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小小少年太子

A+A-

    贺兰敏之被流放了!

    他听到消息的时候,便哈哈大笑,嘴里咒骂着天道不公,人得道,杀母杀妹之仇无法得报,此生有愧。

    丁瑜洲本想去送一送贺兰敏之,觉得他其实也是一个可怜之人,亲人一个个离开,只剩下他孤零零,他被被强悍的姨母所控制左右,才以至于出现了今日荒唐的行为,可是丁瑜洲又觉得与其送倒不如让记忆定格在曾经,或者就此终止,停留在对昔日那些震撼华丽的精彩瞬间。

    贺兰敏之如同一双破鞋子被武媚娘扔了出去,从长安一直扔到了广州。

    贺兰敏之踏上被贬之路后,受尽磨难和辛酸,他早已经不是那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风华绝对的俊朗公子,清俊的容貌被风沙所摧残,尊贵的身躯被镣铐所抽打,阶下囚的滋味不好受,简直生不如死。

    人生总是要谢幕,每个人有各自独特的方式,有着不同样的方式,但不管哪一种,都希望不要留下后悔。

    不过,贺兰敏之的谢幕或许是有后悔的,他在前往雷州的途中,刚过了韶关就发生了意外。当地的官员暗中用一根马缰绳把贺兰敏之给活活勒死了!

    此事上报朝廷时,武媚娘将奏疏留中不发不让大臣们讨论,也不再追究此事的责任。

    这件事只有丁瑜洲知道,那地方官员的所作所为,如果没有上头的意思,地方官员有十万个胆子也不会如此。

    这是武媚娘的意思!

    既然已无利用价值,那就弃之如敝履,就让他永远不要碍眼了。

    贺兰敏之走了。

    武媚娘失去了一个得力的潜在的助。

    她依旧只有丁瑜洲这么一个真心待她的人,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经历这些大风大浪之后,武媚娘愈发珍惜与丁瑜洲的关系,愈发珍惜丁瑜洲的存在,经常担心和害怕丁瑜洲的离开

    丁瑜洲非常贴心地真心地配合着武媚娘的施政方略,发挥着自己掌握史书的“上帝之眼”,提出一项又一项合乎大唐发展规律和现状的治国之策,着实让武媚娘深感放心,也着实让百官为之敬佩,他的才华与德行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佩和仰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间万物都在发生变化。

    武媚娘的儿子们渐渐长大了,民间有句俗话,儿大不由娘,武媚娘正渐渐地体会其中的滋味。

    虽然这些儿子们并不知晓他们的生身母亲究竟是谁,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武媚娘的儿子。

    武媚娘名义上的第一个儿子,就是当前的太子李弘,之前他的出生让武媚娘获得了皇帝的青睐,更是她在废王立武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棋子。

    如今李弘已然长大成人,虽然结婚没有结顺利,但是他完全是懂事的大人了。

    先前李治还没有死的时候,就对李弘的教育特别重视,聘请名师,让天下饱学之士担任太子老师,可以对他寄予了非常深厚的希望。

    李治曾当着群臣的面对李弘大加赞赏,认为李弘无论品德还是修养,都堪称太子的楷模,是历朝历代太子中所不常有的。

    李弘的优秀和完美是众人所知的,从就表现不凡,长大后一直延续下来。

    早些时候,武媚娘也对自己名义上的这个长子表示出了莫大的关心,尤其看到自己的这个儿子做了很多同龄人所无法做的事情时,她也会如天下母亲一样都为之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比如在李弘五六岁的时候,他就做了一件让当时后来的史官们交口称赞的事情。

    丁瑜洲虽然没有过多的参与太子李弘的事情,但是他也是这段事实的经历者,对李弘这个孩投来刮目相看的目光。

    李弘做得这件大事就是编辑了一本书瑶山玉彩,他主持修编,亲自主办,同时召集了当时大唐最为着名最为知识渊博的四个文人雅士——许敬宗、许圉师、上官仪和杨思俭,这四个文学大将,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他三人都不用,许圉师也是来头不,他孙女婿就是诗仙李白,李白曾经入赘他许家,曾经与李白长期生活在一起,李白之文采深受其影响。

    的李弘联合四位文坛巨匠,编辑了这本散文集瑶山玉彩,虽然这件事看起来并不算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奇迹,但是对于一个六七八岁的孩子而言,却是一件完全超乎他能力范围的大事。

    这件事让当时的皇帝李治极为震惊,连连夸赞李弘是个神童。

    丁瑜洲私下里调查过,编辑这本书,李弘确实亲自参与其中了,他的很多观点和看法都能达到四位文学大家的水平,由此可见李弘的厉害之处。

    除了在文学方面,太子李弘还做了一件让天下读书人为之称颂和敬仰的事情,就是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上书父皇李治,恳请追赠孔子两位得意门生颜回太子少师爵位,曾参太子少保爵位。

    虽然这只是的追封,却意义非凡,表现出来的是太子尊师重教、礼敬先贤的伟大思想。

    此时李治已经不在人世,高大愣冒充李治装病卧床不起。

    武媚娘碍于舆论压力,也碍于身份考量,在丁瑜洲的极力劝之下,同意了太子的请求,允许追封。

    正是在李弘的大力倡导和提倡之下,颜回和曾参两位先贤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渐浓厚,以至于影响了后世对于他们二人的推崇,他们二人与同为孔子七十二贤徒的剩余七十人相比,知名度明显高出好几档。

    太子仁德的体现不仅体现在这件事上,还体现在李绩他们在高句丽的战事上。

    当时有很多从高句丽战场逃回来的士兵,按照大唐律法是要被处以极刑,李弘见他们可怜,以宽容仁厚之心,肯定父皇赦免这些人,从轻发落,此举顿时赢得了天下人的拥戴,以致于人人称颂太子大仁大义。

    太子所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每一桩每一件要么是符合士大夫们的心理,要么就是符合天下寒门士子的心理,如何能不得百姓信赖和敬佩呢?

    太子年纪影响力就已经超过了之前所有太子,所以。如果有大唐政治人物排行榜的话,太子李弘的排名肯定属于前三名。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