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 围城声讨敌酋
还是在没有穿越之前,一次侃大山话题到八国联军侵华,麦柯大力谴责,彼得却那也不都是八国联军的错。
麦柯也没有太在意,知道他就是一般老外的惯性思维使然。
现在彼得自己遇到了,麦柯不由旧事重提。
彼得嘿嘿一笑,道:“那个时候的事情我不知道,不予置评!不过现在的八国联军,对着我天国天军而来,纯粹是找死!我彼得就叫他们来得回不得!”
“好!我觉得这样,如此这般,你觉得如何?”
麦柯把自己的想法和彼得了一番。
中心意思就是要求他在这里顶一阵,各路援军到达之日,就是八国联军覆灭之时!
彼得大一挥:“没问题!你去忙你的,这些倒霉的家伙遇到你算没作到好梦,不过你忙完赶紧过来,别误了最后的压轴大戏!”
麦柯点点头,转身飞走。
两人都刻意没提穿越回去的事情,但是心里都藏着一堆问题,尤其是二人都已经结婚,乱七八糟的事比别人都多。
都怪那老头儿,你要早告诉我只有两年时间,什么也不能结婚!
麦柯现在要去常沙,那里围城战斗正在解决满清的最后代表人物,一个是逃亡的满清皇上咸丰,一个是汉族重臣曾国藩。
这两个人一旦就擒,满清皇朝也就宣告灭亡。
接近常沙的时候,麦柯首先听到一片呐喊声,声音激愤,如同雷鸣。
近前一看,只见常沙城外人山人海,从认标旗上可以看出,天军的各路大军都已经在这里汇聚。
这应该是麦柯给大家发出通知让大家赶紧干完头活计的结果,否则不会如此快速。
奇怪的是,不管是城头,还是下面包围的天军,都没有放枪开炮,甚至连张弓搭箭的都没有。
大家似乎都在扯破了喉咙高声叫喊。
这是什么战术战略啊?
麦柯不禁惊奇万分。
不明所以,也听不清下面的是什么,麦柯直接飞到天军围城指挥部,三军总司令张远正在那里指挥作战。
“下面是怎么回事?”
麦柯一落地,立刻就向张远询问。
“正开批斗会呢!”
张远指着正门门前的那一堆人,有一个人正在慷慨激昂地发言。
这回麦柯知道的是什么了,因为张远把视频对准了那个现场,自然那里的画面和声响都直接能够听到,如同就在现场。
那是一个中年人,声音浑厚,大声:“我是你们这些满清‘嘉定三屠’的后人!我代表死难的同胞控诉你们的罪行!我的祖父就是被你们杀死的!还有无数乡亲,都是你们奸淫掠夺杀人放火的受害者,你们的心肠比蛇蝎还毒,你们的行为比恶狼还狠!你们的行为远远低于人类文明,就是一群人话不干人事披着人皮的畜生!不对!你们畜生不如!今天我代表嘉定所有被屠杀的同胞,向天军请求,强烈要求对他们这里杀人凶犯除以极刑,杀人者偿命,还有,父债子还!”
周围的天军士兵还有众百姓一起赞同:“杀人偿命!父债子还!”
接着又有人高呼:“杀了这个狗皇帝!杀了那些猪汉奸!”
趁这个功夫,麦柯问张远:“这是你出的主意,大哥?”
张远哈哈一笑:“不是!我哪里会干这种近乎玩笑的事情!是洪新仆他们提出来的,不过我也同意,觉得这种活动能提高士气,估计对里面的那些残兵败将也是一种打击。”
麦柯点点头,时间还来得及,且给他们多一点时间,这个诉诉苦,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否则那些人不是死就是降,批斗会就再也开不成了。
这个时候,又有一个人上来,应该是个知识分子,稿件和前面的内容差不多,都是言简意赅,估计经过了洪新仆润色过。
他的文化水平,虽然表面是个落第秀才,实际上可能会高一下,否则也不会长期耿耿于怀了。
那个人的声音文雅清亮,穿越度很高:“我是‘扬州十日’满清大屠杀受难者的后人!畜生不如的满清凶徒,凶性大发,惨无人道,连续十日,杀人二十万!锦绣扬州,成为鬼城,积尸如山,流血成河!我代表受难的扬州人,强烈要求天军为那些冤魂报仇,伸张正义,把他们全都点了天灯!”
这个时候那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已经变得面目狰狞,显然愤怒至极!
“点天灯!”
民众一声暴雷似的高呼,城墙都似乎颤抖起来。
看来这个看似极端的要求,深得人心!
麦柯心中暗忖,在如此民众愤怒面前,难道你们这些统治者还能够无动于衷?
真要是铁石心肠,那么就死不足惜了。
既然如此,点了你们的天灯,也是活该如此!
天灯高杆上继续去铁石心肠好了。
接着还有几个上来轮番发言,都是控诉满清的罪行,有的是文字狱受害者,有的是冤狱里面被株连的枉死者,当然都是他们的后人,甚至不是直系后人,来要求天军为他们伸冤。
最后一个上来的,大概不是经过正常审批而是现场起意,也不知道是历史知识差了一些,还是一慌神忘了词,竟然把靖康耻、臣子恨,也戴在了满清的头上。
麦柯一看有些荒腔走板,立刻终止了这个批斗大会,直接点名让咸丰和曾国藩谈谈感想。
他已经下了决心,众人的愤怒必须平息,如果这二人不思悔改,继续为自己狡辩,那就立刻发动总攻,抓住他们,交给老百姓处理。
对方一听麦柯出来话,立刻就有了反响。
曾国藩亲自出来,道:“麦柯老弟别来无恙否?刚下你的要求,可否容我们有十分钟简短商议,然后回答于你?”
他的那句问候,只是一个客气,并不指望麦柯回答。
麦柯听了,十分钟而已,不妨开一面。
于是答道:“兄台要求,自无不准!请兄台珍惜这个最后会,万万不要自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