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得人心

A+A-

    花费了将近一的时间,蓝承羡终于给了在场留下的店铺东家们一个满意的补偿,其中大多数东家看上了站点的名字,毕竟如果乘客下了马车,道某站的时候,自然会起他们家店铺的名字,这可比什么都好用。

    不过站点名字也就五十多个,最终蓝承羡挑选了内城的三十家,外城二十家,作为站点名字前的广告,剩下的站牌广告和马车车身上的招牌,都通俗易懂,众多店铺东家也是各自选了选,终于在日落西山的时候,将所有店铺东家补偿方案给解决了。

    众多店铺东家不仅道,街道暂时便交给楚亲王处置了,不过还是希望工程可以加快速度,到时候不仅是他们的店铺可以正常营业,也可以看看新式马车投放的广告,到底有没有效果了。

    蓝承羡则承诺,一段一段铺设,保证不像此前,将街道的青色地砖全部翻过来,这样即便是行人还是少,也不至于没有一个客人来的好,而且承诺最迟腊月底便将内城的铺设完成,正月底全部工程弄完,到时候他们的损失由开通的新式公共马车投放的广告收回损失。

    蓝承羡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了,接下来的日子便是每日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蓝承羡看到有一位忠于皇帝的监工太监在此,也就当起了甩掌柜,在王府里温香软玉在怀的不知时日起来。

    而保隆府丁家一案的了解,民间也就不在关注了,百官们则在盯着首参的位置该由谁坐上去了,这可是关乎着接下来一段时间,朝廷的风向,而且首参的位置一般是不专门管理一部衙门的,所以几位阁臣如果晋升到了首参大饶位置上,自然也就会卸下此前身上的官职,专职首参之位,意味着他更应该以全局出发。

    蓝承羡闲下来的功夫,也会过问一下工程,以及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因为特许所以蓝承羡才懒得去朝仪上露面,关于首参人选,蓝承羡猜测兵部尚书岳中书,以及他的老丈人,户部尚书陶炎生会是最大的,因为二人是名义上的首参,按照六部分量来,陶炎生的会更大,不过这个自然不会以你之前所在的衙门论轻重了,最主要还是得看当朝皇帝对于接下来的主张。

    在蓝承羡看来,陶炎生是适合守成的,而岳中书他了解不多,不过此时方铃儿巧合而来,为他揭开了作为兵部尚书的岳中书的面纱。

    方铃儿听了蓝承羡的吩咐,去查探了关于辅政阁的事情,素宁卫在皇宫内的密探自然也是有的,虽然少但不代表想要知道什么事情,而不得而知,所以方铃儿很快便了解到了情报,前来向蓝承羡通禀。

    蓝承羡接过一看,好家伙,难怪丁岁安至今都没有人站出来帮他一句话,除了今年刚刚入阁的礼部尚书张万宁,其他的人或多或少都与丁岁安不怎么合得来,表面上虽然丁岁安最终拿定主意,其实只是首参的特权,和他们心照不宣没有关系。

    兵部尚书岳中书,入阁也十分久远了,足足十年,甚至可以是和丁岁安搭成的辅政阁最久的人了,再下来便是晚了几的户部尚书陶炎生,接着便是入阁八年多的御史台御史中丞郭仲雍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沈思为,这两人同时入的阁,接替的也是他们前任上官的职位,同时晋升辅政阁的,再下来便是吏部尚书刘明习了,入阁不到五年,而且升为吏部尚书的时间也不长。

    除了张万宁不提以外,其余的五人都是互不干涉,各自为政,在蓝承羡看来是一盘散沙,这和辅政阁的原则是相悖的,从情报上来看,丁岁安勉强维持着辅政阁的和谐,其实他是一个人都不怎么拉拢,有意无意的让几位阁臣互为仇对,所以兵部尚书岳中书和户部尚书陶炎生一直都是死对头,当然这是蓝承羡从情报上得知的。

    都察院和御史台本就是对头,剩下的一人吏部尚书刘明习还是一个和事佬,表面上是如此,可蓝承羡得知,能做到阁臣的刘明习,怎么可能是和事佬,吏部可以掌管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利害之处所有人都能看的出来,所以蓝承羡觉得刘明习如赐调,只是他的行事风格而已,这叫坐看云起时,眼看着你们争斗隔岸观火,时不时居中调解,这也是丁岁安在首参之位时,维持的所谓辅政阁的平衡。

    蓝承羡则在这里面捕捉着有用的信息,可惜他不擅长,而且按照情报来看,想要丁岁安下台的,几位阁臣都有嫌疑,因为几人理论上都是有会的,只是大而已。

    蓝承羡思考着,应该怎么将这幕后之人揪出来,不然此举一开,以后官场风向将大为改变,蓝承羡心想,恐怕也是丁岁安维持辅政阁平衡带来的唯一好处吧,至少官场内部并不是出现大规模倾轧的情况。

    而且也没有出现一个权倾朝野的首参,这是丁岁安聪明之处,也是因此而没有人替他话的原因之一,事情都是双面的,如果丁岁安太过于强势,恐怕会惹来皇帝的猜疑,毕竟掌权的皇帝是不会让这样的人出现的,不出几年,恐怕首参就换人了。

    这也是丁岁安受益的一处,可是只要他一出事,便是墙倒众人推的局面,人未走茶竟然早就凉,足以明辅政阁里的众位大人,和丁岁安是不到一块去的,甚至巴不得丁岁安早点下台。

    所以蓝承羡左看右看也没有想出来,谁才是这件事情的幕后主使,甚至是连他都算计了进去,或者是,蓝承羡起了个头,幕后主不过顺势而为,而且刚好两位皇帝也是默许丁岁安下台。

    蓝承羡突然想到,如果是这样,都察院御史台都赶着去查探丁家的事情,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几人合谋,蓝承羡越发觉得细思恐极,丁岁安到底是有多么不得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