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计中计

A+A-

    吴蓉的问题问得好,姜庾停了手上解衣的动作,“沙场上刀光剑影,回到营内日日想着如何御敌攻防,睡不了安生觉的。”言下之意,你当我有心思想那档子事吗?

    从前是不想,如今吴蓉来了身边,就算是心如止水也会荡漾起来。

    吴蓉推了推,发现压在身上的人壮硕精悍,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姜庾将头靠在她的肩窝处,“你别起来,就让我靠着睡一会。”

    他往吴蓉身侧的空处躺下,手臂环着吴蓉的细腰。不一会,鼻喉间发出了细微的鼾声。

    吴蓉盯着姜庾的睡颜:刀削般深刻的五官,即便入睡还微微皱着的眉头。他是大都护姜庾,骠骑大军的统帅。担护卫边塞安宁之责,与万人厮杀面不改色。可他终究是个人,会累,也会伤。

    这么想着,吴蓉轻轻地闭了眼,两人头靠着头,依偎着睡了会。

    两日后,杨怀瑾觉得自己神清气爽,就连手腕的伤也感觉不到疼痛。只是每每吴蓉前来换药,姜庾或早或晚就会跟至。若不是他身上带着些硝烟之味,还以为边塞空闲的很。

    休养的差不多了,他对着众人道:“咱们也该回去了。”

    跟姜庾、吴蓉告了别,马头一转,回邺都去复皇命。因为想见心中之人,所以归心似箭。

    杨怀瑾骑在马上一路飞驰,无暇顾及过眼的景色。--这一次回去,绝对不会放开阿初的手了。

    。。。。。。

    季武走进萧湳之的房内,见人在描摹着一副画卷。纸上之人,虽只着墨勾勒点点,独独那双眼,还有嘴角的梨涡,便知是谁。

    “殿下。”

    萧湳之缓了缓,将笔放回笔架。“何事?”

    季武迟疑了一下,回道,“是七公主。属下发现最近她与殷楚好像在密谋着什么。”

    萧湳之有些不以为意:这两人皆是为复仇而来。所做之事,多半与此有关。

    他想着,要不要从中多加一把柴火呢?

    这入冬后的天,时不时就会下场雨。一阵冷过一阵。

    阿初自那日见过老张,先是加急把杨府好好规整一番,又请了好些仆役待命,这两日便准备把杨远山接回府。

    “殷楚,派人打听出消息没有?”

    殷楚站在逆光之处,盯着阿初一边打着算盘,一边誊写账目的模样。沉声道:“杨公子没有被苏府抓去。”

    “是么?”阿初定了定心,等了一会见殷楚默着脸,问道:“没了?”

    殷楚的脸背光笼罩,看不清表情。他寻思着,该不该把杨怀瑾去了边塞送粮之事告知。于他而言,杨怀瑾不是一个合适、可以托付小主子的人选。

    “算了,你再查查吧。”没等到他开口,阿初就话锋一转,眯了眯眼道:“我记得你说过,你已收买了周雄?”

    御史周雄,这颗棋子看似没什么用,关键时刻可以出其不意,借刀杀人。

    朝堂上,苏旁着着官服依旧站在原位。只是刘淮与群臣的言谈间,已经很少带上他了。

    今日传来胡夷人已经开始往边郡屠杀,所到之处血流无数。

    这个言:“胡夷人竟敢举兵反周,南方大族所驻壁堡被破,纷纷降了。”

    那个言:“本就是流民乌合,便是降了又怎样?”

    又有人言:“话不能这么说,他们若是联合起来,与我们没有好处。”

    你来我往,还指指点点。哪还有为官的仪表。

    这底下翻了天的吵,高坐皇位的刘淮,一忍再忍,终于破口而出:“都给朕住口!”“这议事是需要你们解决问题,你们都快赶上那市井之徒了!”

    都是一群废物。

    刘淮平了心静了气,对着胡鹏道,“胡尚书,你以为这事该如何解决?如要出兵平乱,由谁领兵合适?”

    胡鹏脚步一挪,站出来说道,“微臣以为,几位将军皆可领兵。只是,大动干戈不是良策。不如派文臣一同前去劝降,谈些条件。若是他们不从,再挥兵歼灭。”

    刘淮沉吟着:一旦起了战事,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止戈的。劳民伤财不说,加上西蜀蠢蠢欲动,的确会陷于两头夹击之危。

    比起西蜀虎狼大军,先稳住胡夷倒也是个办法。

    一向喜欢劝谏的御史周雄,破了荒的点头称是,“胡尚书所言极是,微臣赞同。”

    其他人见了,便如那墙头草,纷纷附和。

    周雄又趁机谄道,“依微臣愚见,这派去和谈的人选,必要能言善道。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太师大人当得此人。”

    刘淮眼尾扫了扫不吭声的苏旁,心中一动。“苏太师以为呢?”

    苏旁其实心思不在这里,忽听到耳中传来自己的名讳,赶紧凛了凛神回道:“微臣全听陛下做主。定当竭尽所能,不辱圣命。”

    他被冷落太久,急于想拿回权力,心想着或许这是个机会,想也没想便答应了。

    胡鹏侧眼看着周雄有些心灾乐祸的神情,隐隐觉得有些不妥:这周雄与苏旁不对盘,与自己也是互看不顺眼。怎么今日会说出这话?还是背后有人唆使?

    他想了想,便朝着刘淮补了一句:“微臣觉得光有苏太师不妥,周御史一同去更好。以示朝廷看重和谈之意。”

    周雄脸色变了变,他是未料到能把自己算计进去。苦于现下出言开脱不合适,只能眼巴巴等着刘淮开口。

    两位重臣同去,那也是开了先河了。刘淮觉得,是不是会给胡夷人错觉:以为怕了他们?

    臣子中竟有人开始附议,“微臣觉得胡尚书所言甚好,胡夷人不就是以为我们南周毁弃信诺才起兵谋反吗?如今两位大人同去和谈,方显我南周宽容之心。”

    此事,就这么被定了下来。

    殷楚把消息带回来时,阿初笑道,“一石二鸟,倒也不错。”

    苏旁回府收拾了行装,对着夫人和苏眉匆忙交代几句,便随着门外等候的马车走了。

    谁也没料到,不久竟传回消息:苏旁勾结胡夷,杀害同去的周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