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千年之后
“回本了。”看着功德天榜当中那多达数十亿的功德,叶雏忍不住露出了一抹笑容来,随后回到了黄河流域,继续带领着第二代人族创建着文明。
时间如水般流逝,一去不复还,转瞬间一千年过去了。
千年之后,第一界,人族帝都—洛阳,皇宫大内当中,叶雏一身龙袍的高坐龙椅之上,接受着文武百官的朝拜。
“启奏陛下,每年一度的各大修仙宗门招收弟子的时间即将来领,还需要陛下示下。”文官之首第一列,一名浑身散发着浩然之气的老者出列恭敬的道。
“按照往年的程序来就是了。”看着下方的孔子,叶雏的眼中忍不住流露出了一抹异色,虽然跟对方已经相处了数十年,甚至自己的上一个身份还是对方的老师,亲自传授给了对方文道,但是每一次看到依旧有一种异样在心内流淌。
毕竟那可是地球上鼎鼎大名的文道圣人孔丘,就算对方是他的后代,是他的弟子,更是他的臣子,依旧难以保持平静。
回想着前世记忆当中的孔子,叶雏忍不住有些复杂难名。
在地球上,孔丘出生在公元前55年9月2日,死于公元前49年4月日,字仲尼。家中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有孔子之称,是华夏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曾经编撰了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其言行思想载于语录体散文集后更是成为了大名鼎鼎的论语。
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世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这个世界的孔子丝毫也不差,不光完成了历史上的那些壮举,更是因为这个世界是修炼盛世,所以得以进入修炼之途,最后更是开创出了儒家文道修炼之法,成为这个世界最鼎盛的一条修炼之法,丝毫也不必叶雏传下的修炼之道弱。
当年在开辟世界完成之后,叶雏在留下了修炼之道,并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来安置所创造的第二代人族,此后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跟道心,当即用大神通把自己封印成凡人,经历由死到生的过程。
虽然这个世界只是过去了千年,但是他却经历了近百次的人生,毕竟不是每一次的人生他都可以安享晚年,甚至自信算起来,这近百次的人生当中,他也只有三次寿终正寝。
在上一世,叶雏就成为了孔子的启蒙老师,当然了,他毕竟已经彻底封印了自己的记忆,所以真正教导给孔子的并不多,不过封印记忆只是封印记忆,作为这个世界的开创者,他本身就不能够沦落凡俗。
再加上记忆是记忆,却不可能改变他的本质,所以在上一世,他跟孔子的关系可以非常的好。
“恐怕也正是因为孔子发现了我上一世是他的老师,所以这一世方才入世辅助我,这才让我开创了现在的大汉王朝,登临九五。”回想起这一世的记忆,叶雏忍不住感叹连连。
当初他毕竟是为了体验人生百态,所以才选择了这条道路,而修行之道实在是太好费时间了,所以他封印了自己的修炼之道,成为了一个不管多少世,都不可能修行的人,估计也是这个原因,所以找到他的孔子发现他无法修炼,就想着让他得享一世荣华富贵。
“为了我这个老师,真是难为他了。”想清楚前因后果的叶雏,忍不住怜惜的看了面前苍老的孔子一眼。
要知道为了不让这个世界的人族跟第一代人族一样,光顾着修炼却导致不成家,所以在封印自己之前,他可是留下了修炼者不得干涉凡俗之事的固定,而已经恢复记忆,取回力量的叶雏如何看不出,现在的孔子是真的苍老,而不是什么幻术。
显然为了让他登临九五,孔子不惜封印自身的力量,耗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来辅助他登临皇位,甚至就算如此依旧不愿意离去,而是留下来保护他,直到他‘寿终正寝’。
“真是痴儿。”叶雏忍不住再一次在内心当中感叹了一句,随后法力远转,身上的龙袍变换成了一身白色锦衣,整个人也从苍老一点一点的恢复青春,与此同时,那无上的伟力也在回归。
只是短短的瞬间,就在孔子等人都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叶雏就已经解除了自身的封印,取回了自己的力量,并且因为这千年来的经历,不光是道心、境界跟意志大幅度增加,自身更是跨越了阳神之境,达到了元神之境的圆满。
到了这一步,叶雏已经修炼到了神魂四境的圆满,按照太跟他之前开创的修炼之道,已经达到了近仙之境,只要原因,一念之间就可以成为天仙。
原本叶雏的积累就雄厚无比,当初之所以停留在阴神境也不过是为了务实基础,而现在历经近百次人生,加上他现在修炼的又是精神灵魂之境,自然压抑不住自身的境界了,不过这一次的突破也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对于叶雏而言,不管是阳神还是元神之境都不过如此,实在是经历了开天、造人、轮回百世之后,他的境界都太高了,也因此,虽然只是刚刚突破,而且还是跨越境界式的突破,却依旧可以轻松掌控自己现在的力量。
看着回过神来,满脸怒意跟杀意,就好出的孔子,叶雏忍不住笑着起身道:“仲尼,好久不见了。”
“老老师!?”原本因为见到叶雏变化,想要直接破除自身封印的孔子听到那熟希的声音跟称呼,本来不起波澜的文心瞬间接连变化了起来。
“是我。”叶雏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看着或震惊、或疑惑、或欣喜的满朝文武,忍不住暗自摇了摇头。
“这还真是一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