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孙家事发

A+A-

    想到上一世郑皇后借着这次奉皇太后往佑安寺祈福,颇是威风了一把。可这一世,她有韩砺暗中相帮,郑皇后还想和上一世那般得意,怕是再不能了。

    这般想着,谢元姝转身便回了禅房。

    凤阳大长公主想来也闻着了消息,谢元姝一进门,便觉屋里的气氛异常的凝重。

    见她回来,凤阳大长公主沉声道:“今个儿朝堂上有人弹、劾督察院监察御史孙呈,他借着出巡盐务中饱私囊。皇上大怒,派人彻查此事。”

    谢元姝听了,装作疑惑道:“都察院监察御史孙家,若姝儿没记错,往日里太子殿下颇为赏识孙家两位公子。”

    闻言,凤阳大长公主暗暗叹息一声:“是啊,这些年无人不知太子殿下和孙家亲近,这个时候,孙大人被弹劾,免不得挖出些肮脏事。皇上就太子这么一个嫡子,大皇子又不争气,外头那些人可不想趁机得了太子殿下的眼,等到太子登基,少不得会封妻荫子。可皇上最见不得下头这些人结、党、营、私,这些年,孙家到底孝敬了东宫多少银子,事到如今,皇后怕是骑虎难下了。”

    一旁,纪氏缓声道:“母亲的意思,是皇后娘娘还有心思保下孙家?”

    凤阳大长公主冷冷笑着:“近些日子,哪一件事情和东宫脱得了关系,再加上郑闵之事,皇上难免会迁怒。皇后就是有心想保孙家,这回也该掂量掂量,自己该不该出这个头了。”

    纪氏听了,不由一阵唏嘘:“自从皇后娘娘入主中宫,后宫无人能与之抗衡,更因为有太后娘娘在,她在后宫更是只手遮天。许也因着这个,皇后娘娘没了潜邸那会儿的谨慎,这会儿,想来很是头痛呢。”

    凤阳大长公主点头道:“孙家这事儿一出,皇后这次奉太后往佑安寺祈福,没能扬威,反倒是闹了笑话。要这真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完,凤阳大长公主也不继续这个话题,瞧着谢元姝道:“听流朱,方才你和穆家二姑娘对弈,还赏了她一本棋书?”

    谢元姝笑着偎依在母亲身边,撒娇道:“女儿就是无聊了,加之不知什么时候听了那么一耳朵,是穆家二姑娘棋艺精湛,所以才一时兴起,邀穆姑娘下了一局。”

    凤阳大长公主倒也没多想,只也忍不住感慨道:“恭妃当年还未避居长春宫前,穆家姑娘也常往宫里去,我也曾见过,记忆中倒是颇为规矩的孩子。”

    “只可惜,后来阳陵侯府没落,穆家姑娘也到了婚嫁的年龄,可谁又愿意趟这浑水。”

    谢元姝忍不住道:“这谁又得准呢?要我,穆家二姑娘是难得的女子,瞧着恭顺规矩,福气许还在后头呢。”

    纪氏听了,笑着道:“郡主这话倒也奇了,这京城别有门第的人家了,便是普通人家,也不可能不忌惮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便是为了子孙后代,也绝对不可能和穆家结亲。郡主怎么会觉得穆家姑娘有福呢?”

    谢元姝微微勾勾唇角:“穆氏自从避居长春宫,可这些年吃的用的,哪一样会比坤宁宫差了,虽是有太后娘娘护着,可谁又敢,这不是皇上的意思。”

    “穆氏毕竟是当年先帝爷赐婚,皇上早些年宠着郑皇后,可这些年,心头能没点计较。”

    几句话的纪氏怔了怔,喃喃道:“郡主的,倒也颇有几分道理。”

    却郑皇后这边

    闻着消息,郑皇后只觉脑袋轰的一声,险些没晕过去。

    原先在屋里侍奉的妃嫔和过来请安的夫人们见状,都敛神退了出去。一时间,屋里静的可怕。

    见众人离开,郑皇后突地了个寒颤,按已经是盛夏了,可郑皇后却感觉后背一阵凉飕飕的。外头传来的钟鼓声,更扰的她心神不宁。

    这些年,东宫很大部分都仰仗孙家的孝敬,偏偏这个时候,孙家被弄得风头浪尖上,郑皇后如何能不急。

    “不可以,孙家不能就这么折进去,我这就回宫,往御书房去求情。”

    郭太后端坐在檀木雕花椅子上,手执佛珠,闻言,低声训斥道:“糊涂东西!外头那些人巴不得这事儿和东宫脱不了干系,你呢,却急的往上撞,你以为你还如当年那般圣眷优渥,在皇帝耳边吹吹枕边风,就能把此事平息下来。”

    郭太后的训斥让郑皇后脸上顿时青一阵白一阵的,

    屋里侍奉的宫女皆屏气凝神,她们侍奉郑皇后身边多年,何曾见过郑皇后这般失态过。

    郑皇后无助的看着郭太后,难掩哽咽道:“姨母,这定是有人存心和我过不去,恳请姨母提点。姨母也知,东宫这些年若只靠着宫里的份例,谁还肯替太子卖命。若没了孙家的孝敬,可怎生是好。”

    看她神色慌乱,郭太后又是生气,又是叹息,“你呀,目光怎么如此短浅。这些年心心念念的就是帮着太子积势,可你别忘了,皇帝身子康健,你当皇上瞎了?你这般急切,莫不是盼着皇帝早死?”

    一句话的郑皇后猛的僵在了那里,声音颤颤道:“姨母,我万万不敢有这样的心思。若姨母疑心我,那我还不如一头撞死在这里。”

    郭太后暗暗叹息一声,先帝爷在世时,她虽贵为中宫皇后,膝下却无子嗣。所以,承平帝其实是宫女所出,可惜这宫女福薄,生产时血崩,当场就去了。

    这孩子就这样养在了郭太后身边,更记在了玉蝶上当做嫡子,之后又被立为太子,最后郭太后更是费尽心机的把他送上了皇位。

    幸运的是,当年那个宫女,是南边逃难来的,祖籍家眷什么的都已查不清,也碍着这个,这些年,她才能安心坐稳这太后的位子。

    可她又如何不知,这些年,承平帝从未停止去找自己的母家,所以,她才会这般护着郑皇后。

    回忆起这些往事,郭太后的神情愈发凝重,半晌,她才开口道:“罢了,哀家也只是随口一,谅你也没这样的胆子。”

    罢,郭太后又道:“今个儿不管发生多大的事,也不可这样匆匆回宫去,没得让人看了笑话。至于孙家,就看皇帝怎么做了?若是满门获罪,那也是孙家的命数。”

    郭太后的这话,算是让郑皇后做最坏的算了,郑皇后如何能听不出,可心中到底是有些不甘心,“姨母,这到底是哪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敢使这样的手段,难道是大皇子?”

    不待郭太后开口,郑皇后就摇了摇头,“不会的,大皇子没这样的胆子,也没这样的头脑。”

    可除了大皇子,谁又视东宫为眼中钉肉中刺呢?

    皇上膝下子嗣单薄,做这样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的。

    思来想去,郑皇后心中更是一阵惧怕,这,难道是皇上授意的?

    见她眼中的惊惧,郭太后脸色也很不好看,“好了,就别胡思乱想了。不管是不是皇帝授意,此事,你莫要插手。你只需好好当好这个皇后,旁的,别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

    “皇帝膝下就这么两个皇子,大皇子又不堪用,你即便不使这些手段,还怕别人拦了太子的路不成?”

    郑皇后哽咽道:“若皇上是姨母亲生的,我又何须这般费尽心机。何况,如今还有了皇长孙,这史书上,也不乏……”

    话还未完,郭太后就狠狠瞪了她一眼。

    郑皇后也知自己方才失言了,拿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低声道:“姨母,方才是我失言了。”

    郭太后当然也不会真的怪罪她,安抚她道:“你呀,就是太多心了。皇长孙才多大点,还能争得过太子不成?便是皇帝真有这样的心思,你以为皇帝就敢这样冒险,把江山交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

    “且不西、北的镇北王,就单单西、南的靖南王,如何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么一个孩子坐上皇位。只怕旨意一下,靖南王就反、了。”

    “这个道理,哀家懂,皇帝更知其中的厉害。所以,眼下谁能比得过太子,谁能比得过他正统嫡出!”

    几句话,多少是让郑皇后安心了些。

    是啊,眼下谁又能比得过太子。

    而此时,韩砺和其他几位侍卫正在巡逻。

    韩砺虽初来乍到,可大家都知,就仗着镇北王手中数十万精锐,皇上也不敢轻易把这位镇北王府世子爷怎么样。

    加之这些日子相处下来,这位世子爷性子直爽,丝毫不见倨傲,比起那郑闵的嚣张跋扈,算是极其好相与的人了。

    所以,闻着孙家事发的消息,几人不免嘀咕道:“世子爷,我看东宫这些日子是不是有什么不干净啊,这接二连三的,皇后娘娘不得头痛死。”

    韩砺听了,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这亏得郑公子不在,否则这些话若被他听了去,定是要治了你的罪。”

    那侍卫听了,冷哼一声:“他,他这会儿还躺在床上,下不得地吧。何况,出了这样的事,皇上定会找人补他这个缺的,怎么可能在给他这样的体面。”

    韩砺点点头:“今个儿皇后奉太后娘娘往佑安寺祈福,明个儿才启程回宫去,一会儿,可得细细巡逻,若出了什么意外,我们可是难逃其咎。”

    完,韩砺便自己往忠国公府歇脚那边去巡逻。

    众人也没在意,笑着就散开了。

    谢元姝才从母亲那里回来,憩一会儿之后,便差了芷东她们备好笔墨纸砚,准备抄一卷经书。

    今个儿皇后奉太后往佑安寺来,钦天监选了吉时,要明个儿巳时才会启程回宫。

    想到要发这么长的时间,谢元姝想了想,觉得既然来了寺院,那便抄一卷经书供奉在佛祖面前好了。

    这才刚动笔没写几个字,却见丫鬟进来回禀,“郡主,韩家世子爷来了。”

    闻言,谢元姝的手猛的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