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二章 不想这样
佳吟心想那陶公子,一定是将自己和麟哥哥,当成了心胸狭隘之人。以为自己会找他清算,白天冒然示爱的那笔帐,所以才会表现的如此萎萎缩缩的。
为了打消他的窘迫,吟儿决定干脆将事情说破。
打定主意后,女孩儿饮下手中的佳酿,身边的麟世子自她手中将酒盏接过去,放在案几上。然后温柔地冲女孩儿一笑,调侃地附在她的耳朵边,轻声道:“吟儿,还是由你出马,替他消除窘境吧。”
“嗯,好!”吟儿乖巧的允诺下来。对着脑袋一直低垂着的陶公子开口道:“我说陶公子啊,你年纪轻轻的,记忆力似乎提前衰退了啊,几个时辰前,我们才刚见过面,怎么这会儿,你似乎不记得本姑娘了。”
那陶公子立刻起身,然后掏出锦帕,手足无措地胡乱擦了把额头,结结巴巴地回答道:“今日之事,是草民唐突了,请薛大人给草民降罪吧!”
女孩儿爽朗地一笑,大度地安慰起陶公子来:“坐下说话就是。都是年轻人,难免会有冲动的时候。何况,有句俗话不是说了,不知者不罪么?好啦,不用沮丧,无事了,无事了。”
宴席上一众陪客,听得的如坠云雾之中。听两个年轻人的对话,好似早就认识一般。
他们就纳了闷,薛大人不是刚刚来到文贝么?陶公子怎么可能见过他们。
但这宴席上,有一个的心里是明白的。那便就是黎公子,依他对陶大公子的了解,定然是在没弄清薛大人身份的情况下,跑去向人家献慇勤了呗。
因为黎公子今日在纸鸢节上,看见过陶公子一行人。何况陶公子一向天性风流,喜爱在漂亮的女孩子面前表现自己,肯定又是不知天高地厚地跑去招惹过薛大人。
陶哲浩听薛大人如许说,一颗悬着的心,方才落了地。
晚宴结束后,黎郡守在衙门的议事厅,连夜将开春以来的所有农事情况,向二位特便大人做了详细的汇报。
第二日,在黎郡守的陪同下,按照薛大人随机抽出来的区域,进行了巡视和指导。
在文贝郡主要水稻种植区域,巡查了三天后,两位特使大人将去到,苍云国与东莱国比邻的青络郡辖区。
话说那陶公子,自打在接风晚宴上,得知麟世子和薛大人的身份后,那叫一个兴奋激动啊。
好多次都忍不住,在他的几位发小面前,大肆地进行炫耀。
前所未有的崇拜之情,让他在那几位公子面前,将麟世子和薛大人描述的是天上有,地下无。
让这些公子们,即佩服又羡慕。一个个急切地提出要求,希望陶公子能引见一下,他们也想亲眼目睹一下,两位大人的风采啊。
如果这次机会失去,恐怕一辈子都无缘见到,这两位传奇男女的真颜了。
这个要求,陶公子自然是办不到的,那次晚宴能得此奇遇,还是祖父和自己沾了郡守大人的光,才荣幸见到两位大人的。
吹嘘了半天,假如实话实话,自己根本就满足不了大家的要求,那这些好伙伴们,肯定会在背后议论,自己是个吹牛大王啊。
说不定以后就懒得再与自己交往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便太糟糕了。
陶公子是个好面子之人,他不想这样!
本公子自小就喜欢交朋结友,宁可没有妻妾家室,也绝不可以没有朋友!
挠着头皮想了半天,最好出了个主意:“我们去求黎远航,据本公子那日晚宴上的观察,发现他与麟世子的交情非同一般,说不能他能帮忙引见。”
说走就走,陶公子带着一干人等,火急火燎地朝着黎府而去。
不急行吗?陶公子可是听祖父提过,明儿一早,两位特使大人便要离开文贝郡,去往青络郡巡查了。
还行,没有白跑一趟,黎远航并没有外出,正在书房里用功。
当耐心地听完七嘴八舌的请求后,黎远航很是为难的低着头,沉默起来。
麟世子和佳吟,与他的距离,如同云泥一般的遥远。
他们是高高在上的皇亲国戚,身份贵不可言,岂是谁个想见便能见到的。
自己不过就是一个郡守的儿子,而且还是拜他俩所赐,自己才得到重生。哪里有份量,有法码,有理由去求见他们呢?而且还带上这么一班人去叨扰。
虽然说,这些公子少爷们,都来自文贝城里有头有脸的家庭,但与两位大人的身份就根本没法儿比了。
黎远航不敢答应的第二个顾虑,他怕父亲骂自己不懂事。
人家两位特使大人,山高水远的一路跋涉而来,为国家劳心劳力。
这一路走来,都没有好好的休息过一次,今晚好不容易有个闲暇,怎么好去打搅嘛?
黎远航不敢一口应承下来,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便是麟世子,那一身天生自带的强大气场,令他自卑到不敢去接近。
这位世子爷真的是太冷峻了,有如神人一般,尔等routi凡胎,只能远远的仰视和崇拜。
哪里有勇气往他身边凑啊!
众人翘首以待的等了好半天,也不见黎三少给个准信儿,便“切”了一声,失望地打算拂袖离开了。
陶公子不甘心啊,眼珠子快速转动了几下,想出了一个办法来:
“我说黎三少啊,两位特使大人不是太学的博士吗?那我们就以文贝郡官学弟子的身份,去向二位大人求教啊,我们一心向学,他俩又是授业解惑的师长,有义务为我们传教啊,对不对?”
正在为难的黎三公子,如醍糊灌顶一般的醒悟过来,他拍了拍大腿,一下子自椅子上跳起来,兴奋地道:“这个方法或许行!”我这就去找薛大人谈去。
听完黎远航的要求,薛佳吟一口便应承了下来,这群贵公子想听夏博士的教诲,自然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他们这些人当中,或许会出那么一两个真材实学的人,能凭自己的学识,考上太学,那么在今后的日子里,是有幸听到世子爷的教诲的。
另外一部分人,或许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去到皇都,只地呆在这个小地方,别说听世子爷讲课,就连见他一面的荣幸都是不可能有的。
那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