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为太女

A+A-

    他面色阴沉地看着满院的下人匆匆忙忙地到处找女儿的身影,心里更加激愤。

    琉儿的伤还没有好全,她能去哪里?况且妻主禁了女儿的足,这孩子又能跑到哪里去?满院的护卫居然没有一个人追寻到她的踪迹,这群废物下俾都是干什么吃的?

    “琉儿,你去哪里了?你快回来,你快回来啊”杨侧夫着急不已,不仅是担心女儿会出事,他更担心妻主若是发现女儿私自离开院子后,会更加严厉地惩罚女儿。

    相比起右相府的乱成一团,太华山戚家家庙里便是非常静谧的场景了。

    戚瑗看着面前刚到没一会儿的人,冷笑起来:“真是大驾光临,稀客稀客啊!”

    那人缓缓转过身来,满面都是笑意地看着她:“长姐向来可好?”

    其实戚琉也没有去哪里,不过是来了这家庙来找找戚瑗的晦气罢了。

    关于戚舒昨晚自杀的事情,她可是随着母亲戚如一并收到的消息,哪里有不灵通一?她爹爹就算只是一个侧夫,这点消息还是打听得到的。

    对于戚舒,她是埋怨没错,可是也还没有到想要她死的地步。可是对于戚瑗就不一定了,母亲已经确定要接她回去,这件事情虽然她最开始高兴了一会儿,但冷静下来也是很不愿意看到的。

    戚舒虽然心狠,可毕竟能力在那里,她们也是有着多年的情谊在那里摆着。可是她戚瑗算什么东西?不过是占着一个便宜嫡女的名分,能力段不及戚舒万一,她凭什么要当这个少主和家主?

    戚瑗深深的凝视着她,云淡风轻地笑了起来:“为姊一向很好,四妹别来无恙?”

    戚琉闻言,眸光流转了起来:“妹妹也很好。长姐在这家庙里修养了一月有余,不知道可有什么心得体会?”

    “这倒没有,不过四妹这么久应该有点体会才是。”戚瑗看着她,笑意深浓。

    “哦?长姐此话怎讲?”戚琉挑起眉来。

    二人此时皆是正坐在矮案前,家庙肃然没有板凳,长久的正坐会让腿疼痛不已。

    戚瑗替她倒了一杯茶,淡淡道:“四妹聪慧,难道对自己的切身体会也没有感觉吗?”

    戚琉端起不甚精美的瓷杯,旋转了一周,缓缓饮下杯中的茶水。

    见状,戚瑗缓缓言道:“新鲜的碧螺春,四妹看着可还好?”

    “长姐所饮之茶,自然是甚好。”戚琉放下了瓷杯,回答道。

    听了这话,戚瑗便开始单刀直入起正事了:“听二妹昨天晚上割腕自杀,不知可有此事?”

    闻言,戚琉的目光深沉了起来,注视着她缓缓而言:“长姐在这家庙里,太华山上,消息倒是比过去灵通了不少。”

    戚瑗笑道:“多谢四妹夸赞。”

    “想必大哥这段时间以来,给长姐透露了不少消息吧?”戚琉看起不经意地问着,连昨晚上戚舒自杀的事情她都能这么快的知晓,看来戚瑗也不是那么草包的。

    不过戚琉却是想错了问题所在。

    关于戚舒自杀这事,戚瑗得知消息完全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今天是什么日子?是半旬一次大朝会开朝的大日子。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身处关键的人物,哪里还能不紧紧盯住这些人和事情的动向?而这戚瑗,不过是打探右相府里戚如的动向时凑巧收到了下人的禀报。

    “涵儿和为姊是同胞姐弟,哪里能够不互相依存?况且父亲死后,我们能够依靠的也只有对方了。”

    这倒是一句大实话,戚琉嗤笑着想。

    见状,戚瑗问道:“二妹的伤势可有大碍?四妹可曾去探望过了?”

    戚琉笑着道:“长姐这话可就太露骨了。昨晚上才发生的事情,妹妹我今儿一大早就来了这太华山,瞧把我这屁股给颠簸的,哪里还能有时间去探望二姐的伤势。不过母亲知道后着急的不得了,亲自去看望了二姐的伤情,出来后脸上的神色也不是很着急的样子。想必没什么大事,长姐不必担心。”最后六个字很好的反讽了戚瑗。

    而戚瑗很认真地听她着,末了还点点头道:“二妹没事就好,那我就放心了。对了四妹,你和二姐两人姐妹情深,怎么她自杀都没有及时去看看呢。若是你去看了,也好告诉我真实情况,我也就不用这么担忧了。”

    戚琉笑如花开:“长姐得是,我和二姐的确是姐妹情深。不过长姐被关在家庙这么久了我都没来看看,实在是愧疚得紧,所以今天先来看望了长姐。待我回去以后再去看二姐,想必她也不会怪罪。”

    “如此也好,四妹回去以后可要代我问候二妹啊。”戚瑗亦是笑着。

    “那是自然。”戚琉突然很是期待,戚舒若是知道戚瑗的想法以后,会是个什么模样呢?

    戚如在大朝会结束后并没有立即出宫,而是受到了庆宣帝的传召,陪她一起在御花园里散步闲走。

    作为一代丞相、两朝元老,戚如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皇帝是有话要对她,而且是关于立储的问题。不仅如此,她同时也明白一件事情,今天的大朝会虽然打住了,可是这件事不可能就这么算了,按照庆宣帝的性子绝对还有后续问题出现。

    关于靖王,她确实是有心去扶持,但是庆宣帝的心思是在哪个皇女身上,她不是太清楚。不过庆宣帝所有的皇女到了今天也就只剩下那么几个了,除了燕王颍王也就是沂王冀王,还有这个靖王,十四皇女都没有被考虑进来。

    庆宣帝边散步,边看着这个挚友加对的右相,笑道:“老狐狸,你在想着什么?”

    戚如回过神来,笑道:“微臣是在思考陛下召见微臣所为甚事?”

    “就这么简单?”庆宣帝笑着,面上尽显不信之色。

    “不然陛下还能觉得微臣能想什么。”

    听了这话,对方也不拆穿她的心思,继续朝前行走着道:“都已经到了午前,你这老狐狸啊今天就留在宫里陪着朕吃一顿饭再回去。”

    闻言,戚如陪笑拒绝道:“微臣不敢,今天大朝会事务繁多,微臣还要回府处理呢。”

    “不是已经解决了吗?还要处理什么?”庆宣帝笑意深浓,“朕已经下达了处置,这件事已经完结了。”

    戚如继续笑道:“陛下这样便是拿微臣当傻子了,就算陛下愿意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燕王殿下也不会肯,内阁也不答应,当然靖王殿下愿不愿意微臣就不清楚了。”

    庆宣帝收敛了面上的笑意,低声道:“你觉得朕今天的处置不好?”

    “陛下是根本就没有处理才对,”戚如继续道,“燕王殿下那般骄傲狂妄的人物,岂会愿意被陛下就这么简单轻易地咬掉一块肉还能一声不吭?”

    闻言,庆宣帝的目光抬起来,望着晴好温暖的天空:“今天的朝会开得太久,朕怕那些老臣都吃不消。是啊,这件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地就做出处置,不过朕又岂是怕事之人,她要想报复朕或者报复靖王,朕岂会畏惧?”

    戚如突然拱而问:“微臣斗胆,敢问陛下对靖王是什么意思?”

    听到这话,庆宣帝的头偏了偏,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的老朋友:“戚相这话朕怎么没听明白?”

    闻言戚如笑了笑,放下来:“陛下还是不肯向臣民们宣布立太女的事情。”

    庆宣帝听了这话,继续向前迈步,缓缓而言:“立储之事事关重大,朕不觉得现在的几个皇女藩王有这本事坐稳太女之位,现在亦没有哪个皇女藩王可以对抗燕王及马氏。”

    听到这话的戚如猛然松了一口气,看来陛下是真的不打算立燕王为太女了。

    看着她的模样,庆宣帝好笑道:“怎么了?你老狐狸还真的害怕朕把燕王扶立为太女,害了你戚氏一族?”

    戚如陪笑道:“微臣岂会畏惧,只不过陛下若真的要立燕王殿下为储,那微臣只能辞官带着一家子归隐了。”

    而庆宣帝听了这句话,亦是笑道:“你这老狐狸,就那么恨燕王?”

    “微臣岂敢记恨燕王殿下,只不过微臣没有福气为燕王殿下那样的人效劳。”戚如只是笑笑。

    庆宣帝又岂会不明白她的意思,不过她也没有那个心思,那么一切就不用费心思考了:“单凭你的角度来讲,你想辅佐哪个皇女藩王?”

    戚如答道:“微臣以为靖王殿下可以扶为太女。”

    “哦?”庆宣帝挑了挑眉眼。

    却见戚如眼神低垂了片刻,思索半分,然后拱请罪道:“微臣失言请陛下恕罪。”

    而庆宣帝面上却没有表示,只是定定地看着她,确认道:“你想扶持靖王?”

    “微臣一时胡言,请陛下恕罪。”戚如请罪道。

    庆宣帝看着她,正色道:“朕知道你的意思,可戚相是否能够明白朕的意思?”

    闻言,戚如心里一咯噔,问道:“陛下是想扶持颍王殿下为皇储?”

    并没有回答她的话,却是笑着反问:“你以为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