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揭穿

A+A-

    正如姬月白所, 外来道士在京中大显神通并且给玄灵道人下帖论道比法的事情确实是传开了,还真有不少人见着那道士的神通,各个言之凿凿对方是个有真神通的。

    皇帝派去的人, 第二日便去京里听了一圈,回来时也差点被洗脑了——无他,那道士“施法”的时候观者甚众, 那么多的人各个都看得清清楚楚, 起话来也是言之凿凿,显然不可能是假的。只是,他们查了一圈也没查出道士的来历底细以及现下踪迹, 回来禀告皇帝时不免有些忐忑,只是道:“那道人应是个有修为的, 京中许多人都见了他的神通,据他可以悬浮空中而不落.......”

    皇帝本也不信这些神佛之事, 便如早前教训女儿姬月白时的那样, 一贯都觉得“那些野道士多是唬人的骗子, 不可尽信”,可如今年纪渐长, 体弱气衰, 他心底里对于神佛之事又渐渐有些信了——到底, 若非他自己从心里愿意相信,纵是姚家姐妹再如何的巧舌如簧,他也不会真就起意要叫那玄灵道人给自己炼长春丹。

    当然,他也是见过些玄灵道人的神通的, 如今听来了个更厉害的,不免心下一动,便道:“既然帖子都已下了,你们也跑一趟玄清观,叫玄灵应下——都道理二字不辨不明,这道法想来也是一般的。”

    下面的人诺诺应了,转头如何去与玄灵道人的倒也不比多提。

    玄灵老道面上应得从容,心底到底是有点虚:自家人知道自家本事,他能在人前耍些个“神通把戏”,能用药材炼一些补身的丹药,可那所谓的道法却是半点也不会的。他整日里拿道法神通唬人,私心里却是半点也不以为然,只把三清道祖当成泥塑的,只面上拜拜。

    只是,这冷不丁的冒出个野道士给他下帖讨教道法的,玄灵老道多少有些心虚了,就怕是捧着了真行家。原本,他是想要端着架子不理不会,反正自己如今名声帝心都有了,何必放下身段和那些个野道士计较?只是,也不知哪个竟是把这些事情传到皇帝那里。如今皇帝开了口,他若是再不肯应,皇帝必也要怀疑他的本事........

    玄灵老道这心里便如乱麻一般,回头便拎着道童训了一回,略略平了心气儿后才抱着几本道典回去补看——他这些年虽然深入简出,端得一派道教高人模样,可私下里却又有许多关系往来,且与他往来的那些贵人虽然也偶尔会拜三清,可终究是半知不解,玄灵老道随口就能糊弄过去,这般轻松久了竟是差点都要把自己的老本行给忘了。

    这样忐忑了两日,等到帖子上约好的日子。

    玄灵老道虽是心里不愿但还是令弟子开了玄清观的大门以待来人。因着这事在京里闹得沸沸扬扬,如今玄清观的大门一开,门外便有许多等着看好戏的闲汉探头探脑的想要看看情况。

    等到了帖子上所写的时辰,果是见着那道人从山下来,一路直往玄清观里来。

    因着门口多是人,玄灵老道也不敢摆架子,于是便亲自到了门口来迎。

    然而,两人一见面,互相行礼,结了太极印。还未寒暄两句,那道人便直接开口问道:“听闻玄灵道兄至今已有三百多岁?”

    等在门口的百姓不由也探究似的去看一脸老橘子皮的玄灵老道,心里估量着:三百多岁?真的假的啊?

    玄灵老道被这么多人看着,脸皮不觉抽了一下,好在厚度还在,勉强应道:“是啊,粗粗一算,约莫也差不多三百五十岁了。”

    道人探究似的看了眼玄灵老道,缓缓道:“那便是前朝武帝时的事情了?”

    玄灵老道:“......山中无历日,老道我一心修炼,这些红尘之事也记不大清楚了。”这是以防对方拿什么三百年间的事情来问他。

    道人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穷追不舍,却也没抬步进去,反是负手于后,一派的仙风道骨:“还未入京,我便听了道兄的名声。听道兄乃张天师后人,这才厚颜递帖来拜。久闻张天师英名,早年还曾得太上授书传法,不仅得了《太平洞极经》和《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两卷道书,更有三五都功玉印和雌雄斩邪剑等法器,降妖除魔无有不利。只是不知,道兄你又是得了哪一样传承?”

    玄灵老道咬着牙,勉强应了:“.......自然是《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他还会写画符自燃、沾水显色这些个把戏,自然只能往着上面凑了。

    道人一笑:“还请道兄赐教。”

    玄灵老道是真不想在这么多人面前耍着一套,尤其对面似还有个同行。同行都是冤家,要是对方看破揭穿了那可怎么办?可若是不应.........玄灵老道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正站在门口的那些百姓,勉强道:“你我切磋道法也不急在一时,何必非要在门口,还是入内再。”

    道人却是洒然一笑:“太上传道也是有缘者得之,何必非要分门内门外。”

    周围多是等着看热闹的,当然也有故意安插着来找事的,此时自然是连声符合,倒是叫玄灵道人越发的下不了台。

    最后,玄灵老道只得叫自己的道童备了东西准备画符。

    玄灵老道先画了一道去晦符,也不用墨,用笔蘸水,提笔在符纸上勾画时。笔尖画过处竟是透出血一般的殷红来,待得玄灵老道一笔画完,那符纸正中央竟是一个血色的符号。

    玄灵老道微抬下颚,淡淡道:“此咒去晦,乃是老道引场内晦气入符,方成血污。”

    左右见着那清水画出、触目惊心的血色符印,不由也是啧啧称奇:“早便听玄清观的道长厉害,这一手符咒本事可真是厉害!”

    还有人道:“可不是,这去晦符可不便宜......我听,城东徐员外画了一百两才能请的一张呢。”

    还有见着心向往之的:“可有用?我家今年便晦气得很,若是这个有用,我倒是想着要去求一道来试试呢.......”

    ..........

    玄灵老道听得底下那些蠢人的吹捧,心里不由也有些洋洋得意起来,暗道自家本事还是有的,对面这野道士未必真能把自己怎么着。

    然而,就在此时,忽而听得那道人一声冷哼:“这算什么去晦?不过是用碱水涂过符纸,再用姜黄水作墨画出来的.......”着,他动作飞快,直接便从对方眼皮底下端起那碗所谓的清水递给底下的人,“你们若是不信,也可闻闻尝尝,这是不是姜黄水?”

    底下的人闻言不由惊疑,只是姜黄水的味道却是众所周知的,有几个人那手指沾了沾,尝了一口,不由点头:“是,是姜黄水.......”

    此时,这些人再看玄灵老道,目光里便显出了些微怀疑。

    道人冷笑着看了玄灵老道一眼,又将那道所谓的去晦符给抢了过来,直接丢到姜黄水里:“这符咒上涂了碱水,遇着姜黄便会变色,无论怎么画都是一样的。若是整个泡在水里,那便全是血色了........”

    那画着血色符咒的符纸被丢到姜黄水里,一时间果是全都红了。

    虽不知原理,可那些人看着玄灵老道的目光已不仅仅是怀疑更是惊怒:这老道,难不成真是骗子?!这样的符咒,如何能值一百两银子?!

    “这,这算什么去晦符?!”终于有人再耐不住,开口叫了一声。

    随即又有人道:“我还当玄清观如何灵验呢,没想到竟是个骗子!”

    还有以往常来光顾的,想着以往在这上头花费的银钱和家里的境况,立时便把所有的事情都记在了玄灵老道的头上:“我还道我家年年给天尊烧香,常请符咒,为何还是这般不顺呢.......原来是这假道士骗人!这害人的狗东西.......”哭着哭着,那泼妇便哭叫着扑上去要叫玄灵道长退钱。

    这时候能来这里的多是有些信道的,如今见着这般情景,自然深觉受欺。一个人上了前去,立时便又有好几个也跟着上了去。

    玄灵老道原还想着再耍几手挽回局面,结果话还没开口就被那扑上来的刁民拎着领子喷了一脸的口水。他瞪大眼睛看着对方那一口黄黑的牙齿,一时禁不住,竟是晕了过去。

    众人又叫又骂,一片慌乱,竟也没注意到:适才话的道士已趁乱悄悄离开了。

    **********

    皇帝虽是在宫里不能旁观,可心里对于这一场比法还是颇有期待的。

    待得下了朝,他便招了人来问:“玄清观那里现下如何了?”

    回话的人想起今日这一场闹剧亦是满头的汗。不过,他也不敢欺君,只得恭谨老实的低头跪着,一五一十的将事情了。顺道也了那些群情激奋的百姓冲入观中,从玄灵老道的房里翻出许多金银珠宝和春.宫一类的肮脏物件......

    皇帝本还问的饶有兴致,听着听着,一张白皙的面容已然铁青,横眉冷肃。

    啪的一声,他用力拍着桌案,咬牙道:“好啊,好个骗子!竟然还敢欺........”欺到朕的头上了!

    他要面子,到底没把后半句话完,但话声未落却又想起自己还吃了几颗玄灵老道给炼出来的长春丹,一时儿心肝脾肺全都要凉了,再顾不得遮掩,忙便开口,“来人,传太医!”

    虽然早前试药的人吃着那丹药都是无事反倒很有精神,可那些卑贱之人哪里能比得上自己这个天子?

    求仙问道,私下叫人炼丹这种事出去确实有碍物议,有点丢脸。可,这点儿脸面哪有性命重要?至少也要叫太医先看看这丹药究竟有害无害,求个心安才好啊!

    太医来时还有些奇怪,待得皇帝发了话又叫人将丹药送了过来,太医不由好笑又好气,气过了又深觉可悲——想也知道,他们这些在宫里做御医的,或许还称不上神医圣手,可真论起医术来也是国中第一流。偏偏,他们服侍的这位皇帝却是不信医反信道,平日里喝药喝得不干不脆,时不时的便要看方子;偏这来历不明的丹药倒是吃得高兴.......如今药都吃了几颗了,才想起来叫他们过来看看丹药是用什么做的.......

    这算什么事啊?

    几位太医都觉荒唐,可到底不敢非议君上,只得各自试了试,然后才委婉道:“此丹用的多是珍贵药材,虽然治不了病但也能壮阳补气。平日里服上一二,倒也无碍.......”他们没的是,这东西民间就是拿来助兴的——男人嘛,那事情上威武了,可不得觉得自己体力精神也是大好?

    作者有话要:  下章大概是轮到许贵妃倒霉了23333

    大家晚安,快要元旦了,要好好休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