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君君君上

A+A-

    见她如此厚脸皮,颍王忍无可忍道:“凤昀熙,上次你伤了我皇姐不,这次还这样对待皇姐的女儿。加上你女儿今日的屡屡挑衅,真凶显而易见就是你!”

    燕王听了这话眼眸幽深,仍然笑道:“那可就由不得九皇妹来主宰了,此事应该由母皇来审判。本王相信羽儿定然不会如此作为,至于靖王殿下做没做什么脚,那本王可就不得而知了。”

    颍王看着她,气愤得不知道该怎样反驳此人。厚颜无耻,真是厚颜无耻!

    正当她不知怎般反驳对方的话时,仍然在明池搜寻燕王世女的侍卫兴奋道:“世女找到了!燕王殿下的世女找到了!”

    闻言,燕王妻夫二人不禁停下与对方的争执,急忙望向声音的来源。见一个侍卫怀里抱了一个人从水中游过来,将怀中的人往岸上一递。

    燕王急忙上前接住:“羽儿!羽儿”

    燕王君马氏看着自己女儿的面色,比对方女儿还惨白,不禁急切唤道:“羽儿你醒醒啊!父君在这里,父君在这里,没事的没事的你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啊,不要吓父君”

    庆宣帝见自己仅剩的两个孙女皆如此惨象,急忙对身边的宫侍吩咐道:“快生火,快生火,太医可到了?”

    宫侍答道:“回禀圣人,太医署院正亲自赶了过来,正在等候陛下召见。”

    庆宣帝闻言不禁怒道:“还需要等什么?让她立即过来给两位世女看看。”

    “唯!”

    靖王却在此时将女儿抱起,对柳氏轻声道:“我们回府吧。”完率先迈步离开。

    没等柳氏做出反应来,已然传来了一句冷冷的责问声:“你这是在责怪朕吗?”

    靖王的背影屹立不动,平静道:“臣女不敢。”

    听了这话,庆宣帝的面色逐渐缓和下来,缓缓言道:“这件事朕会给你一个交代。”

    闻言靖王不禁转过身来,凝视着她:“母皇相信此时并非臣女为之?”

    却见庆宣帝笑着道:“此事如你所愿。”

    “臣女不懂。”

    庆宣帝猛地沉下脸来:“那你就永远不要再懂了!”

    靖王府。

    靖王看着榻上弱的女儿,神情越发悲凉。

    一直呆在一旁的颍王,见状安慰着:“婧儿一定能够醒过来的,皇姐,你不能就这么垮了。”

    靖王看着她的脸,微微点了点头。

    柳氏回府以后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并没有因为关心这边的情况,而一直呆在这里。不过为了让他安心,颍王还是派人告诉了他最新的情况。不过他并没有回应,不知道是因为责怪靖王,还是责怪自己。而靖王则是一直守候在女儿身边,不过也就是静静地看着,并没有丝毫举动。这般微妙的关系,让颍王有些丈二尼姑摸不着头脑。

    “皇姐,你先去歇着吧,这里有我。放心,婧儿她一定会没事的。”颍王看她衰败的面色,不禁劝着。

    闻言,靖王眸光微微地看着她,几不可闻地点了点头。她挪开了位置,颍王便取代了她方才所处的地方。

    靖王摇摇晃晃地朝门外走去,却在跨出房门的一刹那摔倒在地,晕厥过去。

    颍王见状大惊,急忙奔过来扶起她:“皇姐!快来人——”

    当她再次恢复意识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靖王睁开眼便看到榻前守候的颍王。

    见她苏醒,颍王脸上露出了笑容:“皇姐,皇姐你醒了?”

    靖王的神色还有些恍惚,眸光迷蒙,不知道自己身在甚处。

    见状,颍王急忙对她道:“皇姐,你感觉怎么样?你刚才晕过去把我吓坏了,还好你没事。”

    “我没事,你别担心,婧儿她怎么样了?”靖王音色沙哑地问。

    颍王点了点头:“你放心吧,太医情况并没有继续恶化,青衣当时的救治应该是有效果的,婧儿会没事的。”

    “嗯。”靖王点了点头,便闭上了眸子不再话。

    颍王知道她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便只当她是累了想休息,替她掖了掖锦被的衣角。

    次日早朝,靖王在朝堂上向燕王发难,称昨日宫宴的落水事件,是因为燕王想要谋害她唯一的女儿而为之。燕王反唇相讥,不定此事是她自作自受,而且自己的女儿也是同样昏迷不醒,到底是谁诬陷谁还不知道呢。此事她要求庆宣帝彻查,她决不容许有人刻意伤害她凤昀熙的女儿!

    燕王党的内阁阁臣也依旧风头日盛,张首辅依旧没有做出表态,仍旧是那副隔山观虎斗的模样。而韩隽和另两位次辅也依然力挺燕王,余下八位群辅,附和三位次辅的意见,要求庆宣帝彻查此事,给燕王殿下做主。

    这边,一向反对女嗣与燕王交往的右相卿戚如,也站了出来。第一次正大光明地站在了靖王的身后,强烈指斥燕王一党的不是。

    整个早朝的场面热闹不已,那些因为右相卿终于摆明了自己态度的大臣,也纷纷开始转换自己的站立队伍。毕竟戚相代表的是大多数臣僚的意见,有些官位的芝麻官,为了保自己身家性命,也只能跟着大部队走。戚相作为百官之首,自然她什么便是什么。况且她都不怕自己站错队伍失去满门性命,自己又识人不清,当然只能跟着,谁叫自己要吃入仕的这碗饭呢?

    这一次早朝的例会不了了之,庆宣帝申明会下旨彻查此事,她绝不容许有人在内宫禁苑伤害她的孙女们。皇女不行,皇孙自然也不行。这件事情她一定会下旨彻查,然后将罪魁祸首依法严办。

    荒凉杂草丛生的一处破败屋,任谁也想不到这是属于内宫的一部分。屋里霉气冲天,住在这里的少女老是呆在屋子外面。她服装还算是整洁,发型也是随意绾绾,并没有像一众封王的皇女那样束冠。

    她身边也有两个下人干活,不过因为主子地位低下,宫人自然也是见风使舵的,所以很多事情也要她自己亲力亲为。平时宫人的冷言冷语自然是少不了,不过为了活下去她也一概容忍了,反正她迟早有一天会为父君报仇!

    她是谁?便是庆宣帝最的一个女儿——十四皇女。经历了多年的夺嫡之乱,皇女死伤无数,皇子也被当做工具利用最后惨死,庆宣帝如今只剩下了六个女儿。除了已故的云箫太女,也便是燕王、靖王、沂王、颍王和冀王了。封王的皇女就这么五个,还有一个人前面也曾提到过,便是年纪还未封王建府的十四皇女。

    那么这位十四皇女到底甚许人也,十四皇女生父郦君,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翻开历史记载,我们不难发现,在庆宣十六年有一场宫廷浩劫,历时三个月。虽然这件事在整个英宗一朝,并没有留下过多议论,但这件事依旧成为了英宗皇帝心头的奇耻大辱。她被人活活戴了一顶红帽子,而这个胆敢给她戴红帽子的人,便是十四皇女的生父,曾经亦荣宠一时的郦君君上。

    郦君的名号郦字,通“丽”,本义秀美也,而丽字的本义又是成群成对、结伴而行,代表的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山中打猎的情景。可见将如此之字赐予十四皇女的生父,郦君应该是深受宠爱的一位君傧。

    不过剧本并没有按照正常的顺序走,郦君在庆宣帝日渐消腻后,竟勾搭上了当时的禁军统领。禁军统领被其具有魅惑性的行为迷倒,竟然一时脑热答应帮助他起兵造反。因为她们的丑事若是传了出去,谁也休想活命,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做了再。

    时选择在庆宣帝出巡的时候,那时候还只是五皇女的燕王和宠君马皇贵君,跟随皇驾陪伴庆宣帝左右,自然没有经历这一场浩劫。而别的君傧皇女皇子便没这么幸运了,大部分还存活着的宫人,都记得当时的一场兵乱。对她们来,那场东京城的叛乱,让她们此生都会记忆犹新、刻骨铭心。

    庆宣帝出巡,自然是令太女监国。云箫太女在听闻这一场事变的时候,也做了一些事情。不过早已掌控宫中六千禁军的郦君二人,又岂会被如此作为轻易难倒,自然是和太女东宫的兵力相抗衡,难舍难分。

    宫廷大乱,根本止不住君傧、皇女皇子、宫女和宫侍的四散逃乱,整个东京城随时处于烽火之中。后世有诗云烽火连三月,来形容这一场英宗朝的浩劫。不过规模既不是空前,也注定不会绝后。所以这件事在存活下来的人们眼中,并没有引起太多不安。要知道人心稳定是最重要的。

    事情的经过便是那位禁军统领,游了掌握皇城四门的其她副将,甚至还动了几位位高权重的将军。因为不得志又逢千载难逢的会,自然是愿意大干一场的。然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掌控了宫城与皇城,甚至整个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