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A+A-

    就比如我们之前到过的唐代传奇,唐代文言短篇之所以称之为“传奇”,最早见于晚唐裴鉶的传奇一书,宋以后根据这种记叙奇行异事的特点而以传奇概称之。

    因此有的正统派文人也以此有别于高雅的古文。

    而且需要明,唐人传奇根据它的历史情况,可分为三个时期:

    首先是初唐到盛唐:是由志怪到传奇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作品数量较少,承六朝余风,多描写志怪为主。

    流传至今的只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三篇。

    现存最早的唐传奇是王度的古镜记,主要写一面有灵性的神奇古镜到处降妖伏怪、治病驱邪的故事。

    大概是用若干个有关镜子的志怪故事串联而成的,在主题上表现出一些矛盾的现象。

    比如,古镜一方面治病救人,一方面又认为:“百姓有罪,与之疾,奈何使我反救物~”一方面古镜置害饶妖精于死地,同时又不饶恕那些不害人还希望“变形事人”的精怪。

    同时作者还在中叙述了自己的家世、仕途及人事变迁,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故事曲折,文字优美,较六朝志怪有较大的进步。

    此外无名氏作的补江总白猿传写梁将欧阳纥携妻子南征,途中妻子被白猿精劫走,救回时已经怀有身孕,后生一子名询。

    “聪悟绝人”,形貌却像猿猴,长大后以文学、书法知名于时。

    宋以后有人认为这篇是唐人为嘲讽貌似猿猴的欧阳询所作。

    围绕白猿盗妇展开矛盾冲突。

    而且还着重描述欧阳纥历尽艰辛、寻妻杀猿的行动。

    杀死白猿后,又用倒叙的法交代白猿的恶行,可以叙事写景比较生动形象。

    此外张鷟的游仙窟在唐开元年间便传到日本,颇受欢迎,在国内则久已失传,近世始有人从日本抄录带回中国。

    这部中,作者自叙一次偶入仙窟的艳遇,宣扬“欢乐尽情,死无所恨”的及时行乐的思想。

    男主角张文成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仙窟中的十娘和五嫂的形象也反映出当时企图冲破礼教束缚的女性生活的苦闷。

    采用韵散相间的形式,以赋诗言志来交流人物感情,着眼于“人事”的描写,基本上摆脱了志怪的神怪气息,完成了由志怪到传奇的过渡。

    还有就是中唐时期:是唐传奇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作家辈出,佳作如林,这时期的作品在内容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从前期的以志怪为主转为反映现实生活为主。

    首先,反映封建社会生活,揭露官场黑暗和政治险恶。

    代表作是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这两篇传奇用虚幻的故事,典型地、形象地揭示了中唐时期社会政治生活的复杂面貌。

    枕中记中卢生醉心仕途的思想和愿望反映帘时士子的普遍心态。

    他认为人生在世,应当建功立业,出将入相,享尽荣华富贵,成为豪门世族,而不应该落魄潦倒,困居乡里。

    吕翁的一个枕头使他在梦境中的一切如愿以偿。

    娶了贵族家的女儿,做了节度使,当了宰相,但也因此招致忌恨,先后两次被贬流放,几乎自杀,后借助宦官的力量重新得到皇帝的宠信,位极人臣,寿终正寝,醒来以后却是黄粱一梦。

    作者通过卢生梦中的境遇,劝戒世人不要热衷于功名富贵。

    而南柯太守传反映的是皇亲国戚之间的疑忌。

    比如主人公淳于棼以驸马身份出任南柯太守,倚仗公主的势力显赫荣耀,又因为公主之死而失势,因有植党招权的嫌疑被皇帝疏远,软禁起来,后来将他遣返原籍。

    淳于棼的生活是那些依靠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的显贵们的写照,他的宦海沉浮反映出封建社会那种岌岌可危、朝不保夕的险恶的政治环境。

    这两篇都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现实的愤懑和对当权者的讽刺,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厌世无常和浮生若梦的消极情绪。

    其次,以爱情婚姻为题材,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抨击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对妇女的迫害,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

    这方面的代表作的话,有蒋防的霍玉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陈玄佑的离魂记等。

    蒋防的霍玉传是一篇描写妓女与士子恋爱而以悲剧结局的传奇,霍玉是一个美丽痴情而又坚韧刚烈的妓女。

    她渴望跳出火坑,她同李益相爱,就是要争取真正的爱情生活,摆脱倚门卖笑、受人蹂躏的命运。

    从一开始她就清楚自己同李益社会地位悬殊,只希望和李益度过八年的有限时光,后任他“妙选高门”,成就婚事,自己便遁入空门。

    她爱李益,至死不渝,为李益的前途甘愿作出重大牺牲。

    李益的逾期不至,使她陷入痛苦的思念中,她执着的追寻、等待着李益,当黄衫客把负心的李益带到她的面前,霍玉缠绵的爱立即转变成强烈的恨。

    临死前她怒斥李益,发下复仇的遗愿。

    值得注意的是,李益的负心不在于喜新厌旧,而是森严的门阀制度,使他选择了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

    霍玉和李益的爱情悲剧也深刻地揭露了门阀制度的罪恶。

    元稹的莺莺传是写张生与崔莺莺相爱,最后又负心背弃的故事。

    女主角崔莺莺是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封建礼教叛逆者的形象,她是一个举止端庄,聪明敏感,感情纤细的大家闺秀。

    她有强烈的爱情要求,但表现得比较隐蔽和曲折。

    她爱张生,并约他幽会,但张生如约而至,她又由爱而惧,经过内心的矛盾斗争。

    最后她终于不顾一切后果与张生私自结合,这一行为无疑是对封建礼教的极大叛逆,对于一个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大家闺秀来,是十分可贵的。

    但遗憾的是张生的始乱终弃,使莺莺陷入悲惨的境地。

    而作者却对张生抱着肯定的态度。

    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后世的戏曲作品西厢记故事就是从此而来。

    另外,沈既济的任氏传描写一个狐女的爱情生活,陈玄佑的离魂记写官家女子倩娘因爱而病,竟致魂离躯体,与心爱之人王宙私自结合的故事。

    李朝威的柳毅传描写柳毅与龙女的结合,都是具有一定的神怪色彩的爱情。

    中唐传奇,还有一些反映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及内部矛盾斗争的作品,如陈鸿的长恨歌传、东城父老传,托名牛僧孺实为韦瓘所作的周秦行纪等。

    还有就是晚唐时期,这算是是唐传奇的演变和衰微时期,出现了大批传奇专集。

    如牛僧孺的玄怪录、裴铏的传奇,皇甫枚的三水牍等。

    这些集子总体倾向上搜奇猎异,神怪气氛复盛,与现实逐渐疏远,值得重视的是,出现了许多表现豪士侠客的作品。

    如袁郊的红线传、裴鉶的聂隐娘、昆仑奴,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

    杜光庭的虬髯客传是一篇带有超人色彩的侠客。

    它以杨素宠妓红拂大胆私奔李靖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描写隋末有志图王的虬髯客在“真命子”李世民面前折服,出海自立的故事。

    红拂、李靖、虬髯客三人个性鲜明、英气勃勃,被后人誉为“风尘三侠”。

    有的作品将侠士排难解纷的精神渗透到爱情婚姻领域郑

    这一点,在中唐传奇中就偶有表现。

    如霍玉传中的黄衫客,而柳毅传中的柳毅也可算是以书生形象表现侠客见义勇为的作风。

    还有像是晚唐裴鉶的昆仑奴描写聪明智、侠骨义胆的“义仆”磨勒突破重重难关,把受奴役,被侮辱的红绡妓从大官僚的魔窟中救出来,使她与所钟爱的崔生结为夫妻。

    表达了受压迫人民希望解脱苦难的美好愿望。

    唐传奇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我国史上承前启后,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唐传奇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有意识地进行创作。

    其次,唐传奇继承发扬了史传文学现实主义传统,也汲取了神话传、志怪的浪漫主义精神,传奇创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唐传奇的构思精巧新颖,结构严谨完整,在剪裁和布局上也独具匠心。

    尤为重要的是,唐传奇用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法,塑造了一系列性格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

    比如有落第书生、纨绔子弟,有大家闺秀、风尘妓女,有帝王后妃、官僚贵族,有豪侠之士、商贾艺人,他们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思想倾向,这些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唐传奇中各种不同题材的对后世的各类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对后代的才子佳人,豪侠对后来的侠义的影响。

    狐鬼仙妖的对后世的神魔,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的影响),为后来的戏曲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此后就是宋元明传奇。

    宋代传奇直接承袭唐传奇而来,其成就远不如唐传奇。

    其中写得比较好的主要有以下两类作品:

    一类是侧重描写历史上帝王后妃的事迹,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昏庸误国,意含劝讽,具有一定的历史认识价值。

    这类作品主要以隋炀帝和唐玄宗这两个帝王为描写对象。

    写隋炀帝的有委托颜师古作的隋遗录、无名氏的隋炀帝海山记、迷楼记、开河记等。

    记述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造迷楼,修西苑等奢侈淫乐的生活。

    描写唐玄宗的有乐史的杨太真外传、秦醇的骊山记、温泉记、无名氏的梅妃传等。

    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豪华奢侈的宫廷生活。

    这类作品多数只是一般的客观叙述,内容芜杂,结构松散,艺术成就不高。

    另一类作品主要描写现实社会的男女恋情和妓女生活。

    较好的有张实的流红记和柳师尹的王幼玉传、秦醇的谭意哥传、无名氏的李师师传等。

    流红记是根据唐人笔记中的红叶题诗的故事改写而成的,作品较真实地反映了被禁锢在深宫的宫女的精神苦闷,以及对自由、爱情的渴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李师师传是写北宋末名妓李师师与宋徽宗的风流韵事。

    宋传奇在创作上一味模拟唐传奇,又只拾其皮毛,失其精髓。

    “加以宋时理学盛极一时,因之把也多理学化了,以为非含有教训,便不足道”(鲁迅语),这样,就更使宋传奇失去生命力。

    元代传奇继宋传奇以后更趋衰微,不仅作家少,作品少,作品质量也不高,在此略过不述。

    传奇经过宋元两代的衰微冷落,到了明初出现了新的转。

    主要标志是瞿佑的剪灯新话和李昌祺的剪灯余话。

    瞿佑的剪灯新话共载有二十二篇传奇,内容多是婚姻恋爱、鬼神怪异的故事。

    以婚姻恋爱为题材的较好的佣金凤钗记、翠翠传、绿衣人传等。

    绿衣人传写一个绿衣女鬼和书生赵源生相恋的故事,揭露和批判了贾似道荒淫残暴、草菅人命的令人发指的罪行,反应妇女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绿衣人传对后世戏曲影响很大。明周朝俊的戏剧红梅记、冯梦龙的拟话本木棉庵郑虎臣报冤,以至于解放后创作的昆曲李慧娘,都是从绿衣人传发展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