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妖孽
“你李长青?”,田广文瞪着眼。
“嗯!”,李秉仁点点头。
“昨天我一个师弟也向我推荐了李长青,他刚用一种新的方法证明了费马大定理,我看了他发来的证明过程,的确比怀尔斯要优化很多,也算代数数论领域的一个突破,但毕竟物理研究所的项目太密,我也好随便把一个体制外的人拉到项目里来!”
田广文听到李秉仁也推荐李长青,心中大为意动,可仍然有自己的顾虑。
“你以为上次李长青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组织就什么都没做呀?放心,李长青的身份清白着呢!话回来,人家乃真正的隐世高人,愿不愿意出得两!”
李秉仁在领导职位上做得久,了解的比田广文要多,且虽然跟李长青只有过短暂的接触,但对李长青有很深刻的印象。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今天下午我就飞到温安去,请不到李长青,就赖在那里不回来了!”
田广文的疑虑消失,心中豪情万丈,一副毅然决然的表情。
李长青在温安学院一个星期只有两节课,都已经上完了,要等到下个星期才有课。
在山里读读书、种种菜、除除草、到鸡舍转转,日子比较悠闲。
张佳叶喝完李长青给她配的日月补元汤下山后整个人浑身发热,出了一身虚汗,洗个澡后人却精神很多,如同白纸般的皮肤有了一丝血色。
“佳叶,感觉怎么样?”
白血病在现代医学里也算一种顽疾,李红豆也很好奇李长青开的药到底有没有效果,拉着张佳叶的关切的问道。
“很舒服,比之前舒坦多了!”,张佳叶的脸露出阳光般的笑容。
“在市医院待了大半年也没起色,李先生一副药就能有如此效果!如果不是发生在佳佳身份,我一定会觉得是骗人的!”
张明亮憨厚的笑着,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心中对李长青无比感激。
下午,田广文直接就飞到了温安市,都没来得及跟丁绍元沟通,下场后才掏出打通丁绍元的电话。
“喂,绍元,我已经到你们温安市了,正打算坐出租车去你们温安学院找李长青先生谈谈,看看他能不能够加入我们的项目组,你帮我安排一下!”
“师兄,你来得太不凑巧了!李长青先生一个星期只有两节课,在周二、周四,今天周五,他没课的!而且,我只听李长青先生住在谷阳县的山里,具体在什么地方我也不清楚,不过我们邱校长曾经到山里去请过李长青先生,你要是着急拜访的话,我可以帮你跟邱校长一下,让他带你去!“
丁绍元很了解自己的这位师兄,若不是被项目逼到一定程度,肯定不会千里迢迢的来温安市这种三四线都算不上的城市请李长青出山的。
“好,忙完了师兄请你吃饭!”
田广文挂断了电话,想他堂堂水木大学数学系的主任、数学研究所的副所长,居然要到山沟里请人出山帮忙解决数学项目里的难题,不由得摇摇头。
丁绍元则邱乐贤大概的明下情况,邱乐贤很爽快的答应了,他虽然是温安学院的校长,但相比起田广文水木大学数学系主任、数学研究所副所长的身份相差甚远,直接开车带着田广文直奔李家坳。
“田所长,我也就只能给你当当司带带路,至于李长青先生会不会见您,我也不好的!但您是数学研究所下来,担负着国家的重任,李先生愿意见你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邱乐贤回忆起自己当初请李长青出山的情景,先撇清自己的因素,又不着痕迹地拍下田广文的马屁。
“谢谢啦,一次不行的话,就两次,两次不行的话,就三次,三次不行的话,就四次,总还是有会的!”
当初李长青都拒绝了华罗庚数学奖,田广文觉得李长青因为自己的而出山的概率微乎其微,但他抱着一颗赤诚心,想让李长青看到他的诚意。
到了岭下乡,往李家坳的入口,四五里外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长青路’三个字。
“长青路?莫非这条路是李长青先生出资修建的?”,田广文有些疑惑。
“是,也不是!这条路有十几里长,以前都是坑洼不平的山路,一到下雨天就更不能走,后来李长青先生帮固阳县一家颇具规模的医药企业解决一项技术难题,那家医药企业边出资修了这条路!”
邱乐贤为请李长青出山,可做足了功课,向田广文解释道。
“李长青先生还懂医药?”,田广文大为惊奇。
“李长青先生本身就是一名医生,而且医术相当高明,一些在各大医院都治不好的疑难杂症,到他那里都药到病除!”
“那他的数学?”
“呵呵,上次我来请李先生出山的时候好奇问过一次,李先生漫不经心的回答了两个字:兴趣!”
“兴趣”
对数学感兴趣,然后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对数学感兴趣,然后就对费马大定理提出一种新的优化证明方法?
那我们这些一辈子都在研究数学都没什么重大突破的人呢?
田广文嘴角抽搐,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惭愧得无地自容,也重新刷新了对李长青的认识。
“田院长,您要是知道李先生不仅精通数学,在医学,在国学、书法上的造诣都非常的深,就不会这么想了!”
邱乐贤一眼就看穿了田广文的心思,出言道。
“国学、书法?”,田广文听得直愣愣的。
“是啊,每天早上从四面八方赶到李家坳来听李先生讲国学的人都塞不下,现在温安市市面上最流行字帖也是出自李先生的笔!”,邱乐贤解释道。
“这还是人么?完全是妖孽啊!”
田广文瞬间没有和李长青比的想法,觉得李长青对数学仅仅是出于爱好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用新的优化方法重新证明费马大定理也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