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章 有眼无珠
“噹!”刀刃突然掉在了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阿初执着匕首想要继续刺入的一瞬,猝不及防被人从后一爪扣住了手臂,接着就是毒辣的一掌狠狠拍在自己肩背上,痛苦难言再也握不住匕首。她不可置信的回头望去,胸膛内气息乱窜,喉间一热吐出一口腥血。
桓甫没死,但是吓得腿一软缓缓跪地,手掌紧紧捂着伤口,阴戾的眸子死死盯着阿初,以防她再动作。但显然是他想多了,因为阿初已经再没有能出手的机会。
一道瘦弱人影护在桓甫身前,这人抬头才看清正脸。阿初不曾见过,他长得也极是普通,一开始便混在了今日祭祀的宫人之中,方才又趁着混乱涌进了殿内。
刘淮被层层护卫挡着,其他宫人已经退散开距离。
阿初的肩背还是火辣辣的疼痛,手腕有些脱力。她脸上的血色慢慢褪去泛了惨白,沉沉的看着桓甫,又移向刘淮,继而低低嗤笑一声,“是我蠢了轻敌,原来你们早有防备。”
桓甫被人搀扶起来,望着阿初扯了扯嘴角露出嘲弄的意思,也不言语。看他的神态,对外头的情况也看似半点不担忧。
刘淮看着阿初的目光十分复杂,有些心痛有些愤恨:这一切的确是桓甫和他预先设计的,为了试探出阿初背后隐藏的势力。
做人薄情寡义,才能活的长久,只是需要步步算计。
刘淮推开那些护卫,朝着阿初走近了道,“初儿,告诉朕,你母亲在哪?那些你们安排在城外制造混乱的人马,眼下应该已经被俘杀了。还有太庙这些想要造反的振威军旧部,你猜他们为何还没闯进来?”
阿初睁大了眼怒视半刻,然后半阖眼皮低头,她的手掌撑在地上,皮肉包裹的骨节分明。从喉间压抑着苦涩开口道:“舅舅,母亲和我当年若是也死了,你会后悔吗?”
刘淮胸膛一滞,想要开口的话酝酿在舌尖,却不知从何解释。亲情,还是抵不过权谋。
殿内,缕缕檀香萦绕。桓甫此刻只觉凉意从指端入了脊背,面色装的泣然,实则脑子清楚。密旨的事情,无论他怎么解释,在刘淮心里依然会留下芥蒂。密旨何故不给当年身为太子的刘淮?自己明知密旨上写了什么,为何没有阻止设计杀害唐仁,反而助纣?
刘淮舒卷了袍袖,虽然冷静但眸中浮上一层阴霾般的晦色:究竟是谁在撒谎?或许初儿与自己相认是有目的,但桓甫绝没有他说的那般毫无关系。
桓甫一手抬起宽袖擦了擦方才做戏挤出的几滴老泪,望向阿初的时候,纵横褶皱的沧桑脸上竟然现出一丝笑意,恍如一切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阿初看的心中一紧,脚步不自觉的朝后微微动了动。是自己漏算了什么吗?有哪里不对劲。
原本平静的内心起了一丝涟漪。她长长吐出一口气,决定再加一剂重药。
“陛下还记得当日胡鹏从墨轩台坠下楼阁一事?大家都知道那不是意外,是有人故意逼死了胡鹏。”阿初眼神凌厉,看着桓甫道,“初儿在当场,亲眼目睹胡鹏是在见过桓相国后,才有杀手上了楼阁,若不是胡鹏临死觉得愧对我父亲,也不会相救初儿,自己却从楼阁上坠下去了。”
刘淮眉头愈皱愈紧,一拳重重拍在案上,震得茶盏斜倒,茶水顺着案桌流了地上一滩。
“桓老,朕敬重你,你可有要解释的?”
桓甫此刻却是低下了头,眼底幽幽喟叹一句,“不错,胡鹏之死的确与老臣有关。不过,那也是因为他对当年的事后悔了。难不成陛下也糊涂了?到如今才想要弥补亲情,想着要追究吗?唐仁的死哪有需要平反的地方?这密旨是真是假,与陛下又有何要紧呢?”
言罢,桓甫抬头,摸着苍白的胡须,带着冷嘲似得笑意看向阿初。
刘淮被桓甫的话噎的哽在当场,锐利的眼眸散了锋芒,有风从窗户缝隙吹了进来,一下子也吹灭了方才的恼火。
皇位上的天子尊贵,皇位下的白骨堆砌,当亲情与权势相驳,自己已经选择了后者。那些大臣拥护自己早日登基的是为了握有更大的权益,而自己急于摆脱长姐和驸马的约束,才会任凭他们设计陷害唐仁。
阿初见刘淮的表情,心中明了却是苦涩寒冷。握紧了双拳冷笑一声:终究是桓甫更懂得刘淮的心思。
“咚!咚!咚!”太庙楼台上响起了敲钟的声音。
刘淮起身,一步步走向阿初,伸手想要按上她的肩膀宽慰却被避开了。他犹豫着,不忍心又心虚的将目光投向殿外,“初儿,朕会补偿你和长姐,你放心。。。”
阿初的心缓缓沉下,抬起的脚步似有千斤。一口闷气憋在心中,用了好大的劲才吐了出来道,“舅舅,你已经伤害过一次我和母亲了。”
所以,就别怪自己也无情无义了。
就在刘淮怔然的一瞬,殿外一声尖哨厉响,然后就是人影四处冒起,厮杀声响彻太庙。变故来的突然又猛烈,骁骑军中一时间分成了两拨人,纷纷拔剑搏杀。有些人没有防备,就被对方刺穿胸膛,还有一些人没有弄清局势,只能一边退一边守。
骁骑营将领抽出佩剑,冲着众士兵大喊着:“有刺客混进来了!保护陛下!”身边却没有人回应他。他惊疑地回头看去,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上,嵌着冰冷的眼眸盯着他。他大惊失色转身要逃,却被人从后背一刀砍下,鲜血泼洒在太庙墙上。
那人露出一张脸,正是殷楚。他环视四周崛起厮杀的昔日振威军,沉声喊道:“今日我们要为驸马报仇,这些人敢阻挡格杀勿论!大家伙随我进去擒拿皇帝!”
几乎是同时,城外四方多个骑兵军营驻点被人燃起大火,场面很是混乱。
接到太庙振威军造反的消息,兵部急忙调集剩余骁骑军前去护驾,又命府衙官兵去四大长街稳住百姓,以免城内不安更加混乱。此事也惊动了都尉府出动人马,与杨怀瑾在半道遇上就带着三千官兵出城平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