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零五十章 诏书

A+A-

    气恼下的范文程把边的茶盏都摔在了地上。茶盏里的茶水洒落了一地。“先生既然觉得那些明军无用,为何还要同意多给他们一些钱财用来补偿。”站在旁边的一人问道。范文程看了他一眼,道:“我大明最不缺的就是金银这些俗物,如果能够用这些我大清不需要的东西,换来一些人愿意给我大清当狗,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那先生为何要生气!”对方问道。听到这话的范文程冷哼一声,他道:“我生气的不是多给的那点钱财,是这些明军居然让虎贼的人活着逃走了。”“明军要是真有本事,也不会在辽东被我大清打的节节败退,我觉得先生没必要太过生气,最起码他们对虎贼使臣队伍动了,虎贼的人一定知道是明军出的,最后肯定会怪罪在明国的身上。”对方道。闻言的范文程用捻了捻自己下巴上的胡须,嘴里道:“也只能如此了,虽然没有尽全功,也算是挑拨了大明和虎贼之间的关系。”退而求其次,他知道现在再什么都没用了。事情到了这一步,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也算是达成了目的,只是没有杀了使臣的效果更好。南京城内的皇宫中,大太监杨国瑞收到了一份由锦衣卫送来的密奏。“这份诏书除了你之外,还有何人知晓?”大太监杨国瑞目光阴鸷的盯着面前的锦衣卫。锦衣卫道:“回公公,这份诏书只有魏国公看过,除此之外就只有公公您了。”啪!大太监杨国瑞抬重重的拍打在了桌子上,嘴里喝问道:“锦衣卫送来的东西,何时需要送去魏国公府,什么时候锦衣卫已经成了魏国公的狗腿子。”“下官有罪。”面前的锦衣卫噗通一声跪倒在了大太监杨国瑞的面前。大太监杨国瑞冷冷的看着他,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名锦衣卫面露犹豫。“还不快!”大太监杨国瑞再次逼问。这名锦衣卫一咬牙,道:“回公公的话,诏书是虎贼的人交由下官带回来,而且交代下官必须先拿给魏国公看后,才能交给公公您。”完,他头垂了下来,不敢与面前的大太监杨国瑞对视。听到这话的大太监杨国瑞差点把鼻子都气歪了。他怒道:“你到底是锦衣卫还是虎贼的人,什么时候锦衣卫的人要听反贼的吩咐了,还是你已经从了贼!”“下官不敢。”那锦衣卫连忙辩解道,“下官也不知道虎贼的人为何能够找到下官,还把太上皇的诏书交给了下官。”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虎字旗的人发现的身份。“就算虎贼的人找到了你,那你为何要把诏书先让魏国公看过,才送到咱家这里来,咱家怎么不知道魏国公成了锦衣卫指挥使了。”大太监杨国瑞语调讥讽的道。锦衣卫低着头解释道:“是虎贼的人威胁下官。”“放屁!”大太监杨国瑞破口大骂道,“虎贼的人远在北边,他们拿什么威胁你,不如你已经认魏国公为锦衣卫指挥使更可信。”锦衣卫急忙解释道:“虎贼的人是拿下官的家人威胁,下官也不知道他们为何对下官的家中情况一清二楚,就连下官家人住在什么地方都的清清楚楚,下官也是没办法呀!”锦衣卫一脸苦涩。“这话你也信,就是糊弄你这个傻子。”大太监破口大骂。锦衣卫低着头道:“可他们的都对。”“那又如何,这里是大明的都城,虎贼的人还能够跑到都城里来杀人吗?他们敢来,难道你们锦衣卫会放过他们吗?只要敢进都城,锦衣卫第一时间就会把人抓起来,根本不可能威胁到你的家人。”大太监杨国瑞一脸恨其不争的道。锦衣卫低着头没有反驳。至于心里信不信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滚下去吧!”大太监杨国瑞见他的样子,没了再下去的心情。事情已经发生了,他知道再什么也没用了,接下来就要看魏国公是什么意思了。至于这个锦衣卫,以后自然不能再用。等到锦衣卫离开后,大太监杨国瑞再次翻看起桌上的那份诏书。“太上皇呀,您的的这份诏书真是让奴婢为难呀!”他苦着脸自语了一句。就在锦衣卫离开不久,一名太监进来传话,告知他魏国公已经到了辅政大臣的议政大殿。大太监杨国瑞想到魏国公可能会来,但没想到会这么快。“你去告诉魏国公,就咱家一会儿就到。”大太监杨国瑞对送信的太监交代了一句。太监躬身退了下来。大太监杨国瑞没有急着去大殿见魏国公,而是留在屋中喝完杯中的茶水,这才抓起锦衣卫送来的那份太上皇的诏书,赶赴议政大殿。来到议政大殿,见到殿内只有魏国公一个人,这让他偷偷松了一口气。“让国公久等了。”大太监杨国瑞率先向魏国公打招呼。魏国公站起身,嘴里道:“杨公公客气了,是我这次来得太突然,打搅到了公公。”“都是为了大明,没有什么打搅不打搅的,国公请坐。”大太监杨国瑞走到自己平时的座位前坐了下来。魏国公也坐了下来。殿内伺候的太监端来了两盏热茶,分别放在魏国公和大太监杨国瑞的面前。而魏国公原本的那杯茶水被太监撤了下去。“杨公公应该知道本公这次所为何事而来吧!”魏国公看着杨国瑞,开门见山的道。大太监杨国瑞没有话,而是把那份太上皇的诏书拿到了两个人面前的桌子上。魏国公只扫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国公是为了它吧!”大太监杨国瑞用指了指桌上的诏书。“公公怎么看?”魏国公反问了一句。闻言的大太监杨国瑞笑了笑,他道:“国公觉得这份诏书是真是假?”“是真是假,我想杨公公应当比我更清楚,毕竟这个东西是锦衣卫送来的。”魏国公笑着回了一句。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