一口气, 07年排为中国女首富的张女士别是在资本圈, 就是普通的行业里,也差不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个女人也是造就了一个财富神话, 27岁还在香港街头收废纸,33岁就赚了第一桶金,6年内完成了资本部分的积累, 用了20年成为中国女首富。

    她做的并不是暴富行业, 她做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女人完全是抓住了机会,富有抱负又肯埋头做事, 一手造了一个庞大的企业。真可谓是:平地起高楼!

    巾帼不让须眉。

    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枪出头鸟,07年, 张女士刚以270亿的身价, 登上女首富之位,08年三重击接连而来。

    一,是美国次贷危机蔓延过来的金融危机,出口量急剧下降, 成品价格暴跌, 利润下降,张女士的工厂出现了现金短缺与库存积压的现象。

    二, 媒体纷纷呈现□□, 张女士的企业被称为“血汗工厂”。

    三,因为生产线扩张, 银行贷款购买机器,财务出现问题,企业负债额一度冲至123亿港币,媒体报道张女士的公司面临破产,即将被清盘。

    受此影响,公司股价出现暴跌,从2007年9月28日的顶峰26.75元跌到2008年11月28的0.71元。

    不足8毛钱!

    张女士的资产也急速缩水,最低身价不足18亿美元。

    云起问:“你什么时候买的前女首富的股票?”

    书勤:“从08年12月份开始入,一有钱就买点,一有钱就买点,到现在累计买了有2000多万,成本是1.25元。”

    云起在那边深吸气,又喘粗气,现在是09年5月份了,张女士的企业没有破产关门,张女士咬紧牙关、想尽办法,把企业从破产的漩涡中拉了出来。

    股票价格已经从不足8毛钱到现在是好几块了。

    危机就是机会!

    云起问:“你想变现?卖掉股票?”

    嗯…实话,现在还不想卖,再等几个月,到09年底,书勤知道了这支股票最高能涨到14.28元!

    听她迟疑,云起:“不想卖就不要卖!再等等,张女士能把她的企业做好,我信这个人!她的企业股票能上十块钱。”

    当初,面对三重击,张女士面对记者采访,也是一脸的笑容,一脸的自信,逐个回击。

    记者公司的股票暴跌了!张女士现在是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没有几家的股票特别好,腰斩的不在少数!

    记者民众她公司是血汗工厂!张女士我从未拖欠工人工资,即使金融危机,我都没有给工人减薪。我在不断努力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我也是个苦孩子,能切身体会到工人的难处。

    记者公司遇到财务困难了?张女士什么困难?我刚把债都买回来了,买了15个亿呢!最近我又在外面买了大概两亿美元的债券回来。不要听信谣言,不是还都传我和丈夫在闹离婚吗?

    记者又张女士的企业不环保,是夕阳产业!张女士制造业行业很好啊,再高档的产品都得用我们包装这一层皮,所以我的这个产品是百年不衰的产品!

    张女士自信的满脸笑容的对着镜头:我给我自己的选择100分,给我的产品也100分。

    云起相信这个女人造的企业股价能重新上十元。而书勤是知道肯定上了十元。书勤:“好,我先不卖股票,再等等。”

    “这就对了!”云起:“我有钱,你不是还要做股权投资吗?云白哥你把架子都搭好了,要导演有导演,要演员有演员,要经纪人有经纪人,不用你在操心了吧?你再去成立一个投资公司,你一半,我一半,我把钱过去,你去投资股权吧!”

    股权投资是以后的趋势,正所谓:“人无股权不富”!

    书勤:“好。”

    云起又嘱咐了一句:“股权投资比炒股的风险更大,你多动动脑子!”

    书勤:“好。”

    ---

    书勤从午阳传媒开辟出一块空间,做股权投资的办公室,将郑融调到股权投资这边来帮忙。

    郑融真的不适合娱乐圈。

    他一点都不娱乐。

    身上哪一个细胞都不娱乐。

    正好,股权投资也一点都不娱乐,股权投资风险极大,到底有多大呢?这么吧:投出的钱10次9次水漂!

    投资人一年看三四百个项目,最后实现投资的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即使如此的挑剔、如此的苛刻,成功获利的也只有半数。

    想实现几十倍甚至更多回报的明星项目,那是凤毛麟角!

    但是投资人还是兴趣盎然去调研去找投资项目,就是想碰到一个FACE BOOK、TWITTER这样的好项目,带来几百倍的回报。

    越靠近早期,项目死亡的概率越高。

    但是书勤有未来眼啊!她知道哪些项目不但没有死,还活的耀目耀目的闪瞎众人的眼!现在要找的是介入时机。

    正在想着,电话响了,是大舅妈,大舅妈是一个思路极其简单的人,她每天就是上个轻松的班,然后吃吃、喝喝、看看电视剧、街坊邻居八卦八卦。除了这些闲事,她脑子里唯一关心的人也就是郑融-这个她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和大舅妈的交际只能是郑融,大舅妈电话来的话题也只会围绕着郑融。书勤看了看认真找投资项目的郑融,走出办公室,才接起了电话。

    等听完大舅妈的话,书勤真是庆幸,她是走出来接!

    大苏死了!

    作死的!

    大舅妈:就是昨天的事儿,以前看大苏不死不休的纠缠郑融那架势,还以为是大苏对郑融的感情深,为了郑融要死要活的,煤气都开了。

    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会儿事儿!大苏来作郑融就是为了要钱!

    大苏一边来纠缠郑融一边交往着新男朋友,这天,大苏和她的新男朋友坐在出租车上,要去哪里买一个包包,不知是因为什么吵起来了,然后大苏就威胁她信男朋友:你听不听?不听我就从出租车上跳下去!

    她新男朋友可不像郑融一样好脾气,也气性大,还激她:跳啊!跳啊!你跳啊!这是在高速上,车子时速一百码,你要是不怕死,就跳啊!

    然后,大苏就真的开出租车的门,跳下去了。

    当场就被后面开过来的车撞飞了…

    后面车的司机,出租车司机,大苏的新男朋友都傻眼了!

    后面的车和出租车紧急刹车,然后又引来后面、后面车的追尾,后面、后面、后面的车也追尾,追尾了8辆车,一长串!

    大舅妈烦大苏来纠缠郑融,烦狠了也诅咒过大苏:这个女人怎么不死了呢!但是大舅妈虽然世俗了些,但是也算是遵纪守法的良民,大苏真死了,她也是也是怕的,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她絮絮叨叨一直重复的:书勤啊,大苏的死和我们郑融没有关系的啊…和郑融没有关系的啊…赖不着我们啊…

    唉!这么宝贵的生命,却有人不知道珍惜!书勤:“嗯,大舅妈,这件事我们不要和郑融哥了吧。毕竟郑融哥和大苏处了那么久,听到了心里肯定不好受。”

    大舅妈:“对!对!咱们都守口如瓶,你郑融哥心善,我怕他受不住!”

    接完电话,书勤走进办公室,看郑融正在认真的审项目,他做了几年的淘宝,知道网络的威力,对网络这块的创业项目感兴趣,书勤让他找网络项目投资。

    郑融冲着书勤招手,满脸兴奋:“书勤!你来看,看这个项目!和咱们之前做的淘宝有的一拼!”

    书勤走过去一看是日后鼎鼎有名的京东,书勤:“这个项目,很好啊!”

    “是很好啊!”郑融啧啧的摇着头懊悔:“但是我们晚了,人家早已经融资完毕了。”

    融资分为好几轮呢!A、B、C、D轮呢!书勤:“没事,他还会融资的,我们注意着它点,下次融资的时候跟进就行了。”京东的发展势头太好了,什么时候跟进资金都是赚的,早入赚大钱,晚入也能喝点汤。

    “哦哦哦,”郑融接着看其他的网络项目,口里念叨着:“书勤啊,创业的人真是敢想啊,还有想做VR的,我都不知道VR是个什么东西!”

    -“查了查才知道VR叫做虚拟现实,戴上一种眼镜,就立刻来到计算机创造的一个虚拟世界。”

    VR也是一个发展方向,甚至到了后来,除了视觉感知,还有听觉感知,触觉感知,味觉、嗅觉等…

    郑融捏着VR的创业项目,犹豫不定:“书勤,你这种新鲜事物能不能做起来?会不会像是一阵风似的,风来了觉得好新鲜,风走了就刮走了,人们也就忘了…”

    -“要是热度之能持续个三个月半年的,我们投出的钱可是拿不出来了!”

    嗯,有发展的潜力…但是还可以再缓缓,现在钱是要花在刀刃上的,现在应该有更适合投的项目。书勤就没有话。

    郑融边絮叨着对VR的犹豫,又拿过一本新的项目书,:“这里还有做吃喝玩乐团购的…”

    等等!书勤:“哥,你的这个是吃喝玩乐团购的叫什么名字?”

    郑融看看资料:“叫大众团。”

    大众团!书勤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她是知道的这个大众团是2010年初推出来的,2010年3月份获得了种子投资,5月份上海站和武汉站上线,7月份西安站上线,8月份广州站上线,10月份无锡站和南京站上线,12月份石家庄站上线。

    扩张的极为迅速!

    明大众团前期搭的团队、搭的架子很好!

    投资圈里的大佬也都是火眼金睛,大众团2010年8月份获得了1200万美元的A轮投资,2011年7月份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2014年5月份获得了3亿美元的C轮融资,2015年1月获得了7亿美元的D轮融资。

    2011年12月份,大众团的销售额为2.5亿;2012年7月份的销售额超过了5亿,2014年8月份销售额突破了45亿。2014年的全年交易额突破了460亿元!

    找创业明星啊?想回报率是几十倍上百倍啊?大众团就是啊!

    大众团是2010年初推出的,原来在2009年就开始酝酿了!

    书勤:“郑融哥,这个企业很好,我很看好,你跟一下,无论如何都要投点钱,能投多少就投多少!能独自投资就不要和别人分摊股份!”

    这种事交给郑融,他必办的很漂亮,他不是见面就熟的那种,但是他交一个人就能交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