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酒肉和尚和谪仙道士
四处都是王阳明的气息,但又看不到王阳明老爷子的身影,仲笙就这么在双龙寺中游荡着。
走着走着,仲笙居然发现自己,迷路了。
双龙寺很大,仲笙估摸着着眼前多出来的着一座山,都是这座寺庙的。山连着一条大山脉,其上一道瀑布飞流直下,宛如一条白色玉带,倒泻于石间。琼浆飞进,碧玉粉碎,而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像一朵朵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这条虽然不甚壮阔,但是流量惊人的瀑布下面,便是一个方圆百米的幽静潭,潭边虬松林立,亦有青竹数株。
仲笙顺着蜿蜒的石子路,缓步前行,前面似乎有一座亭子,亭子里面坐着两个人,只是水汽模糊了他们的身影,让仲笙看得不太真切。
两人正在交谈什么,仲笙走进,交谈声变得清楚起来。
“好你个酒肉和尚,在这里犯戒就不怕惊动佛主,就不怕我向方丈告上一状?”其中的一个道人对着另一个和尚。
“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和尚十分淡定,拿着酒葫芦往自己口中灌着,“告吧,唔唔”
“俗话的好,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古往今来,多少风华才俊在酒肉的迷惘中失去了人生,有些人迷途知反,对酒肉之物深恶痛绝,有些人不屑一顾,依旧是放浪形骸,最终败在这口食污秽之物上,落得个凄惨悲凉的下场。”道人劝道。
“都了,是俗话。”和尚嬉皮笑脸,“你又非俗人,何须在意俗话何况,我放不下酒,你不也放不下茶嘛”
“”
道士气笑了,抓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茶水注入玉石制的杯盏,水花四溅,叮咚清泠——那声音激得人精神一振,茶杯上被濛濛水雾升腾,不出的缥缈。
就在不远处,听见两人交谈的仲笙,心虽有所觉,但亦作不解,对两人越发好奇了。
忍不住的向前走了几步,眼前的景象从朦胧到清晰。
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和尚,以及一个披散着墨发的道士,正坐在瀑布下亭子里的石桌旁。
不得不,这道士相貌乃仲笙生平罕见之秀美绝伦,气质斐然如无暇琅玉,唇角噙笑顾盼神飞,哪怕一身寻常白色道袍,这人穿着也似画中谪仙般超然,翩翩出尘如梦似幻,完全不似凡俗中人。
“两百年前,我曾遇到过一个放牛娃,我问了他几个问题。”和尚放下酒壶,面上微醺。
“哦?”道士放下茶杯。
“我问他放牛干什么?他回答我挣钱;我问他挣钱干什么,他回答我娶媳妇儿。”到这里,和尚莞尔一笑,“我又问他娶媳妇干什么?他回答我生孩子继续放牛。”
道士没有话。
“两百年后,我看到了一个学生带着行李去远方求学读书,又问了这个学生几个问题。”和尚伸出来,推着下巴,“我问他读书干什么,他工作;我问他工作干什么,他挣钱;我又问他挣钱干什么,他回答娶媳妇;我再问他娶媳妇干什么,他生孩子;我最后问他生孩子干什么,他回答我——读书。”
“两百年前的回答,和两百年后的回答”道士喃喃自语,“其实没什么变化,万变不离其宗而已。”
和尚笑而不语,继续喝酒。
道士恍然大悟,继续喝茶。
听得不轻不重的脚步声,见有人靠近,两人不慌不忙地将酒壶茶杯放下,道士含笑看向仲笙看来,目光流转,似深不见底的幽潭,隐约又透出惊讶。
这个孩,居然无视空间的禁制,直接这么走了进来要知道,他们所在之地,可是叠加在双龙寺的另一片空间。
佛家自古以来便有须弥戒子的法,如来佛主的掌上佛国更是连孙悟空这样厉害的角色也能困住的不要以为这是传,事实上佛家确实有修成一片独立空间的佛法。
寂无和尚修炼五百多年,才修炼成了这方寸瀑布山头。
见两人盯着自己,仲笙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多余。
“抱歉,打扰了我这就走。”完,仲笙转身准备离开。
听着两人的谈话,仲笙明白,眼前这两个人定是一方大能,那种活了好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老妖怪还是不要牵扯上为妙。
“既然友来了,进来喝杯茶吧。”道士取出一个茶杯。
仲笙止住了离开的脚步,就像是被蛊惑了一般,转身回到凉亭。
“多谢。”仲笙察觉出刚才的自己,不太对应,但现在他已经坐到了凉亭之中。
不过,两个大能,应该不会为难他吧
道士正在给他倒着茶,仲笙近距离的看着眼前这个如仙人般的道士,脑中浮现一句话。
有清风云月之霞姿,又有高山深海之从容。
“老道宁为玉,友叫什么名字?”道士伸出纤细的指,端给仲笙一杯茶水。
“不敢当我叫仲笙。”仲笙连忙接过茶杯,“宁道长,你真的一点也不老。”
道士笑了,笑得极为灿烂,琅琅美轮,如皓皑之白雪,似星河之辉灿,完美的笑颜差点晃瞎仲笙的眼睛。
“这孩儿倒有意思,的大实话。”看着好友那副惊为天人的面皮,寂无和尚打趣道,“这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可以靠脸吃饭了吧。”
宁为玉翻了个白眼,但人家翻白眼都优雅得让人挪不开眼睛。
“友身上的气息,倒是玄妙”宁为玉坐在仲笙旁边,眼睛也不眨的看着仲笙,看了一会儿恍然道:“寂无和尚,你那后辈的转到了。”
“真的吗!”寂无和尚一扫脸上的醉意,眼神炙热的看着仲笙,看得仲笙头皮一紧。
仲笙突然感觉,今天出门没看黄历,遇到一个“讲鬼故事”的和尚,一个喝酒吃肉的老和尚有种闯了贼窝的感觉。
还没等仲笙缓过神,便被这两人架着离开这片瀑布。
“喂,前辈们,你们要带我去哪儿?”浑身动弹不得的仲笙,有些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