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花园春寒

A+A-

    且说老仙儿住在花园里。原本就说好的一个儿媳照顾老人半年,这不,正轮上大儿媳妇在家伺候,就做做饭、洗洗衣裳什么的。日子过得也快,不知不觉又快到春节了,可这年比较冷,打过春了,花园里的迎春花还没有开的样子。本晓得外头的都要回来过年,腊月二十,大儿媳就套上马车,去赶这年前的最后一个庙会,再备备年货。买了猪肉、羊肉、牛肉、鱿鱼、海参,还买了海带、香菇、木耳、藕、山药以及核桃、枣儿、落花生、葵花籽、西瓜籽,也没有忘记给即将回来的娃儿们买了一些耍货儿。至于素菜嘛,花园里都有种的收下的,几乎不要买。可这豆腐,是一定要提前到做豆腐的家儿户那里预订的。

    腊月二十三,用糖瓜送了灶爷。说是这一天各路神仙都要回天庭汇报人间这一年来的情况,而灶神就像老虎灶似的老是张着口,最不稳。庄户人怕他乱说,就用这糖稀做的又甜又粘的糖果祭拜他,让灶神到了天上把好自己的嘴,多说好事,带回吉祥.

    腊月二十五,又煮了油,炸了麻花、麻叶,还炸了做热菜用的半成品食材,比如烧红薯丁儿、烧山药丁儿、烧豆腐丁儿、面肉丸子、扣肉脸儿什么的。因为屋里有老人,牙口不好嘛,大儿媳做麻花的时候,还特地炸了油麻花。这油麻花做起来也简单,比做一般麻花多一道工序,就是在和麻花面的时候,泼一点滚开的油,搓好了,撒点脱了皮的芝麻,炸出来,就可以了。那吃起来,麻花又香又酥,正合老人口味.

    赶腊月二十七,刘老仙三个儿子都引着老婆孩子陆续回到了柳湾,还带回了盐水鸭、板鸭、熏鱼和糖果什么的,好不热闹。只是这花园里也就三间房子,两间住人,当中的一间算是堂屋(即客厅),住不下四铺人。于是,还和前两年一样,把那从队伍上弄来的两顶棉帐篷搭在花园里,生了大炉子,老二和老三两小家人就住在帐篷里,将就将就。

    腊月二十九,刘家便开始蒸馍了。儿媳妇、大些的孙女一起动手和面、揉面、捏馍,一锅一锅蒸馍的,热气腾腾,做了花馍儿、枣儿糕、麦囤儿什么的,足够这一大家子吃上五、六天的。当然,也摘菜、洗菜、煮肉、炸肉什么的,准备饺子食材和半成品荤菜了,也煨了鸡汤,大吉大利嘛。不是有幅对联曰:“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嘛,那一定是要预备豆芽菜的。这豆芽菜做起来其实也简单,就是把胡萝卜、白萝卜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和豆芽一起在开水锅里焯一下,焯到没有豆腥和萝卜腥味时,捞出来,再放些泡好的粉条儿,用盐、芝麻油一拌,就可以吃了。春节里,天儿还冷,弄上些豆芽菜放在盔盔里,吃上个三、四天也不成问题。

    大年三十,园子大门上挂起了大红灯笼,春联也都贴上了。大门上是“东风送暖万物苏,吉星高照千家福,紫气盈楣”,照壁上是“满面春风”,树上是“桃李芬芳”、“雪地红梅”、“满面桃花”,厦檐墙上是“一园春色”。进户门上是“业兴民安山河秀,家和人寿一堂春,安康人家”,灶神那里是“上天言好事,归宫降吉祥,赐福”,水瓮上是“财源滚滚”,粮瓮上是“五谷丰登”,面瓦瓮上“面白如雪”,油灯边上是“小心灯火”。炕边墙上是“身卧福地”,板箱上是“新衣满箱”,炕上面的房梁上是“抬头见喜”。窗户上也贴了大红剪纸,凡此等等,一派红红火火的氛围。孩子们呢?嬉闹追逐的,早已迫不及待了,园子里不时响起“噼里啪啦”的炮仗声。老仙儿家儿孙满堂,喜气洋洋,包饺子、吃年夜饭,接财神、放鞭炮的,年轻些的还守了一夜的岁。

    大年初一大清早,昌娃带着两个弟弟、弟媳给爹妈磕了头;娃儿们给爷爷奶奶磕了头,也给自己爹妈磕了头;又一一发了压岁钱。然后,昌娃说,走山儿上烧香去。老仙儿说,他们年岁大了,走得慢的,就不去了。于是,就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一起去了。走山儿上去的人很多,本村的、外村的,老的小的,男的女的,一个个里外三新的中式衣裳,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羊肠小道上人挤人,行走缓慢,排着队一个庙一个庙地拜下来,赶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春节里吃的菜,都是节前预备好半成品或现成的,装了两个火锅,各盛了凉拌藕片、豆芽菜、白菜炒肉丝、干切卷子四个盘子,一大家子吃了吃。

    吃过饭,收拾了锅碗瓢勺,大儿媳拾了个麻花盘盘,放到公婆炕上。盘盘里有麻花、柿饼、枣儿、落花生、糖果什么的。还沏了壶茶,端了过来。然后,都出门玩去了,留下刘家老爹妈和三个儿子闲聊。

    “昌娃,你们的厂长办得咋样啦?”老仙儿抽了两口水烟问道。“丝织厂还可以,货卖得也不歪。”“哦。”“又在机械厂入了股,掌柜的也不歪。现在兵工吃香,额们也加工一点配件。”“日本人占了东三省,眼眊上这太平日子,也过不了几天了。”“爹,嘿嘿,没你想得那么快。”成娃插话道。“在这村里,额算得上有点文化。从前也在外头跑过买卖。这些个年,你们在外头张罗生意,额在屋里闲着没事也看了些书。额就觉得这日本人要不了几年就打到咱这块了,你们在外头也要早做预备。”

    “爹,不瞒你说,额对这老蒋不看好。”盛娃突然说。“啊,东三省不打就撤兵,不得人心。这可是一大忌,”老仙儿瞅了二娃子一眼说:“不过,你们做生意哩,甭掺和这些个。”“没掺和。”“哦,额就是不放心三娃子,心直口快的。”“没事,有大哥、二哥哩,额就跑跑腿。”“跑腿也要多长个心眼。”“知道。”“啊,你就放心吧,有额和盛娃招呼着哩。”昌娃吃了口纸烟说。“你们在外头可勤打听着。这都是几辈辈多少年的心血,觉上不对火了,就早做打算。要不然,一炸,那就啥也没了。”老仙儿叮嘱道。“啊,外还说哩,肯定了嘛,和几个东家都商量过了。”“哦。”

    “这年头,还是做兵械生意赚钱。”成娃说。“可不能和日本人打交儿,不能愧对祖宗。”老仙儿瞅了瞅三个儿子说。“你放心,昧良心的钱咱不赚,没气节的事咱不做。”昌娃答道。“哦,晓得就好。赶卖那三座院子的时候,我走南斜跑了一回。立在地头,额就想,老祖宗留下这么多后人,可连一茔坟都没留,把地腾得净净的让子孙种。其实,人这一辈子,钱财呀东西的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只有做点正经事,才是做人的本分。”

    “哎呀,额就说额不言语,可你就说的没完没了,大年时节的,给娃哩说这些个做啥呢?真是越老越啰嗦了。娃儿家都大了,他们都晓得。”刘家老妈笑着插话道。“哈哈哈哈,啊,对了,大过年的,不说这个了,你们都歇去吧。”“嗯。”就这样,父子几个闲聊了一会儿,各自自便了。昌娃回屋休息了,盛娃和成娃出门跑去了。

    正月初三,按照柿子湾一带的风俗,是回娘家。老仙儿的两个女儿,也就是荣儿、桂儿与女婿、儿女半早上就到了柳湾,老刘家迎来最热闹的一天。庄户人以午饭为正餐,堂屋里是八仙桌,两头炕上各一张大点的炕桌,就这还坐不下,还在园子里的棉帐篷内又摆了一桌。每桌都是同样的菜,一盘盐水鸭、一盘熏鱼、一盘豆芽、一盘回锅肉、一盘扣肉、一碗红枣甜米,主菜是火锅。火锅里是白菜、胡萝卜、白萝卜、烧山药丁、烧豆腐丁、粉条、肉片、牛肉丁、鸡块、肉丸子、鱿鱼什么的。儿孙满堂,其乐融融,老两口可开心了,上了汾酒。

    吃过正餐,上了糖茶和麻花盘盘,闲聊的闲聊,玩的玩。半后晌就开了晚餐,吃了吃,女儿、女婿、外孙的便赶马车回去了。人多热闹,人多也休息不好。这不,赶收拾停当,就快黑过头了(柿子湾一带的土话,接近黄昏的意思)。昌娃蹲在屋门口吃纸烟,只听得“哇哇”两声,抬头一眊,园子里枯树上有一只乌鸦,起身拾起土块就把它赶跑了。也许是累了,这一夜,花园里特别宁静,早早的就各自睡了。

    第二天也就是初四早上,平时都起得很早的老仙儿还在睡着。老伴儿想,大概这几天累过头了,就没喊他,便抹洗去了。等忙完了过来一看,老头儿还没起来,就忍不住去喊。可连叫几声都没喊醒,过去一摸,身上都凉了。就这样,老仙儿平静地驾鹤西去了。顿时,花园里哭声一片,弄号衫的弄号衫,搞纸扎的搞纸扎,报丧的报丧,抬棺的抬棺,入殓的入殓,吊丧的吊丧,打墓的打墓,里里外外忙碌起来。刘家老母亲说,人家在的时候讲,国难当头,哪天他不在了,就一切从简。昌娃按照先父的遗愿,张罗起了丧事。

    三日合棺,儿孙们想起往事,再加上突然,一个个哭得像泪人儿似的。刘家老母亲靠着被卷儿坐着看看这儿,瞅瞅那儿,没有言笑,一会儿便睡着了。等大家有空过来,见老太太脸色都蜡黄了,一动不动靠在那里像睡着了似的。赶紧喊了老家儿一眊,才知道人也走了,又是哭声一片。幸亏身子还软着,赶紧给穿老衣、入殓什么的,忙乱了一阵。

    就这样,刘家老夫妻俩三、四天时间内先后过世,儿女们按老人家的遗嘱,没有举办隆重的葬礼,而是简简单单地发落了。对此,村子里的人也多有议论。这些暂且放下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