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二章 渤海王

A+A-

    在尔朱荣下当兵,因为人比较笨的原因,经常被人欺负,而尔朱荣治军又严厉,一次彭乐为了多争几个馒头而在军中与同伴大打出,伤了军中几名兵卒,他害怕尔朱荣会严惩他,于是从财雄势大的尔朱荣那里叛逃到毛贼韩楼下。

    不过没过多久韩楼失败了,他又再次降于尔朱荣,尔朱荣本来是要拿他问罪,结果刚好高欢知道了这事,急忙向尔朱荣求情,尔朱荣这才饶过他一劫,自此后他便一直跟随高欢身边。

    当然几次三番的救了他彭乐,彭乐自然阿门对高欢敬若神明,不对高欢忠心耿耿。高欢要他干什么他便干什么,决无二话。

    高欢看着自己的队伍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也是时候出了,便开始准备出征讨伐尔朱氏,向尔朱氏正式摊牌。

    漫长的人生道路,关键的只有几步。一生认识的人无数,重要的却屈指可数。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也许仅仅在于走对了关键的那几步路,认识了重要的那几个人!几个月前,高欢不过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州刺史,几个月后的现在,高欢却握十万能征惯战的鲜卑大军,又得到了赵郡李氏、渤海高氏、渤海封氏等汉人豪强的支持,他的势力已经举足轻重!

    “将军!情况有些不妙,尔朱羽生从殷州传来消息,高欢十万的鲜卑大军拉到了渤海之地的冀州,。不仅如此还得到了高渤海高氏,渤海封氏,还有赵郡李家几大家族的支持,此人狼子野心,若是心有不轨,只怕”对于高欢的一举一动,尔朱世隆自然是分外留意,毕竟当初要不是高欢,他也不至于争权的时候,输给了尔朱兆,所以他心里一直耿耿于怀,之前他本想借助尔朱兆之除掉高欢,可没想到功亏于溃。之后高欢与尔朱兆闹得不欢而散,他心里又有了心思,他知道高欢带着十万大军进入了渤海之地。

    那时候他并不着急,因为渤海之地都是汉饶地盘,而高欢所带的都是鲜卑大军。

    这两方势力几乎是势同水火,互不相容高欢去渤海之地,都不用他出,渤海的那些汉人豪强肯定不干,到时候双方拼个你死我活岂不妙哉。所以他知道高欢进入河北的消息之后一点都不着急,反而让尔朱羽生监视高欢的一举一动。尔朱羽生原本也以为会有一场好戏看,可他万万没想到双方不但没有开战,那些个汉人豪强反而纷纷投靠到了高欢麾下,这一下着实令人吃惊,毕竟汉人豪强势力进惊人,之前尔朱荣在的时候都不敢轻易得罪更汉人豪强,现在又加上一个高欢所带着十万,两方这一联,他尔朱羽生更是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像洛阳方向传递消息,看看尔朱世隆怎么决定,他才做下一步打算。

    尔朱世隆本就对高欢甚是忌惮,一听高欢和渤海豪强联,顿时吃了一惊,站了起来喝道:“什么?这个高欢他怎么办到的,这不可能,消息是不是有误?”

    下将领摇头道:“这应该不能吧!毕竟这是羽生将军传来的消息,他总不能骗将军吧!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尔朱世隆想想也对,可是如果高欢真得到汉人豪强的支持那势力定然又大了一步,这的确是个威胁,当下急道:“如果消息属实,这确实是个问题,这样传我命令,哦,不本将军要亲自领兵讨伐高欢这个乱臣贼子!”尔朱世隆气呼呼的道。

    “将军不可!”副将马江急忙阻拦道:“将军,您身份尊贵,如今又是担当重责,若是冒然离开,只怕有心之人乘势而上,这要是从中挑起事端,只怕将军讨伐了高欢之后自己落不得好处”

    尔朱世隆一愣,暗道自己都被高欢给气糊涂了,真要自己代兵讨伐,实在不是妙事。

    相比京都的权利,尔朱世隆当然不愿意拱让人,更何况他也清楚,以高欢的实力,自己亲自太兵也未必讨得半点好处,这种事还真冲动不得。

    尔朱世隆冷下来,打消了亲自讨伐的念头,看着副将马江道:“那你该怎么办?咱们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就让他高欢继续壮大下去吧!这口气我实在咽不下去。”

    马江道:“办法倒是有一个!”

    “哦!真的吗?快来听听!”尔朱世隆心中一喜,有些迫不及待催促马江快。

    马江道:“此事来容易,当然也难,关键还是在将军您的态度”

    “哦!这和我又什么关系?”尔朱世隆疑惑起来,他想不明白,现在是要如何对付高欢,而不是他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实力允许不允许的问题。

    马江道:“将近,您想想这高欢是个劲敌,咱们与他硬碰硬能有什么好处咱们与其如此,倒不如换个法子”马江自己的计划声的向尔朱世隆了。

    尔朱世隆听了指挥忍不住点零头道:“此计甚妙,此计甚妙,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那好等什么,马将军,你这就实行呀!”

    马江道:“此计虽然妙,可是想要取信高欢却是不容易,关键是将军您的态度,您必须表现得很诚恳的态度,不能让高欢发现一丝的问题,否则就是前功尽弃”

    “嗯!只要能杀了高欢,我受点委屈算什么,无毒不丈夫,这点委屈是值得的,那就按照你的计划,先行让他得意个一时半刻!”尔朱世隆脸上露出阴冷的笑容。副将马江这才退了出去开始安排。

    “高欢呀高欢这次我开你往哪躲,你很快就会见识到我尔朱世隆的厉害,得罪我尔朱世隆的人没一个会有好结果的。”

    就在高欢准备出,却又没有合适的理由的时候,尔朱世隆逼着节闵帝元恭下了一道圣旨,圣旨也到了冀州城中圣旨的内容对高欢大肆褒奖一番,先是夸奖高欢如何如何英武不凡,如何如何忠君,最后便是对高欢进行加封,封高欢为渤海王,最后是召高欢入京在朝为官,为朝廷效力。

    圣旨的内容除了高欢的好,还是好,至于当初高欢抢刘诞的粮食什么的根本就不提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