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1章 1.220 苍海漕渠

A+A-

    将作寺上呈“北疆山川地形图”所示。

    漕渠分东西两条。

    西漕渠,自穷发大泽(呼伦池),迂回大漠(浑善达克沙地),穿大鲜卑山,与饶乐水相连。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穷发,便言指极北不毛之地。此渠长约千里。

    东漕渠,斜驱苍海郡(松嫩平原),连通大辽水并难水(松花江)。此渠长约五百里。后世称,“松辽运河”。

    东线漕渠之利,远超西线。且无论工期亦或是难度,皆远优于西线。尤其苍海郡“西北有完水,东北流合于难水。其地水皆注于难,东入于海”。完水,乃后世黑龙江。枝津散布,水众多。若开东线漕渠,出辽关港,过扶余、高车共筑之南苏港,便可转入漕渠,斜驱东北,直入难水。

    苍海郡内外,兼得大利。

    更有甚者,难水地势略高,无需另建船闸,便可顺流大辽水。唯一所患,开此漕渠,完、难二水势,必因分流而衰弱。恐与航运不利。且此航道需绕行苍海郡界,完水上游航道,尚未疏通。且一年之中,半载冰封。亦不利漕运。

    西漕渠,乃取穷发大泽中积水。迂回大漠,再穿大鲜卑山间道,与大辽水上游,饶乐水相接。然大泽地势低洼,需建阶梯船闸,为漕渠蓄水。且穿越大漠戈壁,掘进难度远甚东渠。其穿“大鲜卑山间道”一段,需凿石开山,最为艰险。优点显而易见,航程更短,冰封期亦略短。

    “可开东渠。”皇上已有决断:“另建船闸锁固。完、难二水,不可损流过甚。”

    皇上之意,东漕渠,虽可顺流大辽水。然亦需另建船闸,调节四季水流。若遇洪涝,则开闸放水。若遇干旱,则关闸蓄水。

    “喏。”将作令苏伯,大喜下拜。五百里东漕渠,三载可毕。彼时,皇上君流十万里而归。此渠当成矣。

    “敢问主上,此渠何名?”右国相奏问。

    “既在苍海郡,便唤‘苍海漕渠’。”皇上言道。

    “喏。”群臣下拜。

    “则东渠要冲,另筑苍海郡治。”皇上高瞻远瞩。苍海郡东极大海,西北暂以北海为界,郡治临秽县,涵括扶余、北沃沮属国。广袤数千里。一郡之地,可比一州。随扶余向化,东夷日渐归心。再加名臣循吏,牧守有方。苍海大治,犹在丰州之前。

    皇上有意,将苍海,析分数郡,改立苍州。继雍州、丰州、广州、吴州之后,为季汉十八州。如前所言,大辽水,乃东胡与东夷各部,天然分界。正因大辽水,神龙摆尾。大鲜卑山,遂成天然分水岭。大鲜卑山以西,乃鲜卑祖地。大鲜卑山以东,则是扶余旧地。

    苍州可立玄帝乎?

    皇上,尚未有决断。待君流十万里归,再言不迟。彼时,嫡长子尚未及冠,仍有转圜。

    苍海漕渠,后简称“苍渠”。绕行苍海郡,连通大漠南北。漠北都护府所立郅居枝郡,因而繁盛。话季汉关船,日夜三千里。即便内河稍逊,日夜千里,亦绰绰有余。即便绕行,亦不过数日之期。远非陆运可比。相邻城邑,又无水路,当赖车马。跨州郡输运,当假水力。

    辽关港,可窥一斑。

    长城内外,山水相连。国中大儒戏言,长城今已为“牛马之牢”。言下之意,长城乃牛马之围栏。以防草原牛马,离圈走失。虽出戏言,亦有真意。蓟国横亘幽冀,并漠北都护府,领护大漠南北。各部皆乞内附,且皆与皇上,和蕃成一家。久皆为季汉诸侯。穷发冥海(北冰洋),亦为汉土。再无华夷之分。

    苍渠既定。将作寺尽遣能工巧匠,奔赴苍海郡,广募人,调派关诸器,为掘渠积势。以五万能工巧匠,三载为限。需耗十亿蓟钞。此等钱,何足道哉。

    府库充盈,数以百亿计。卖豪商一等民爵,足可得钞十亿。八月案比,西域都护府,客税亦足得四百亿。蓟钞今已通行季汉。稍后新发,券钞上所加蓟王之玺,亦悄然更为太上皇帝玺”。

    将作寺,亦水涨船高。将作令,增秩为中二千石。隶属大司空。

    太上九卿之大司空。秩万石,金印紫绶。开府置曹掾、长史、司马、主簿、舍人、从事中郎等员。掌水土事,郊祀掌扫除陈乐器,大丧掌将校复土。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止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无出意外,大司空,当授左国令黄承彦。

    皇上遂未下诏。然公卿之选,皆名花有主。

    皇上北巡,将作寺公船,毋需重返南港。西线漕渠,皇上亦未轻弃。存以备用。大漠地利,亦需探明。彼时,可通轨路,往来蒸汽车。待泛大陆轨路筑毕,陆运之利,当不下水运。

    金乌船宫,三日往返,泊于北港。

    百官伴驾入宫,再鱼贯而出,各归府邸。

    皇上一举一动,万众瞩目。纵秋闱正酣,亦多有识之士,窥破圣意。不出三日,苍海漕渠,遍传北都。皇上欲析分苍海郡,改立苍州之事,亦甚嚣尘上。

    苍海郡,东邻大海,西接玄菟,南抵半岛,北界郅居。前为扶余等部所占,地利不显。并入汉土,地利凸显。冰雪之下,黑土丰镐。前苍海守李进,试种蓟稻多年。驯田毕后,肥力尽显。季季大熟,取名“渤海寒谷”。其米重如沙、亮如玉、汤如乳、溢浓香,被誉为稻中极品。一时闻名遐迩。与蓟国长粒香,并著于世。

    引周遭野民,争相出山稻作。不出数载,已聚数十万农人。其境,大城邑,皆季汉营城术所造。采暖保温,稻作育种,各式关齐备。再加南倚半岛珠链,背靠北乌稽港。兼有水运陆运之便。不出数载,渤海大治。

    李进积功,已拜幽州牧。

    话,隐士姜岐遁隐山林,养蜂牧猪,亦有数千户追随。渤海寒谷既出,如挹娄、扶余、沃沮、高句丽等,焉能不拖家带口,齐来投奔。

    今季案比。渤海一郡,当不下五十万众。

    假以时日,足可辟为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