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汲桑传

A+A-

    永兴二年(公元305年乙丑)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划破了长空。

    两个身形魁梧的男人带着上百匹马前来报道。

    这两个男人,一个叫汲桑,一个叫石勒。

    他们前来投奔的人叫公师藩!

    这是一个忠心于旧主的人。

    而他忠心的主人正是西晋八王之乱中的成都王司马颖。

    当时西晋的藩王动乱已经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先是贾南风皇后发诏书派楚王司马玮和汝南王司马亮进京勤王,诛杀杨骏家族,然后又矫诏让楚王司马玮干掉了汝南王司马亮(八王之乱死的第一位),最后再把黑锅甩给楚王司马玮,并顺利干掉了楚王司马玮(八王之乱死的第二位)。

    其后,丑皇后贾南风大权在握,一直逍遥了八年之久,后来因为贾南风无法生育,同时又对当时晋惠帝司马衷的太子司马遹很是讨厌,所以动了杀心,在太子太傅赵王司马伦等人怂恿之下,贾南风密谋派人杀了太子,其后赵王司马伦等人以晋惠帝的名义矫诏杀掉了贾南风,幽禁了晋惠帝,并且控制了朝政。

    赵王司马伦自立称帝,遥尊比自己侄孙晋惠帝司马衷当了太上皇,闹出了不少笑话。因赵王司马伦不善于治国,导致后来朝廷百官积怨,最终被齐王司马冏联合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打败,赵王司马伦被杀(八王之乱死的第三位)。

    后司马冏把持朝政,无视君臣礼仪,激起了其他藩王和朝臣的不满,河间王司马颙暗中联络长沙王司马乂做内应,讨伐齐王司马冏,结果齐王司马冏得知消息之后,把长沙王司马乂逼的狗急跳墙,司马乂打着天子的名义发兵讨伐齐王司马冏,最终将齐王司马冏干掉(八王之乱死的第四位),把持了朝政。

    河间王司马颙见一点好处没捞着,心里很是不爽,所以果断决定用暗杀的段干掉长沙王司马乂,结果好几次都未能得逞,河间王司马颙见暗的不行,只好选择来明的段,他积极联合成都王司马颖行兵讨伐长沙王司马乂,结果却反被司马乂挫败。

    由于司马乂据守洛阳,累月作战,导致粮草告罄,结果反被朝廷中任职的东海王司马越算计,东海王司马越为了朝廷的安危,只好选择将长沙王司马乂押送于河间王司马颙,最终,长沙王司马乂被杀(八王之乱死的第五位)。

    此后,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成都王司马颖都因为平叛长沙王司马乂有功被封了大官,而成都王司马颖更是威望颇高,被封为了皇太弟,成为了距离皇位最近的一位藩王。

    但太过优秀也难免被人嫉妒,东海王司马越就特别的嫉妒成都王司马颖,尤其对成都王司马颖在朝廷专权期间的作为尤为不满,于是起兵讨伐成都王司马颖,当时东安王司马繇起兵响应,结果不仅没有干掉成都王司马颖,反而东安王被成都王司马颖反杀。

    后东海王司马越的兄弟东瀛公司马腾起兵引胡族入华反抗成都王司马颖,并将成都王司马颖击溃,至此,司马颖不仅势力大衰,而且还被废掉了皇太弟的身份。

    司马颖失势之后,他的部将公师藩在清河郡鄃县(位于今山东德州市夏津县)起兵支持司马颖,并且在当地把部队发展到了上万人,而公师藩的声望也快传到了汲桑的耳朵里,对于一直过着放牧生活的汲桑来,成名的会终于来了。

    汲桑是清河郡贝丘(位于今山东滨州市博兴县)人,在北宋四大部书之一的太平御览“健”篇中就有对汲桑的相关记载,史载汲桑力大无穷,有扛鼎之能,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可以扛起百钧重的实力(一钧的重量大约是三十斤,按一百钧来算,汲桑似乎可以扛起三千斤的东西,这样的能力,简直要用变态来形容)。

    当然,史书也有夸大的成分在里面,不能全都相信,按照正常人的承受极限来算,汲桑应该只是比正常人更有力量和耐力。

    汲桑除了力气比较大之外,还有一项特殊的本领,这个本领在很多武侠中经常出现。

    那就是千里传声。

    汲桑当然不可能有把声音传送千里之外的能力,但是史载他的声音却可以在数里地之外能够听到(这也相当恐怖了)。

    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了唐中的罗士信,不禁能力分双牛,而且还有千里飞毛腿,简直就不是一般人。

    汲桑当然也不是一般人,或者,他和一般的人还是有区别的。

    因为汲桑有野心。

    不仅有野心,而且还很有眼光。

    当时石勒(后来后赵的开国皇帝)被作为奴隶贩卖给了茌平人师懽,师懽是茌平(位于今山东聊城市茌平县)当地的一个大土豪,十分有钱,而且师懽也是一个看脸的人,在看到了石勒奇异的相貌之后,果断赦免了他奴隶的身份。(史书中记载的石勒长相是高鼻子,多胡须,深眼窝,属于是典型的中亚人形象,而且史书中还有胡羯人深眼窝可以盛尿,当溺器的相关记载)。

    当时师懽的家邻近汲桑的牧场,于是石勒便经常到汲桑的牧场和汲桑去聊天,久而久之,两个人便有了共同的话题。

    造反!

    汲桑和石勒都是有野心的人,他们自然不甘心过现在这样的生活,也不甘心屈居人下,所以两个人在关于造反的这个问题上都达成了一致。

    汲桑和石勒暗中纠集了一大批牧场上的牧民,组织在一起,成立了一个盗贼组织,一直在等待着一个让他们扬名的会。

    公师藩在清河郡起兵之后,汲桑和石勒都认为会来了,于是便带着组建的部队和牧场的马匹一起投奔公师藩,希望能谋个一官半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当时石勒还不叫石勒,可以他还没有名字,汲桑为了投奔公师藩方便,便给石勒起了这个名字。

    投奔了公师藩之后,汲桑和石勒跟着公师藩一路攻陷郡县,杀掉了很多郡县的太守和长史,接着部队开始进攻邺城(位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

    当时邺城由平昌公司马模镇守,司马模是东海王司马越的兄弟,而公师藩的顶头上司成都王司马颖是自己兄长的敌人,所以,司马模果断选择要击溃司马颖的这支死忠部队。

    可问题是,司马模起初对公师藩还是比较恐惧的,因为当时公师藩攻陷了阳平(位于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汲郡(位于今河南卫辉市汲县)等很多重要的郡县,而且气势正盛,于情于理来,自己都不太可能打败他。

    但是有一个人却很支持司马模对抗公师藩的部队,并且还给他派去了一路强悍的兵马。

    这个人就是范阳王司马虓,而他派去的正是被人们称呼为“屠伯”的苟晞。

    司马虓支持司马模打公师藩,除了因为当时他统领河北军务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也看不惯成都王司马颖的作为,所以打公师藩就相当于是打司马颖。

    司马虓派苟晞驰援邺城,与广平(位于今河北邯郸市广平县)太守丁绍一起合兵,共同攻打公师藩。

    就这样,公师藩本可以夺下的邺城,在双司马的策划和互相支援之下,流产了。

    公师藩的失败,对于汲桑来,似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因为他很担心,自己的把命运交到公师藩的里之后,公师藩会带着他何去何从。

    可以,汲桑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因为公师藩,确实成不了大的气候。

    永嘉元年(公元30年丁卯)公师藩被“屠伯”苟晞所杀,司马颖的最忠实拥趸彻底走下了历史的舞台。

    汲桑在公师藩战死之后,带着残兵逃亡到苑中,休整兵马,开始抢掠郡县。而这一次,汲桑决定不再跟着任何人混,他要自己放大干。

    可自己放干的话,又没有什么人支持,毕竟师出无名的军队,士兵也不愿意跟着混啊。

    所以汲桑思虑再三,决定利用一下死人的名声。

    “为成都王司马颖报仇!”

    当时成都王司马颖已经被范阳王司马虓下的人缢死,而恰好之前跟着公师藩攻打邺城的时候,司马虓没少给自己制造难题,所以,打着给司马颖复仇的旗号,更加容易笼络司马颖的旧部人马。

    汲桑率兵过之处,除了大肆屠杀之外,还把当地的囚徒也拉进了自己的部队,壮大了自己的部队声势。

    这俨然就是一直集罪犯,暴徒为一体的犯罪群体。

    在汲桑看来,犯罪和复仇才是自己这支部队的首要宗旨。

    而他复仇的第一战就是邺城!

    汲桑先是任命石勒为前部先锋,后又封为扫虏将军,重点进攻邺城。

    当时邺城府库已经告罄,穷的连跟毛都拿不出来,而当时驻扎在新蔡(位于今河南新蔡县)的武哀王司马腾却是相当有钱,但问题是司马腾这个人有一个毛病。

    其实也不算是毛病,因为是个人都有这个特点。

    那就是抠门。

    司马腾绝对算的上是抠门到家的人,虽然自己积攒了很多钱,但是自己从来舍不得花,也舍不得赏赐下的人,在汲桑的部队快要打到新蔡的时候,司马腾终于感觉到了威胁,这才决定要出一次“血”。

    他赏赐守城的士兵每人数升白米,绢帛数丈,目的就是让士兵拼死守住城池。

    司马腾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不仅没有换来士兵的拼死作战,反而还加剧了自己的败亡。

    在当年五月,汲桑击溃了魏郡(位于今河南安阳市以北,河北邯郸市以南)太守冯嵩,彻底扫平了进入邺城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马腾见邺城被攻克,只好匆匆带了些钱财,轻骑逃了出去,但是却在半路上被汲桑的大将李丰所杀。

    人常,冤冤相报何时了,对于汲桑来,杀掉司马腾并没有什么,可是他却想不到,日后自己将会把命葬送在司马腾部将的下。

    汲桑杀掉司马腾进入邺城之后,干了一件让公师藩旧部人马很钦佩的事情。

    为成都王司马颖扶棺。

    成都王司马颖最后死在了邺城,所以也被葬在了这里,而汲桑进入邺城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司马颖的棺材刨出来,然后命士兵拉在车上,每次打仗,都要拉出来好好瞻仰瞻仰。

    如此诚恳的态度,也不愁公师藩的旧部人马不心悦诚服的归顺自己了。

    复了仇了的汲桑,看着这座已经没有太大价值的邺城,果断选择放火烧掉。

    结果这把大火烧了半个多月都没有熄灭,火光连天,烧死了不少人。

    汲桑做事不仅狠,而且绝,对于邺城来,他曾经在这里败过,而自己的偶像司马颖也是死在这里,所以在出于爱屋及乌的态度,汲桑对邺城失去了兴趣。

    除了焚烧邺城之外,汲桑还掠走了邺城所有值钱的东西,并屠杀了邺城所有的百姓和守备兵卒。

    如此残暴之人,焉能不败?

    汲桑的部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当时朝廷的太傅司马越果断征调派苟晞和王赞一同讨伐汲桑。

    当时石勒作为汲桑的前锋部队,和苟晞的部队在平原(位于今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和阳平地区遭遇,双方连着打了三十多场战役,虽然互有胜负,但却无法取胜对方。

    苟晞并没有消磨掉石勒部队的意志,而石勒也无法彻底拿下苟晞的朝廷部队。

    太傅司马越见苟晞与叛军相持不下,于是在七月的时候,带兵屯扎到官渡(位于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一带,用以援助苟晞。

    不得不,司马越的到来,给苟晞壮了不少胆色。当年八月,苟晞率兵于东郡东武阳(位于今山东聊城市莘县韩张镇一带)与汲桑会战,并一战击溃汲桑部队,逼的汲桑退保清渊(现今为山东临清市)。

    你以为跑了,就没事了吗?

    汲桑太看苟晞了,苟晞那可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在看到汲桑逃奔清渊之后,继续领兵追击。

    苟晞带兵击破了汲桑部队的八个壁垒,杀掉了上万人。

    汲桑和石勒慌了,他们决定去投奔平阳汉赵皇帝刘渊,结果却在路经赤桥(位于河北邢台市邢台县翟村)的时候,被冀州刺史丁绍截住暴揍了一顿。

    这一仗,汲桑和石勒被杀散了。

    汲桑逃回了老家马牧(位于今山西长治市武乡县丰州镇),而石勒则逃到了乐平(位于今山西晋中市昔阳县)。

    石勒后来到了上党,招募了胡族张?都和冯莫突等人一起归顺刘渊,后又在乐平,诱降了乌桓人张伏利度的部队,他也因功被封为辅汉将军,渐渐受到刘渊器重。

    而汲桑就有点不太好过了。

    永嘉元年(公元30年丁卯)十二月初二,汲桑在乐陵(位于今山东德州市乐陵市)遭遇了终结他生命的人。

    田禋、田兰、薄盛。

    他们除了是司马腾的拥趸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乞活军!!!

    乞活军不隶属于任何团体组织,他既不属于朝廷,也不属于造反部队,只是一群为了生计而疲于奔命的流民组织。

    而司马腾正是乞活军的创建人。

    汲桑杀掉了司马腾,无形之中得罪了一大票乞活军的领袖,他们这些人发誓要为司马腾报仇,刃汲桑。

    他们就像一群复仇的蜂群一样,一直在寻找汲桑的下落。

    终于在乐陵,找到了汲桑的下落。

    “这儿,就是你汲桑的葬身之地!”

    田禋、田兰、薄盛等人率领的乞活军战斗力极强,毫不费力就击溃了汲桑的部队,并顺利将汲桑斩杀。

    这帮乞活军的首领不仅杀了汲桑,而且还把汲桑一直带在身边的司马颖棺材也随扔到了井中,后来多亏司马颖的旧臣发现之后,捞了上来,好生下了葬,结束了司马颖棺材颠沛流离的生活。

    汲桑死了,死的并不值得怜惜。

    他的人生一直在围绕“恩仇”这两个字展开。

    他曾受公师藩知遇之恩,共报司马颖被杀之仇,他也曾因司马颖声望恩惠影响,壮大声势,却因司马腾被杀,迁怒乞活军,最致身死败亡,不得不,历史有时候还真会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