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蛛丝马迹
“最近许多人,向圣上弹劾主管矿山经营的魏大人。
状告他为官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中饱私囊和收受贿赂。
圣上本着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原则。
密命外公我,将魏大人自上任以来,经他管理和分拨出入的款项,
逐笔清理成册,报呈给圣上,以便圣上定夺。”
“吟儿你父亲一定告诉过你,为了保持官员的廉洁性,
本朝六部尚书每五年都会轮值一次,外公也是前年才接手户部。”
“对于如何查看帐册并不熟悉,查起帐来也感觉十分吃力。
圣上肯定也意识到这件事情一旦查实,会牵扯出整条线上的许多官员。”
“为了在查清事实真相之前,不让此事泄露出去,不使朝堂中的官员们人人自危。
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皇上密令外公,将这些帐册拿回府中整理,不能动用计会司的那些计会们。”
“唉,圣上也是用心良苦啊,只是苦了你外公我。
你看这堆积如山的账册,得花多少时间?你外公愁闷啊。”
“皇上给了外公多长的时间整理出来?”佳吟关切的问了一句。
“最迟一旬。”宁尚书望着一屋子堆积如山的帐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忧愁地说道。
“外公,难道你们计会司的计会们只会记流水帐吗?
这一屋子帐册,绝不可能是魏郎中,一人产生的经济往来吧?”
佳吟指着堆积如山的帐本对问宁尚书。
“唉!你外公我哪里懂得记帐啊。这是自洪庆初年到现在的所有帐册了。
魏大人是在先皇即将驾崩之前到任的,所以这帐就得从洪庆初年开始查找了。”
佳吟这个经济学博士,在研修的公共课中,掌握得最透彻、最拔尖的,就是财务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
研修方向主要选修的是,国民经济学中的资金运行与宏观调控,和投融资决策与财富管理以及互联金融。
查这些流水帐对于佳吟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最多就是费点时间而已。
“没事,外公且不着急,计会业务吟儿也略懂一二。让吟儿来帮您,保证提前向皇上交卷。”
宁尚书浑浊的老眼,顿时闪现出光芒来,喜不自禁的说:
“我就知道我家宝贝有办法!好,好,好!有你在外公就放心了。那我们就开始吧”
“好的,外公。我安排一下就开始。”
佳吟走出书房,吩咐候在门外的佩芷:
“你回府告知夫人,就说我要在外公家住几日,让她不要担心。”
看着佩芷领命离去后,佳吟便从洪庆初年的帐本开始,逐页检查起来,
只要是发现了与魏大人有关的资金进出事项就抄录下来。很快佳吟便进入到了,忘我的工作状态中。
当查到洪庆七年七月份的库银拨款时,她吃惊地发现了两笔拨款记录,
一笔是洪庆七年七月二日,皇上为泗水流域华阳、清安两郡特大洪灾的灾民们,特批的一千万两白银转移安置款;
另一笔是七月晦日,朝廷为了帮助受灾最严重的华阳、清安两郡七十万受灾民众重建家园,
以人均三十两银子的标准,从国库中拨出了二千一百万两白银。
这两笔款项均划拨到华阳和清安两郡,款项接收人是当时的两郡郡守的徐安。
盯着这两笔拨款,佳吟脑海中,立马出现一张沧桑的面孔,
就是那位从泗水河畔逃难来到九里亭乡,靠种菜为生的周爷爷。
佳吟特地用心记下了这本帐册的序号。
经过佳吟四天的努力,凭着自己快速阅览,和过目不忘的本领,
终于提前完成了,皇上交给外公的重要任务。
当外公从佳吟手里接过整理的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帐单时,
当真是打心眼里佩服起,这位才十三岁的小孙女。
“外公,您在户部的位置上,起码还要坐三年才会轮替,
或许皇上觉得你适合这个位置,下一任还会继续让您坐镇。”
“您看看您手下的这帮计会们,一点专业知识都没有,
只会记个流水帐,这还是皇朝最高的财政管理机构,为何只有这等水平呢?”
“这次幸亏是从洪庆初年的帐册查起,最多也才十七年光景,这要是再过个几十年,
皇上忽然又想起这般查帐,那工作量可想而知啊,那可是要累死人的!”
佳吟拿着手上的帐册,皱着眉头十分嫌弃地对宁尚书说。
“宝贝说的有道理,只是放眼这苍云皇朝,也没有财政方面的专门管理人才。
通过这次查帐,外公我也意识到了这计会司的不足之处了,吟儿可有什么好办法不?”
“计会工作最基本的程序他们都不懂,
外公,你听吟儿给你简单普及一下,您就会明白,
有一套规范的计会操作方法是多么重要,按照我说的方法去操作,定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后要查此类帐就是几分钟的事情了。”
于是,佳吟小嘴吧达吧达地给外公讲解起来:
“我就给外公讲个最基本的框架吧。
计会的日常工作就是收集原始凭单,登记明细帐和总帐,然后产生计会报表。”
“有了这个框架,加之明细帐的细化分类,年末一结转,次年转新帐。
这样自然就形成了计会的年度档案。
以后如果要查谁的帐,只需调出以这个人名字的户头,查查明细帐就一目了然了。”
宁尚书在佳吟的讲解过程中不停的点着头,虽然不是完全听懂了,但也听明白了大半。
感觉这套操作方法的确是个好方法。
“这事容我禀告皇上后,若皇上同意,就请宝贝去户部,给官员们授几堂课可好?”
佳吟觉得自己有责任,将在二十一世纪所学到的知识普及到这个时空,
让他们也掌握先进的、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从而造福社会。
“好呀,吟儿很愿意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大家,一切按外公的意思办。”
告别外祖母和大舅夫妇后,佳吟急急忙忙回到府中,直奔父亲的书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