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当堂群怼
和亲乃两国大事,更何况如此突然,皇帝并没有立即决定,而是先安顿好使臣,退了朝,将几位素日颇为信任的公卿召集到御书房,打算细细商量一下。
江淮自然在列,同来的还有徐丹青和骆宛竹。
瞧着那个所谓‘中邪’的人好端端的站在自己身旁,江淮目光阴冷的瞟了一眼皇帝,又淡漠的转过头去。
宁容左察觉到江淮脸上的细小变化,目光有些复杂。
皇帝呷了口热茶,望着屋内的几位,半晌才开口:“江璟,你怎么说?”
江璟目光平淡,他是个极为专情的人,数年前倾心于锦瑟,其死后,自认为不会再动心,便道:“回皇上的话,末将身份低微,怕是配不上公主。”
“身份低微?”兵部尚书——邓回眯眼一笑,道,“将军过谦了,武将之中您为大,乃正二品,若这都算是低微的话,那我们这些人岂不是要低进尘埃里了。”
江璟轻轻笑道:“大人说笑了,江某并不是这个意思。”
江淮也不着痕迹的勾了勾唇角,这邓回是她的人,却非长信旧臣,也不知世子的存在,只是想要借她这颗大树乘凉而已。
两年来,她为了避开皇帝的视线,特地没提拔他,却不想他竟能靠自己的手段爬到正三品,算是当初没看走眼。
旭王面色铁青,早在数月之前他就听说了文修公主要和亲大汤的消息,经其母邓淑妃一行夸谈暗示,他势在必得,却不成想是下嫁!
嫁就嫁,还非要嫁给江家!
若是真的成了,长信旧臣如虎添翼,岂非更加难以掌控了!
果然,皇帝也在忧虑这件事情,他好不容易削减了旧臣的小半势力,若是此时答应和亲,先前的功夫不是全白费了吗!
奉天府尹——黎宋刚借兰桑之手,狠狠的打压了江家一番,当下嘲笑道:“正二品又如何,即便将军同李统领一样是正一品,说到底还是臣,文修公主是君,如此联姻,岂非僭越了君臣之道啊。”
什么狗屁规矩,江淮不禁白了他一眼,直截了当的开口道:“黎府尹将君臣之道用在这里,当真是好有一比。”
黎宋一捻细胡:“比作什么?”
江淮笑容微冷,讥讽道:“比作我宫里新来的小丫头山茶,成日叽喳些有的没的,惹人厌烦。”
她这么一说,殿里顿时哄然大笑,黎宋的脸面有些挂不住了,忍不住指责:“黄毛丫头,别在殿前失了规矩!”
他这句黄毛丫头一出口,旁边站着的徐丹青和骆宛竹同拉下脸来,黎宋向来忌讳女子读书为官,所以一直不得她们待见。
徐丹青冷脸道:“恕丹青多嘴,江御典是皇上钦点的正三品掌外女官,身份尊贵,黎府尹虽然入仕时间长,但毕竟是从四品,大汤朝一向礼序有别,您这样称呼御典大人,不知是谁僭越无礼,失了规矩。”
黎宋哑了哑口,不悦道:“一群竟会逞口舌之厉的臭丫头,乳臭未干,不回去相夫教子,在这里抛头露面,言之凿凿的像什么样子!”
江淮蹙眉冷笑,反驳道:“天下之大,不想竟还有黎府尹这样愚昧庸懦之人,百年前,成文太后设立女官制度,我等将其发扬光大,誓不辜负太后遗德,你这样说我们,是在指责太后的功绩吗!”
黎府尹脸色一红,憋得胸口闷窒:“牙尖嘴利,我不与你辩驳。”
江淮言辞锋利,追击道:“是,府尹有功夫在这里与我们这些所谓的小女子争辩,不如回去多教导教导膝下的两位公子,才是正事。”
黎宋皱眉:“你胡说什么!”
“胡说?”江淮不紧不慢道,“府尹膝下两位公子,大公子碌碌庸庸,至今无所作为,二公子天赋异禀,却甘愿滚爬在脂粉堆里,成日花红柳绿,可见你那些‘礼道’的大论述,也不过如此。”
黎宋不可思议的指着她,再要开口,一旁的骆宛竹给了他最后一击:“看来,比起我们,还是连儿女都教养不好的黎府尹……更没资格在这殿中说话吧。”
黎宋被她们三人怼的,硬把要说的话给咽了回去,面如黄土。
众人被这一番好戏逗得纷纷发笑,皇帝也忍俊不禁,连连开解道:“是说和亲的事,怎么吵起来了。”
旭王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一眼黎宋,上前道:“父皇,依儿臣之见,和亲之事怕是不妥。”
皇帝挑眉:“有何不妥。”
旭王暗瞟了一眼江淮,意有所指道:“就怕有些人,如鱼得水,为虎作伥,更不把父皇放进眼里。”
江淮眼底冷沉,直接挑明道:“殿下此话何意?梁王和亲是想结两国秦晋之好,又与旁人何干?”
旭王不去看她,只对皇帝说道:“父皇您瞧,公主还未下嫁,她就敢在御前如此放肆,若是和了亲,岂不是更要得寸进尺!”
“江某十二岁为官,算是诸位看着长起来的,我的脾气秉性,想必大家心知肚明。”江淮侧过脸去,语气冷淡,“放肆与否,与和亲无关。”
钱景春死死地盯着江淮,站出身来,斩钉截铁道:“启禀皇上,苟良之事便是前车之鉴,若是真的让公主下嫁江家,长信旧臣必定恃宠而骄,若是再生动荡,扰乱朝廷,该如何是好!”
江淮瞥眼:“苟良是苟良,旧臣是旧臣,钱尚书岂能混为一谈。”
钱景春冷哼一声,徐徐道:“眼下大人还未脱清受贿之嫌,还是不要开口为好。”
“那你说怎么办?”皇帝呷了口茶,问道。
钱景春望了一眼旭王,回答道:“回皇上,依微臣之见,这亲要和,驸马却要另选。”
皇帝直了直身子,颇有兴趣的问道:“选谁?”
“自是要门当户对。”钱景春顿了顿,才道,“眼下几位皇子都未成亲,不如……”
“那太抬举平梁了。”皇帝蓦然打断了他的话。
江淮心中悄然一喜,却见钱景春又道:“亦或者十三爷。”
“老十三?”皇帝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不妥。”
邓回抬了抬眼,道:“皇上,当日寿水战事,将军既解了邺城之危,又救了公主一命,如此功绩,不加封奖赏,反倒临时更替和亲的人选,岂非叫将军寒心,叫被解救的数万平梁百姓寒心啊。”
说着,又接了一句:“况且,方才在朝上,那平梁使臣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和亲之事,是由文修公主亲自说定的,既然是两情相悦,皇上何不成人之美,许了这段好姻缘啊。”
皇帝被这么一说,略有些动摇。
一直未开口的宁容左上前一步,淡淡道:“父皇,邓尚书说的不错,眼下那些宵小野国屡屡犯境搦战,我大汤不肯出兵,无非是因为兵多粮寡,经不起长时间的消耗,但若是和平梁联盟,无疑是多了一个吃不尽的粮仓。”
邓回忙附和道:“殿下说的不错,皇上,当年纵帝昏懦,为避战事,将整个中原四分五裂,割地的割地,封王的封王,以至如今野国猖獗,若是能用此和亲之事牵制住平梁,再找准时机一击剿灭,收复国土,一统中原有望啊。”
皇帝眼中猛地现出一抹精光,纵帝驾崩后,大汤两百年又经十六帝,皆无人能将失地收回,若是他能借平梁之存蓄,供养汤朝强兵,以讨伐其余六大野国,收复失地,统一分裂近两百年的国土,百年后的史书工笔,必定溢美辉煌。
“皇上!”钱景春打量着皇帝的面色,暗道不好。
皇帝挥手,叫他不要再说了,缓缓抬头道:“今日你们就先回去吧,和亲之事,朕自有定夺。”
“皇上!”钱景春不肯放弃,“切不能让小人得势啊!”
江淮闻言,登时眉间紧蹙,质问道:“钱尚书这话是何意!若只是怕我等旧臣仗势而骄,就拒绝和亲,坏了大事,岂不小家子气!”
钱景春嫌恶一瞥:“江璟是你大哥,你自然是巴不得和亲!”
江淮目色一冷,瞟了一眼他气急败坏的样子,淡淡道:“与平梁和亲,一来结两国秦晋,二来为我大汤蓄养兵力,三来光耀我江家门楣,何乐而不为。”
她说着,话锋一转:“我推举和亲是为了我大哥,不知钱尚书拒绝和亲是为了谁?”
江淮的这句话像一根尖尖的刺,‘嗖’的射出,殿中众人的视线顿时聚集在他身上。
钱景春白了白脸,半晌才吭哧道:“自然是为了大汤的社稷。”
江淮转过身,对皇帝恭敬道:“若是皇上担心我等旧臣因为和亲而借势作恶,扰乱朝廷,您大可替换和亲的人选,我江家必无怨言。”
一旁等候多时的江璟也拱手道:“皇上,舍妹之言,末将也心甘情愿。”
皇帝见这两兄妹如此,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摆了摆手:“罢了,你们都先退下吧,江璟,你方回京,就先歇一阵子吧。”
说着,又补了一句:“老四,你留下。”
江淮和宁容左脚步同时一停,她回头望了他一眼,目光谨慎,两秒后,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