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均传(六)
被处罚的还不光是牛冕,还有这个和牛冕一块跑路的西川转运使张适,不过由于他只是跟随牛冕跑路,所以只是受到了一些连带责任,被当场削掉官职,流放到连州去参军改造。
关于此次跑路事件,其实早在牛冕接替张咏担任西川职务的时候,就已经被张咏看透了。
要张咏这个人看人的眼光也真是够准的,当得知朝廷派牛冕来接替自己知州职务的时候,就曾经过,牛冕这个人并没有招抚的本事,只是个样子货,可朝廷偏偏不听,最后落到这个下场,这个用人不当的黑锅也只能是朝廷自己来背。
处理了这些临阵退缩的人,宋真宗觉得,既然要安抚,那就要把力度搞得大一点,这样才显得有点诚意。
随后,宋真宗下令大赦天下,规定犯了死罪的人,减刑一等,改为无期,犯了流放罪的干脆直接无罪释放,并且还在这个规定后面特别强调了一句。
关于这次王均叛乱中被胁迫的老百姓,如果愿意接受朝廷的招安,统统可以得到原谅。
再来益州这边的情况,雷有终自打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之后,便开始积极清点物资,准备派自己的侄儿雷孝先去朝廷邀功。
雷孝先也是这次升仙桥之战的功臣之一,不仅作战勇猛,杀敌过百,而且还缴获了王均专门定制的金枪和黄繖(麾盖),一并带着送到了开封。
当宋真宗见到雷孝先送来的东西之后,当即放到朝堂之上给群臣观看,并且还若有所思地询问雷孝先是怎么做到的。
雷孝先当然是信心满满,当即笑着对殿前都指挥使范廷召等人道。
“王均乃一鼠辈,如今虽然婴城据守,但已是冢中枯骨,不日便可擒获。”
宋真宗听到雷孝先如此自信的对答,当即决定封赏他担任监丞,并且继续负责讨贼的工作。
当然,好的消息是挺多,可问题是朝廷派出去的人给惹的事也不少。
之前收复了汉州的功臣张思钧此次却在蜀地闹出了幺蛾子。
要这人一旦是干过点什么得意的事,就很容易飘,张思钧就是这么一个典型人物。
由于汉州之战的胜利,让张思钧开始有点发飘,不仅老是摆谱,而且架子是越来越大。
当时蜀地巴西有一个卫尉,名叫傅鬏,里面当时有一匹不错的马,正巧就被张思钧给看上了,张思钧就想利用自己里的特权,把这匹马硬要过来。
傅鬏当然是不愿意给的,毕竟自己待这匹马比命还重要,所以就果断拒绝了张思钧的要求。
张思钧听后,顿时火冒三丈,但又不好意思发作出来,只能隐忍在心中,暗暗等待会,准备好好收拾一下傅鬏。
得罪了领导,自然是没有好果子吃的,甚至还有丢命的风险。
找来找去,张思钧便动了歪脑筋,借口谎称傅鬏运粮延误了期限。
要知道,运粮耽误时间,这可是重罪,搞不好要斩首的。而张思钧的想法正是想通过这个借口,往死里整傅鬏。
还没有等傅鬏反驳解释,张思钧就下令立马处斩了傅鬏。搞得当时的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敢给傅鬏伸冤求情的。
傅鬏被稀里糊涂的杀了,他家里的家属自然是不肯善罢甘休的,随后,傅鬏的家人开始打算要到开封找宋真宗告御状。
事情闹到了开封,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宋真宗当时直接先不管情况如何,先把张思钧的职务撤了,然后换供备副使张煦接替张思钧的职务,同时命御史台拘押逮捕张思钧,并对他进行审验。
结果这不查不要紧,一查这张思钧还真有招了,对自己设计逼死傅鬏的事实供认不讳。
既然张思钧已经认罪,那按照大宋律,对于这种利用专权的行为,应该是要处以死刑的,但宋真宗念在张思钧为国效力的份儿上,赦免了他死罪,但剥夺一切官职,并且将其流放到封州改造。
其实之前逃跑的牛冕和张适按道理来,也和张思钧一样,都犯的是必死之罪,但宋真宗念及他们的功劳,全都法外开恩,也算是保全了朝臣的面子。
其实这个也不奇怪,有干事儿的人,就有不干事儿的人,当然,也有想干却干不成,反而坏事的。
当时梓州知州冯起就是这样一种人。
自打升仙桥之战失利之后,王均的人马出现了大面积溃逃的情况,很多人趁着夜色逃奔来到梓州,想要投靠冯起。
来投奔这明这帮人的觉悟还是挺高的,但问题是冯起并不打算接纳这帮人。
因为他实在是不清楚这帮人到底是来真心投奔的还是来诈降的,要是真心投奔,自己一万个欢迎,如果要是诈降的话,怕是梓州也将难保。
况且他们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这不是添乱吗?
所以,多疑的冯起决定,还是不接纳这帮人了。让他们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吧。
这帮人其实并没有诈降的打算,只是单纯想跟着冯起混,如今看到这个结果,个个十分失望,于是便只能选择继续拿起武器回去造反。
瞧瞧,就因为一个疑心问题,直接又惹出一堆麻烦出来。
冯起是打算守着梓州的一亩三分地过自己的舒心日子,却不料他这种和稀泥干事的态度,早就已经惹的朝廷不满。
在接受叛亡事件上的犹豫不决,让朝廷对他失去了信心,随后,朝廷专门为他开了会,会议的内容就是商量怎么安排冯起。
最终商量的结果是,让冯起先回到朝廷,然后再做商量。
冯起只能是接受现实,从梓州启程返回开封,在走到圃田的时候,又被朝廷调任到金州。
受不了来回折腾的冯起只能选择给朝廷上表,请求给个痛快,别老调来调去了。
朝廷一看冯起这不耐烦的态度,干脆直接让他滚去襄州上任,算是眼不见心不烦。
既然被换了,那就得有人顶上去,宋真宗随后便任命殿中少监李昌龄担任梓州知州,可是这个任命却遭到了御史范正辞的反对,原因是因为李昌龄有贪污的前科,而且极臭,如果要是去管理梓州,怕是更加容易激化那里的矛盾,所以还是请派别的官员去管理为妙。
宋真宗只好下令追回这个敕封,另派其他官员前去接任。
处理了这么多人,也能够看得出来宋真宗对于处理蜀中问题的关心,当然,治完了当官的,当兵的也得管管。
对于蜀中士兵之所以为什么会发生兵变的情况,宋真宗做了自己的分析,他认为,之前多起发生在蜀地的起义和兵变,其原因无外乎还是因为待遇不均导致的,所以他规定,对于蜀地的货币政策,他觉得有必要做一下调整。
之前一枚铜钱可以兑换五文铁钱的,现在改成可以兑换十文铁钱,还有关于蜀中各色官职所需的料钱和驿站里面的草料钱支出,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除此之外,宋真宗还下令减免蜀中百姓今年一整年的夏季税收,打算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蜀地民生问题。(宋代沿用的还是唐代的两税法制度,也分夏秋两季征收)
当然,对于死了人,宋真宗也没有忘记,毕竟这帮人都是朝廷的有功之臣,虽然没有看到最后的胜利,但是他们的精神还是值得鼓励和发扬的。
其中尤以当初在成都阵亡的骁勇第一指挥使王通最为出名。
王均当初在益州作乱的时候,王通全力负责抵抗防御工作,虽然最后战死于成都,但宋真宗并没有忘记他,反而还提拔他的儿子担任了大理评事,同时还赏赐白金两百多两以作为家属抚恤金,而王通则被追赠为成州刺史。
我们回过头来再王均,自打升仙桥之战两度失利之后,王均变得有点恼羞成怒,随即便毁掉了升仙桥,并且堵住了成都的大门,想要用这种办法来阻挡和延缓雷有终等人的进攻脚步。
王均以为这种办法可以起到万无一失的作用,却不料雷有终的人马已经来到清远江附近,并且已经通过架浮桥的方式,轻松渡过成都北门之外的沙河,顺利抵达成都城下。
官军到来之后,迅速占领了城北门的旧草场,并迅速在这里组织部队修建防御工事,将战壕中的土堆成山,分别用鹿角插在地上或者其他障碍物上,以此来作为阻挡王均部队出城的路障,并且雷有终还命石普还加紧步伐建造云梯,攻城车等工具,完成之后,负责全力攻打北门。
攻打东门的任务则落在了高继勋和张煦,孙正辞的里,攻打西门的任务则由上官正,李继昌,王阮来担任,南门则由杨怀忠和巡检使马贵负责攻打,四门全部集结完毕,准备对成都城发起总攻。
与此同时,在王均这边,麾下大将赵延顺也迅速做出动员,集结下所有实力强悍的人马准备应对四面而来的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