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破六韩拔陵传(下)
虽然这些东西并不是很值钱,但对于郁久闾阿那瓌来,却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收了人家“礼物”的郁久闾阿那瓌自然暂时不会和北魏撕破脸,毕竟,这是自己的金主,以后生活上还得靠着它。
收了礼,就得替人办事,郁久闾阿那瓌并没有停歇,而是直接率领部队继续和破六韩拔陵的起义部队交火。
随着郁久闾阿那瓌打的胜仗越来越多,得到北魏朝廷的赏赐也越来越多,而这时候,郁久闾阿那瓌也渐渐露出了自己的野心。
北魏正光六年(公元525年乙巳)四月,郁久闾阿那瓌在接受了北魏中书舍人冯俊劳带来的赏赐之后,开始正式给自己加了一个职称。
敕连头兵豆伐可汗!
至于这个名称的意思是什么,已经没有了解的必要了,因为他只是郁久闾阿那瓌变得强大的一个标志而已。
而这个曾经求助过北魏,又反叛过北魏,后来又再度找北魏合作的郁久闾阿那瓌已经真正成长为一个强大的汗国首领了。
柔然的加入,虽然对北魏来有养虎遗患的危险,但也确实有效的遏制了破六韩拔陵起义势力的继续扩张。
当然,被打的找不到北的破六韩拔陵自然也不甘心于被任何人征服。在与柔然的交战失败之后,破六韩拔陵开始渐渐把进攻的重心放在对付广阳王元深这边。
五原,这个曾经让临淮王元彧兵败削爵的地方,能够成为广阳王元深葬身的地方吗?
或许对于破六韩拔陵来,他更相信宿命,他深信五原这个地方就是自己的福地,自己必将再度在这个地方重创朝廷的部队。
所以,破六韩拔陵带着部队再度奔赴五原,打算要一次性收割广阳王元深的朝廷部队。
破六韩拔陵的大部队将五原团团围住,逼的广阳王元深无计可施,就在此时,一个猛人挑了出来,他决定自己带兵,开门应敌!
这个猛人就是贺拔胜!
虽然贺拔胜不怕死,但并不代表其他人就和他一样,在贺拔胜提出请战请求之后,广阳王元深的部队全都陷入了沉默。
因为没人愿意去干这种白白送死的买卖。
贺拔胜见没人愿意主动站出来,便决定自己亲自挑选招募不怕死的人。
经过了一番仔细的挑选之后,贺拔胜选出了二百多个不怕死的好汉,并且在贺拔胜慷慨激昂的鼓励之下,拼着暂时的激昂,杀出五原城去。
所谓哀兵必胜,越是身处绝境,求生欲望就越强。所以贺拔胜带着的二百多敢死队员在这种求生欲望的驱使之下,一口气斩杀了破六韩拔陵的起义部队上百人,并且顺利返回。
这一下的举动大大挫伤了破六韩拔陵的士气,不得已,破六韩拔陵只好选择带兵暂时撤退。
这时的破六韩拔陵才明白过来,什么宿命和福地的幻想,都是狗屁。只有自己真正强大才是真正的福气!
在破六韩拔陵撤军之后,云中地区开始解除了危险警报,而广阳王元深终于可以不用继续龟缩在城中,在确认起义军撤离之后,元深下令大军奔赴明州,准备展开新一轮的阻击和歼敌任务。
而在整个云中地区的保卫战中,朔州刺史费穆也是出了大力的,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费穆硬是靠着顽强的抵抗,保住了云中(在六镇之乱中,费穆坐镇的云中也是唯一没有被起义军打下来的地方),但最后还是因为云中缺粮少兵,不得已,费穆只好弃城投奔了北魏末年的权臣——尔朱荣(此人会在枭雄英杰卷中大篇幅的传记)。
元深在到达明州安顿下来之后,已经升任为长流参军(东晋时候设立的官职,主要职责就是负责禁卫和防御,同时还有缉捕贼盗的职责,北魏时期只有公府有长流参军,少府没有)的于谨向元深提出了一个建议。
游!!!
当然,不是和声和气的去游破六韩拔陵,而是要分裂和瓦解破六韩拔陵的起义大军。
于谨这个人不得了,不仅打仗能力强,甚至语言天赋还不错,精通多种民族语言,所以,于谨的想法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游,劝破六韩拔陵中的敕勒部反水!
“今寇盗蜂起,未易专用武力胜也。谨请奉大王之威命,谕以祸福,庶几稍可离也”
上功夫不行,不妨试试嘴上功夫。
元深在听了于谨的想法之后,觉得有点道理,当即派于谨出城前去策反。
而于谨也为了表示劝降的诚意,竟然独自一人前去破六韩拔陵麾下的敕勒部去招降。
在见到铁勒部酋长乜烈河之后,于谨把利害关系陈述了一遍,并且把广阳王招降之后的待遇也了。
可能是因为被北魏压迫了太长时间的缘故,亦或者是不想真的造北魏的反,乜烈河当即爽快的答应了于谨的劝降请求,约定带着三万多部众前去投奔广阳王。
劝降成功之后,于谨返回明州回禀广阳王元深,而元深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当即决定亲自带兵到折敷岭(通典和周书记载为折敦岭)去迎接。
但是于谨当即否决了元深的想法,并且把自己的顾虑和想法也了一下。
“破六韩拔陵兵势甚盛,闻乜列河等来降,必引兵邀之,若先据险要,未易敌也。不若以乜列河饵之,而伏兵以待之,必可破也”。
轮当官来,元深比于谨强,但是如果论用兵打仗,一万个元深也比不上一个于谨。
于谨的想法是,如果乜烈河带着部队来归降,那么破六韩拔陵肯定会驱兵拦截,咱们可以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拿乜烈河的部队当诱饵,伏击破六韩拔陵。
元深听完之后,对这个建议赞不绝口,当即下令,于沿途设伏,准备打破六韩拔陵一个措不及。
结果果真如于谨设想的一样,乜烈河带着三万部众前来归降,破六韩拔陵带兵前去追堵,在半路上遭遇了元深的伏兵伏击,导致大败,而惊魂未定的乜烈河也在伏击成功之后,安全到达了元深的大营。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破六韩拔陵虽然不甘心,但只能退兵。
可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却再度碰到了郁久闾阿那瓌率领的柔然部队阻截,在这场混乱的撤退战中,破六韩拔陵的大将孔雀被柔然部队袭杀。而破六韩拔陵见大势已去,只好选择躲避柔然,然后向南渡河逃奔。
至此,破六韩拔陵的起义彻底宣告终结,史书中并没有写明破六韩拔陵最终的下场,(在司马光的稽古录中有破六韩拔陵被柔然所杀的描写,其他史料中并没有相关佐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丧家之犬,必然不会再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