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小波、李顺传(九)

A+A-

    想要确认被抓住的李顺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其实还是很好办的,查史料一查便知。

    根据陆游编写的老学庵笔记中记载,当时荆襄秭归有一个庙,叫江渎庙(位于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新滩南岸桂林村),这个庙现在还在,可以历史十分的悠久。

    在这个庙北边的墙壁之上画着一个长着长胡子的大汉,坐在银胡床上(也就是我们俗话的交椅),面容镇定自若,颇有关公正襟危坐品读春秋的意思。

    据当地老百姓的介绍,墙上画着的这个人就是李顺。

    这是一条非常关键的证据,证明李顺确实逃了出来,毕竟官军谁也没有见过李顺的正面目,即便是见过了,也不太可能凭借单一的印象就抓人,毕竟长着长胡子的人,天底下多得是。

    那么当时王继恩带兵攻入成都的时候,抓到的李顺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在历史上还是有很多疑点的。

    首先是第一点,还是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的一些史料证明,作为所谓孟昶后裔的李顺,在成都快要被攻克的时候,居然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自己掏钱请城中的僧人吃饭,而且还找来上千名儿童,就地给他们剃度,让他们全都穿上和尚的僧衣。到了下午两三点的时候,让这帮人从成都东西两门出发,而其中李顺就在这帮人里面。而且陆游还总结评价了李顺最后的去向。

    “盖自髡而遁矣。”意思就是李顺伪装成和尚逃出了生天。

    这一招金蝉脱壳确实很精彩,但和正史比起来,还是缺少点证据支持。先不他能不能被查出来,即便是他能够伪装成和尚,那么宋军难道就不会盘查这帮人?对于贼首李顺的下落,王继恩难道做事就会如此草率,只是攻占成都,而不考虑寻找李顺?

    显然,这个史料多少还是有点疑惑在里面的。

    接着又是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是宋军攻入成都的时候,按照江渎庙北墙画像,抓到了一个大胡子,按照和画像上的对比,和李顺的样貌颇为相似,注意,只是颇为相似,并不是和画像中的李顺一模一样。

    宋军也没有查证此人的真实身份,只是为了急于邀功,便立马处斩了这个大胡子。可是在事后,他们却查到了端倪,这个人并不是李顺,因为在很多特征上面,两个人显然不一样。

    随后,一名叫张舜卿的带御器械(也就我们俗话的御前带刀侍卫)给宋太宗汇报这个情况,并且还暗中告诉宋太宗事情的真相,抓到的大汉并不是李顺,而是一个冒牌货。

    实事求证,据理力争,这本来是科学的办事态度,但当时宋太宗听到张舜卿这个汇报之后,居然不是肯定张舜卿的办事态度,夸他办事认真,而是勃然大怒,认为他是在故意扰乱军心,想要诋毁诸位将领在成都的辛苦功劳。随后便将他轰了出去,并且还打算要将他斩首示众。

    张舜卿自己都蒙了,自己汇报的确实是事实啊,皇帝干嘛要发这么大的火,而且还要自己的命,难道实话也有错?

    要知道,当时很多朝中的大臣都是赞同和认可张舜卿的观点的,毕竟宋军在蜀中并没有找到真正的李顺,如果要是找到的话,为什么到现在蜀中的叛乱还未能平定?

    宋太宗不想去研究这里面的逻辑线索,他只想要最后的结果,至于李顺是已经死了还是逃窜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现在必须要给所有人一个交待。

    一个足以让所有人信服李顺已死的交待。

    这不是装聋作哑,也不是视而不见,这是帝王权术!

    李顺闹了这么久,时间一长很有可能会引起更大的骚乱,尽早平定,或者尽早将李顺闹事的关注度降下来,这才是维持自己稳定统治的关键。

    所以来,宋太宗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不管的人,也不是一个故意装傻的人,只是有些事情,即便是没有结果,也不能再继续调查下去了。

    这就是帝王的忌讳。

    令人欣慰的是,最终这个案件还是找到了结果,只不过可惜的是,宋太宗并没有能够看到这个最终的结果,因为在他去世之后,他儿子宋真宗赵恒即位之后,才在天禧初年的岭南抓到了李顺。

    至于是真是假,对于宋太宗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是一个死人了,死人是不需要再了解无意义的真相的。

    除了以上两个法之外,陆游还提出了第三种法,这种法可信度更低,甚至还有诱导的意思在里面。

    这个法来自于蜀中当地百姓的口中,李顺在成都攻破之后,逃到了荆州一带,并且在一座寺庙里面住了下来。

    寺庙里面有一个和尚很会相面,一看李顺这样子就知道不是一般人,于是便对他了这样一番话。

    “我看你天生异象,非凡夫俗子,日后当可为偏霸一方之主,只是时运不久,霸业只可维持百日,这里不是你要待的地方,快点走吧,如果你离开这里,兴许还能够活个十年八年。”

    要这和尚也真是神了,居然真的看出李顺有皇帝命,但却不算不出李顺已经当过皇帝,此刻前来就是来逃命来的。

    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想要了解其他地方的大事要闻,显然是非常不容易的,和尚或许并不知道李顺的真实身份,但是看他狼狈逃窜的样子和衣着打扮,约莫也能猜出个七八分,再结合已经闹了好几年的李顺起义,他大概也能猜出这个人的身份就是李顺。

    只是这话不能点的太透,若直接问,你是不是李顺,很有可能得到的后果就是,全寺上下的人都得被杀,因为他发现了李顺的身份,随时有可能向朝廷和官府汇报李顺的行踪,李顺有可能要杀他们灭口。

    但问题是,和尚显然很聪明,他只是李顺不是凡夫俗子,日后必然有能力成就大事,言外之意其实是想,我们这庙,容不下您这大神,您还是另谋高就吧。这么一的好处有两个,一来,可以做一个让寺庙上下乃至包括他自己都可以躲过一劫;二来则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放了李顺一,马,不至于把祸端引到寺庙里面来。

    毕竟这不是水浒传的套路,鲁达打死人,剃个头,就能到五台山文殊院去当一辈子和尚,哪怕是在五台山混不开,也能靠人推荐到东京大相国寺去种菜地。要知道,李顺犯的案子也不是鲁提辖那种失打死屠户,从民事纠纷案件升级到刑事案件的过程,他犯的可是大案要案,不是光自己掉脑袋这么简单,连带着好多人要跟着一块掉脑袋,所以,和尚是肯定不想留下李顺的。

    最后,陆游还提到第四种不同的观念,只不过这个观点和以上几个观点比起来,显得有点魔幻。

    当年李顺在成都当皇帝的时候,有一个算命的道士就用拆字法给他测算过名字的含义。

    所谓顺字,就是指李顺占据西川的时间最多只有一百八十多天,超过这个期限,这辈子再也当不了皇帝了。

    这个法实在是没什么可信度,纯属的封建迷信,当皇帝这个职业又不是办会员得到的,哪来什么期限,而且正好是一百八十多天,而且还不能续费,这皇帝当的也太廉价了吧。

    此外,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写的梦溪笔谈中也提到了李顺最后的下落,他最后是在广州被抓到的,而抓到他的是时任广州巡检使的陈文琏,而且陈文琏专门还留下了李顺案款以供参考,当然这本资料已经失传了。

    本着从历史大面出发的角度去考虑,陆游的史料记载大多有传言的成分在里面,并不一定觉有权威性,所以本人还是跟侧重于正史官方的记录。

    李顺在成都被攻克的时候,确实是下落不明了,但问题是,最后处决的地点却十分的可疑。

    按照惯例来,这种大案要犯,必然要押送到开封,必须先经过司法部门,如大理寺,御史台,刑部等部门层层鞫验之后,将审验结果呈报皇帝批复,最后再定罪开斩,这样才算是合法的流程。

    可是当时抓住的李顺谋反案件的八名要犯却在押解到凤翔府的时候,被结果了性命,这实在是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更莫名其妙的是,被抓住的这八个人,还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分别是卫进,计词,吴文赏,李俊,李师中,吴利涉,彭荣,如果加上李顺的话,正好是八个人。

    看似好像没有什么不通的地方,实际上却有很多的疑点。

    既然有李顺,为什么不把李顺也列进去,史料中记载的是李顺党羽八人在凤翔街市被杀,却没敢肯定地李顺到底在不在其中。

    再,李顺这么重要的犯人,居然没有上报朝廷,就在凤翔提前杀了他,这显然是不太符合常规逻辑的,况且王继恩也不敢以身犯险干这种蠢事。

    唯一能给出的解释就是,李顺可能已经死在成都城里面了,也有可能就是李顺真的如其他资料所言,并没有死,并且还顺利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