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家主

A+A-

    “今年田庄上的粮食不卖。”阿福吩咐下去道。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家里人关心地询问阿福道。

    阿福屏退了下人,道:“我们车队在路上遇到了一位道人,他讨了一碗水喝,这几年国有乱相,最好早作准备。”

    “如今风调雨顺的,是哪里来的疯道人?净疯话!”夫人不在意道。她心思浅显,活得自在,什么事都不存心。

    阿福看了娘亲一眼,微微一笑。可见阿婆的没错,娘这一辈子都学不会做生意,就这性子,将家交给她,几年就能败光。

    阿婆就不一样了,她沉思着问道:“是哪里来的道人?”

    “他他是聚龙山第五十七代道士。”阿福道。

    “什么,聚龙山?”阿婆惊骇道:“聚龙山的道士又出世了,难道真的要变天了?”

    “聚龙山的道士怎么了?”老爷追问道。

    老夫人叹了一口气,道:“唉,你们还年轻,没听过那些事儿。俗话:‘盛世菩萨乱世道长。’盛世的时候,佛家兴旺,乱世的时候,道士就要入世了。道士最是悲天悯人,他们看不得天下的百姓受苦。我也是时候从我太爷爷那儿听来的。据一百年前,就是聚龙山的道士辅佐明主,建立了新朝,如今已传六代。那位开国皇帝怕他去辅佐别人,令江山不稳,就使计谋杀了那位道长。道长临死前笑道:‘你费尽心,还想着千秋万代吗?哈哈哈,百年,七世,必亡。我先走一步,三年后,你必来。’”

    “我想起来了,我时候,娘你跟我过——什么山的道士最是厉害,后来的皇帝想烧了聚龙山,可是谁都不知道聚龙山在什么地方。原来就是阿福阿树他们遇见的那位道人啊!”夫人恍然大悟道。

    阿福:“”原来这还是个祖传的故事吗?为什么原主时候,娘亲没有给她讲过?合着,娘亲自己都没记住。

    “如此残暴,兔死狗烹,怪不得野史里都,他灭杀了后族,皇后娘娘大恨之,花了三年,毒杀了皇帝,扶太子上位。”老爷道。

    “如今已经六世了啊!”阿福唏嘘道。

    “听皇帝体弱多病,七世不远了。”阿树言道。

    家庭会议召开过后,一家人都对乱世的到来有了心理认知。他们花高价从酿酒人里,买下了一批粮食,无意中得了一个酿酒秘方,也要用粮食酿酒,然后将粮食放在地窖坑道里储存了起来。

    老爷和阿树翁婿俩,招来了更多的家丁。阿树闲来无事,将那些家丁们训练了起来。

    阿福将仆役、家丁的家眷,都一一记录在册,对她们的情况做到心里有数,省得到时候有人窝里反。过年的时候,阿福对这些人一一发了赏赐,再次印证了自己收集的信息准确度,做幅度修正。她将那些不稳当的人,打发到了闲散庄子上,务必将商家打造得如铁桶一般。

    过了年,天气转暖,还不到农耕时节,商家出了一笔钱,雇人将整个商家宅院都修整了一下,主要是将围墙加高,宅子里又新打了几口水井。

    今年的天气极其反常,春天旱,夏天涝,因为城外有一条河,只要农人们辛苦些,将水引去,倒也能旱涝保收。

    夏天快过去的时候,第一波流民出现在了城外。最初的流民,有百姓看了可怜,施舍了一点粮食给他们吃。后来流民多了,人们也施舍不过来。不久,一些流民为了活下去,开始偷骗抢,甚至还做了强盗,打家劫舍,杀人放火。

    城主大怒,下令关城,不许流民进入。一夜之间,城墙下饿死、病死的流民不计其数。商家联系了几个大户,日日在城门外施粥施药,给那些弱的老幼妇人一条活路。每日施粥的队伍出城门时,都有强壮的家丁护住粮食,有一次那些强盗来抢,他们立刻用棍棒护身,丢下粮食,退进了城内。

    城主派士兵持刀枪弓箭守住了城门,一见苗头不好,就关城门,向强盗射箭。如此,那帮盗匪才悻悻离去。

    “这样下去不行,”老爷急得在屋子里踱步道:“抢了一次,就想抢第二次。我们家的粮食是想救济灾民,不是去资助盗匪。再有一次这样的事情发生,恐怕城主就不会放我们出城了。那些灾民们,看一眼就让人受不了,实在是惨啊!”

    “我有个主意。明日我跟着出城施粥。”阿福道。

    第二天,阿福带着家丁推着粮食出城门。守门的官吏道:“昨日那些粮食被盗匪抢去,城主已经不喜。你看今日别家都没有来,只有你们商家还傻乎乎的施粥,别好心做了坏事,惹城主大怒,最后自己遭殃。”

    “多谢,我自有打算。”阿福示意环递上去一个荷包,带着人出了城。

    在熬粥之前,阿福从地上抓起一大把石头砂砾和尘土,当着所有人的面,放进了米里,然后搅了搅,道:“这是最下等的陈米,里面多石子泥沙,吃着最是膈牙。这粥只有快饿死的人才不嫌弃。以后,我们商家就施舍这样的粥米。”

    人群里,有人狠狠地吐了一口吐沫,道:“呸,这样的米哪儿能吃?打发叫花子!”他转身离去。既然抢不到好东西,他预备带着人去更远、更富庶的地方去抢粮抢钱了。

    他不甘心地又回头看了一眼阿福,能拿住她,逼迫商家赎人最好,可惜,这只肥羊身边有太多的家丁保护,很快就能退到城里。那些被丢下的参杂了石子沙泥的陈粮,他还看不上眼。既然有力气,敢拼命,他就要吃好东西,可不耐烦喝一碗粥,都要花半天时间,用舌头挑出石头子来。

    眼看着那些身体强健的男子从人群中挤出去,剩下的老弱病残们纷纷松了一口气,昨日粮食被抢,他们饿了一天,今天总算能喝到一口粥续命了。

    “商家大恩啊!”“商家人必长命百岁!”他们喃喃着,开始按照商家家丁的指示,排队喝粥。

    那位守门的官吏也松了一口气。他捏捏袖子里的荷包,里面装着碎银,不禁眉开眼笑道:“怪不得能继承商家,这位女家主好聪慧的人啊!”

    城主守城守的紧,强盗们没有收获,不得不离开了。那些还有力气的流民,喝不惯那掺杂了石子沙砾的薄粥,成群结队地离开这里,向着京城行去。他们茫茫然地想着:京城是天子的居所,总不能眼看着他们饿死吧!留下喝粥的,是真正毫无办法、需要救助的流民。

    几日后,危解去,城主不禁松了一口气,道:“明日请商家老爷来赴宴。我最怕的就是盗匪以流民为先锋,不顾一切来攻城。商家人给流民留了一条活路,也给所有城里人留了一条活路啊!”

    “城主英明。”谋士在一旁赞道。

    “为何朝廷派来赈灾的人还不来?”城主不满地问道。

    “想来皇子还在路上。”谋士道。

    “唉,听圣上重病,半月没有上朝,这才耽误了政事,这真是多事之秋,多灾多难啊!”城主叹道。

    他不知道的是,上一世,快要饿死的流民冲击城池,城内有野心的人联系上盗匪,在夜里悄悄打开了城门。他们首先杀死了城主,然后洗劫了满城的富户,最后自立为王。整个城池都被大火毁了一半,死伤的百姓无数。现在,有阿福在,这个城完好地保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