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嫡庶

A+A-

    张淑妃却半懂不懂,追问道:“究竟是什么事?”

    张夫人看着自家这个十数年也不曾开窍的姑子, 不得不暗叹了一回气。

    当初, 成国公府将幼女送入宫中时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心思的:外廷与内廷到底隔了一些, 孝全皇后去后,二皇子又年幼, 宫里总是要有人在才是。当初张淑妃初入宫便因容貌而得盛宠,随即便又有孕,便是家里老夫人估计也曾暗地里做过一门二后的梦.......只可惜,张淑妃怀个孕便要死要活,平日里办的那些个事也不大着调, 便是许贵妃真肯分一部分宫务给张淑妃她也管不了, 实是指望不上。

    这么些年来,成国公府也多少知道猪队友的害处, 倒也没再想着叫张淑妃如何,只盼着她照顾好二皇子与二公主, 在内宫里占个位置安抚帝心,偶尔与家里通些消息便也罢了。只是,虽已是知道指望不上张淑妃, 可眼见着许贵妃仗着执掌宫务在内廷兴风作浪,张夫人还是不免有些叹息:要是张淑妃长进些, 能在内廷掣肘许贵妃,他们不知能省心多少呢......

    叹归叹,张夫人还是握着张淑妃的手,郑重叮咛了一句:“此事娘娘也不必再管, 便是两位皇子的婚事,娘娘也只管交给许贵妃去办便是了。”

    张淑妃还有些不乐意:“若是全交给她,还不知要出多少恶心事呢。”

    张夫人长叹一声:“娘娘!”

    张淑妃看着长嫂这面色,最后也只得咽了抱怨的话,点头应了。

    姑嫂两人罢正事,倒是又了一会儿闲话,直到时候到了,张夫人这才起身,随人出宫去了。

    *********

    赏花宴不久,皇帝便下旨赐婚,永毅侯府嫡长女杨开蓉赐婚皇长子姬成琪;成国公府嫡长女张瑶琴赐婚皇二子姬成瑜。这赐婚旨意一下,许贵妃这代掌宫务的自是抽不出手,只得为着筹备婚事忙得团团转——太后病得厉害,皇帝自是催着人赶紧办了婚事,也好叫太后安心些。

    许贵妃端着贤良范儿的,笑与皇帝道:“妾本还想着,二皇子大婚这事应叫淑妃妹妹帮着一起理一理事儿的,只是淑妃妹妹身子不好,只得自己咬咬牙一齐儿给办了........”

    皇帝自是道她辛苦。

    许贵妃也没请功,反是柔声道:“二皇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在我心里便如琪哥儿一般。替他和琪哥儿办婚事,便是再忙再累,我也只有高兴的。”

    瞧许贵妃这模样做派,委实是天下难得的贤妃,便是皇帝也不免感动。

    皇帝这些日子常去慈安宫中侍疾,一颗老心也是十分的感伤,此时便拉着许贵妃感慨了一下当年:“一眨眼,琪哥儿和瑜哥儿都大了。倒是难为你,这么多年来一直陪在朕身边........”

    “来,妾亦是蒙先帝赐婚,方才能与陛下有今日.......那会儿妾年纪还,心里惶恐得很,直到瞧见陛下您,这颗心才算是彻底定下来了——怪道人家都‘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呢........”着着,许贵妃顺势依偎到了皇帝怀里。

    皇帝被她的话逗得一笑,抬手抚了抚她鸦黑的鬓角,随即又轻轻点了点她的鼻尖:“你啊,总这样促狭......”

    两人起当年旧事,倒是难得的寻回了些微当年的柔情,这一晚上自是难得的柔情蜜意。

    然而,没过两日,朝中礼部御史台,直接上折子,明嫡庶之别。人家御史引经据典,直接就了:皇长子虽居长但到底庶出,依礼法而言,庶皇子肯定是不如嫡皇子尊贵,婚礼仪制更是不可与嫡皇子相提并论。长幼有序,嫡庶更当分明,许贵妃却将两位皇子婚仪等同,要么就是不分嫡庶、不知规矩礼仪,要么就是居心叵测!

    正如姬月白所想的那样,张家根本不会在后宫这点儿地方转悠计较,人家一出手,直接就给了许贵妃和大皇子一个巴掌——你一个庶子还想和我平起平坐?

    以前,这两位皇子没长成,多是在宫内,大皇子得许贵妃教导,爱装长兄模样,事事赶在二皇子前头,他们也不好斤斤计较。可如今,眼见着两位皇子马上就要大婚,很快便要入朝参政,这嫡庶尊卑自然是要拿出来议一议,皇子大婚的仪制也当要有所区别。

    这事确实是占住了理,哪怕皇帝听着御史的话很不顺耳,心里觉得大皇子二皇子都是自己的儿子,皆是一般的宝爱,可若是真论起礼法,嫡庶自然是不一样的。

    所以,皇帝心里固然哽了一下,可当着满朝公卿大臣的面,他还是点了头,着礼部为两位皇子婚礼重拟仪制,此回自是要以二皇子这位嫡皇子为先。

    许贵妃平白无故的被人扇了这样一个巴掌,堪称颜面扫地,可她却没有半点难受恼恨的时间。她闻知消息后,立时便放下身段,去金钗华服,素衣跪于乾元殿前请罪,口上的是:“皆是妾无知,方才在两位皇子的婚事上出了这般疏漏,实不敢再掌宫务,还求陛下恕罪。”

    便是姬月白都不得不感慨佩服:许贵妃真是能屈能伸——她掌宫务多年,宫中积威甚重,可还是跪就跪,哭就哭,半点也不含糊。

    皇帝瞧着许贵妃这样刚强能干的女人哭得梨花带雨,心里其实也是软的,只是面上还是不得不罚她:罚俸半年,将手上宫务移交方宸妃与慕贤妃。

    等到晚上的时候,皇帝去蓬莱宫与方宸妃话,也难免多几句:“朕知你素来喜静,不爱管这些俗物,但这些事总也得有人管起来。”先前让许贵妃管后宫,除了她份位最高之外,也是因为这事只有许贵妃能干——慕贤妃只一心搁在儿女身上,整日里操心大公主与三皇子的衣食住行;方宸妃素来喜静,也要看顾体弱多病的四皇子;至于张淑妃,不提也罢........

    方宸妃虽有些为难但还是温声应了,抬手从宫人手里接了茶,递给皇帝。

    她知道皇帝心里还偏着许贵妃和大皇子,递茶时便柔声接着道:“其实,这事也怪不得许姐姐。陛下膝下唯有这几个孩子,哪个都疼,哪个都爱,何时分过高低。几个孩子整日里又是这样的友爱亲近,更是不曾想过这些个事.......许姐姐素知陛下心意,想必也是这般想的,这才一时儿办差了事情。”

    皇帝不由颔首:“是啊。朕统共也就他们几个孩子,从来都是一般看待,何时又分过尊卑?”着,他伸手从方宸妃手上接了茶来,语声低低的道:“便是珏哥儿,朕也从不觉得他比旁人差了。”

    方宸妃听皇帝起四皇子亦是微微红了眼眶,随即又道:“陛下为人父的心意,妾自也是知道的。珏哥儿他年幼体弱,如今在闻知阁中念书,成绩比二公主还不如,妾倒也并不强求,只盼着他多少学点东西,平平安安的长大,日后也好为陛下为他几位皇兄分忧.......”

    “陛下,为人父母原该为子女计深远,爱之适之。”她到这里忽而一顿,从榻上起身,跪在皇帝身前,郑重一礼,认真道,“世间分嫡庶尊卑,自有其意义——乃是为了确认正统和礼法,为了杜绝纷乱争斗,亦是保全诸人。便是在民间,嫡庶不分亦是乱家之源........”

    这话,虽的是嫡庶,其实也暗示了立储之事。若是换了旁的人,皇帝只怕真要生疑动怒,可到底是方宸妃——她是皇帝亲表妹,一贯不理琐事,虽膝下还有四皇子可那却是个体弱多病的。

    皇帝听着方宸妃这话,不由长长一叹,伸手去扶方宸妃:“起来。”

    方宸妃垂下眼睑,扶着皇帝的手慢慢起身,低声道:“陛下,妾一时情急......”

    “好了,”皇帝握住方宸妃的手,把她柔嫩的手掌攥在自己掌中,断了她的话,“你的也有道理,容朕再想想。”

    方宸妃也是点到即止,到这里便也顿了声,转口起方太后的事情来,又道:“听两位皇子的婚事定了,太后娘娘也是高兴得很,这些日子饭菜也多用了些。”

    皇帝虽心里因着几位皇子的事情沉甸甸的,可听方太后精神好转倒也跟着露了些微笑影,点了点头:“那就好。”

    前朝有御史嫡庶,内廷有方宸妃借四皇子敲边鼓,皇帝多少也转过弯儿来,接下来倒是多把二皇子带在身边,甚至几个孩子坐在一起时也多叫人把二皇子的位置搁在最前头。

    许贵妃闭宫自省,实是省出一肚子的气,又有一肚子的怨:当初先帝本是想指她为太子妃,可皇帝那会儿还少年心性,他心慕表妹方琼枝便与先帝求情,于是方琼枝成了太子妃,她反成了侧妃。

    一步差,步步差,到了如今竟是被人拿着嫡庶指着骂!

    许贵妃如何能够心服?!

    ********

    无论朝中闹得如何厉害,无论两位皇子的大婚如何热闹隆重,反正傅修齐自知道了许贵妃闭宫自省后便松了一口气,然后着手开始准备起自己明年的秋闱来。

    亏得许氏忧心许贵妃这个姐姐,这些日子一直无心旁事,傅修齐这才能够常往谢首辅府上跑,寻机与人请教学问。

    作者有话要:  QAQ刷淘宝耽误了时间,真的好对不起大家

    晚安,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