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死牢

A+A-

    车轮吱呀吱呀,马蹄笃笃笃笃。乌木车中的太师夫人闭着目,手中拨弄着一串褐色佛珠,嘴里喃喃念着一段佛经。

    苏眉心中冷笑着母亲愚昧:世上能解苦难的只有自己。求佛问道能把爹爹救出来吗?

    随手掀起灰色车帘,轻拂了被冷风吹起的发丝,视线微微移向一旁,苏眉整个人怔住了。那三个字深深卡在了嗓子眼,却就是发不出声来。

    --杨怀瑾。

    他停在兵部司门前,正从一匹白马上翻身下来。一袭白绸锦袍墨色夹袄,束发笼冠看着清俊儒雅。轩眉长目,气定神闲。比之最后一次见面消瘦了些,眼神却是凌厉了许多。

    身后还跟着个粗壮汉子,抱着一堆书册,嚷嚷着:“大人,我这还没吃饱呢就被你拉出来。就是使唤驴也得填饱肚子不是?”

    杨怀瑾伸出手帮忙分担了一些。低沉清朗的声音远远传来,“你昨日不是想让我差遣你吗?搬些东西就不行了?”

    马车正好朝着另一个方向转弯,渐渐的就看不到人了。

    苏眉死死掐着木窗,眼中一会浮起难过,一会又被怨恨之色覆盖。

    杨怀瑾这几日赶早就来到兵部司,将那些堆积的文卷一一整理,再挑出一些要紧的先处理。先前说的征兵之事、冶铁制兵器,已经派着人手开始动作。当然,这些都是屠老狗的下手。

    杨怀瑾初任少府监侍郎,有权却不得人用。那权就是个摆设。这些人见他资历尚浅就暗暗使劲欺压,嘲笑着之前逃了太师府的婚,却能走运再入官场。什么送粮一事还是胡尚书力荐了他,定是胡尚书的门生。

    杨怀瑾眉峰微扬,“苏太师如何了,大家心知肚明还是不要挂在嘴上了。陛下与胡尚书的确很看重下官,下官也的确才疏学浅,日后自当向各位前辈学习。”

    话一出口就堵上了这些嚼舌根的嘴。语气半点不张扬,但就是明明白白告诉你们:小爷我是陛下和胡尚书罩的人,想对付我就是与他们作对。试问谁敢?

    不过都是些混久了的油滑之辈,见风使舵比谁都厉害。有些人就谄媚起来,带着杨怀瑾四处走动,打点关系。只有些少数,虽不敢直接摆脸色,就在底下使坏。

    你问他:兵器库的钥匙在哪?--哦,钥匙是张大人管的,他今日家中有事。

    屠老狗闻言,直接举刀砍裂了门锁。

    你再问他:冶制铁器需要材料,我要先拨款采办。--哦,我要先问过户部监李大人才行。

    杨怀瑾长眸带笑:我与邺都商会熟得很,我去找他们想想法子。

    只有征兵一事,他自个洋洋洒洒写了一纸文书,拿出印鉴一盖。再发给下属,派人依葫芦画瓢,给每州郡县分发下去:只要自愿入军,立赏良田一亩,每月四两纹银。外加伤死都有抚恤留给家中老少。

    那些中青男子看到官府贴出的告示,只要有点骨气的都纷纷举手去参军。多半抱着如此心态:不死的混个饱饭,死了的也能给家人留点什么。

    自从周雄死了,连尸首都没带回来,他的那些事务全压在了中丞大人手上,叫苦不迭。偏偏杨怀瑾兵部司奏请文书一天三份全到了他手上,直接气的吹胡子瞪眼睛:哪来的麻烦鬼,嫌本官活得久吗?想累死本官啊。

    。。。。。。

    这死牢气味难闻,又闷又湿。

    苏旁可谓是阴沟里翻船。他冥思苦想:是谁要害他?不得其解。

    “夫人、小姐小心看路,这边请。”死牢的看守正领着太师夫人、苏眉进来。

    见到苏旁披头散发躺在牢内,太师夫人立刻落下眼泪,扒拉着牢门大哭,“老爷,老爷你没事吧?你受苦了啊。。。呜呜呜。”

    苏旁睁开眼,坐起身子。允声开口道:“是我,别哭,我又没死。”

    苏眉眼看着看守要走,急忙喊道,“你不开门,我们怎么进去说话?”

    那看守为难的摸摸头,“夫人、小姐,这是死牢,原本也不能随意放人进来。说话么,里头外头不一样吗?”

    他是受了银子办事,但也在乎这身小小官服。

    苏旁从地上起身走到牢门,隔着栏问道,“你可有去找过玉儿,探过陛下口风没有?”

    太师夫人擦了擦眼泪,“去找了,玉儿说陛下不肯松口。说你犯得可是重罪,整个苏府都会牵连。”

    苏旁一拳重重打在木栏上,木屑刺入皮肉里也不觉得疼。他心中满腹冤屈,这刘淮真是忘恩负义。当初助他上位,杀了驸马,拔了长公主那端势力。桩桩恶毒的事,都是自己做的。他倒好,手不沾血穿上龙袍。如今不仅收了权,更不信任自己。

    决不能坐以待毙!

    苏旁凝重着脸,精明的眼眸看向苏眉:其他的不说,这娇俏的容颜,只要耍些手段,魅惑个皇帝该是绰绰有余。

    “眉儿过来。”

    苏眉望着苏旁的眼神,已经猜到了他要说的话。内心挣扎了一下,想到了方才见到的杨怀瑾。才生出勇气迈步上前,“爹。”

    苏旁伸出手按着苏眉的肩,“爹能否活着出来,苏府能否回到往日繁华。就看你怎么做了。”

    苏眉忍不住抖了下肩,最后低了头道,“眉儿,知道了。”

    几日后

    苏贵妃突染风寒,怕病气过给了小公主刘珂,去刘淮那请命出宫回苏府修养。又担心刘珂思念母亲,特意叫来苏眉入宫陪伴。

    贵妃殿堂宇轩昂,庭院宽敞。堂前有白石露台,梁架雕镂精细,堂中织锦屏风,绣着朵朵梅花图案。桌案旁支着炭火小炉,茶壶里烹着上好的普洱茶,茶香沁脾,熏烟袅袅,衬得屋内的苏眉犹如璧人一般。

    “陛下驾到!”

    苏眉眼中闪过一丝窃喜,却又很快压了下去。平静的叩首跪拜。

    刘淮听说刘珂不肯吃东西,特意抽了空来看看,却不想在这里见到了苏眉。视线刚扫到案桌宣纸上的几行娟字,剑眉一蹙,“你怎么在这?”

    苏眉低着头,柔声说道:“姐姐叫眉儿入宫看着小公主,怕她闯祸。”

    刘淮坐下,“我知道。我是问,谁让你坐在这里写字的。”他不喜,因为想到了苏子玉。他看不得别人动她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