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冬日
吃晚饭的时候,萧显重沉默地吃到一半,忽地问:“游水好玩吗?”
因为心里有事本就沉闷的桌饭气氛顿时像是凝住了一般,何素心跳如雷看向月儿,月儿正抬起头惊讶地咬着筷子,不由地也看向何素。萧显重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现一般,转头跟何素笑了笑,便又看向月儿。
“你也学了好几天了,学会了吗?”
“啊?哦。嗯,学会了一点。”月儿道,紧张地耳朵都红了起来。
原来是在问月儿,何素大舒一口气,一点也没发觉自己下河游泳的事已经被萧显重发现了,还在心下嫌弃自己,怎么也是特工出身的,怎么这么禁不住吓,当年的临危不惧到哪儿去了,不过以后还是不要下河了,毕竟这是在古代,要是真被人看到了可就不好收拾了。
何素下河游水这件事就算在自家不曾破,在村里却暗暗传了开来,毕竟女孩子也是会忍不住得意自己会好几种姿势游泳的事,这一得意就把何素教她们的事透了出去。好在何素之后也没有再下水,这事也就止于她们的传言之中。
妇人们知道了这事,默契地不再外面提起,心下一边惊诧于何素的大胆,一边又为女儿们下水岸边有个得力的大人盯着而安心。
月儿在何素示范和指导下,没多久就学会了游泳,太深的地方何素不准她们去,她只能在浅水区游几圈,还会跟几个玩得好的女孩子比赛谁游得快。一个夏天过去,她跟村里的女孩子都熟了不少,就连她的肤色也黑了许多,跟村里的女孩子相像起来。
家里也没有镜子,月儿犹不自知,还以为自己的模样跟以前一样。
**的日头也带走了里湾村沉闷的气氛,发现外面的战事并没有怎么影响村子,村里的人渐渐放宽了心,又把心思都落在地上。
徐家也是要种地的,农忙的时候,徐家那个回娘亲住了半年还生了孩子的女儿也出来去田间送了一回水。何素正好在门口看到头上包着布巾的徐氏,一时还以为自己认错了人,等发现真是徐氏后,她暗想到底是经验不足,徐氏扮起乡下妇人来都不怎么像,显得太秀气了。
她不知道徐氏本来就是乡下出身的,论做农活比她这个自称村姑的人可要好多了。
徐氏会去送水,也是为了在里湾村混个脸熟,她总不能一直呆在院子里不出来,就是她呆得住,她的孩子也呆不住。这一两年朱应俭怕是不会接她离开了,既然如此,她就得为孩子打算起来。总是呆在后院不见人,不定会把孩子养成怕人的性子,徐氏不愿孩子如此,就想等天气凉爽些抱出来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
孩子生下来后,徐氏一直精心养着,她的“母亲”和“嫂嫂”都是生养过,懂得怎么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她自从怀孕后就时常请教有经验的嬷嬷也知道不少。
何素也去过徐家几次陪徐氏话。徐氏以为她生过月儿,应该知道许多养孩子的事,何素也的确能上一些徐氏不曾听过的道理,但是何素却不太会哄孩子,甚至也不爱上抱孩子。不是徐氏自夸,她家阿土真的是人人见了都夸喜庆的乖孩子,媳妇大姑娘见了就没有不想哄上几句抱上一抱的。何素既然是生养过的,怎么会不想抱呢。
徐氏以前还听过要是多抱男娃,将来自己也能生个男娃出来,肖家如今只有一个月儿,何素就不急吗?
尽管心中有种种疑问,何素不抱,她总不能逼着她抱。
在后院呆得久了,徐氏除了带孩子,就是听巧枝外面的事,听得最多的跟何素有关,先前巧枝还起过何素下河教村里的孩子游泳的事。徐氏听着觉得像是编的,就是村里最野的丫头到了年纪也知道害羞,不敢再下河做出越矩的事来,何素看着也不像是农户出身,怎么可能这般大胆。
但是何素会功夫,也许是江湖中人,徐氏对所谓的江湖并不了解,想来定是跟徐平叔父一样不拘节、豪气干云,这样一想,徐氏倒是明白了过来。不过这样性子的女子竟会跟看着规规矩矩的萧显重在一起,倒让她颇为好奇。
到底是乡下长大的,徐氏也不爱别的什么消遣,只喜欢听听别人家的趣事,倒是不的。书局里买的话本子再好看,也没有村子里的家长里短好看,可惜里湾村有半村子的人都是朱家安插的,她也听不到什么,只能盯着最为特别的何素。
何素还不知道徐氏对她的好奇,在她眼里徐氏才是特别的那一个,这样娇滴滴的夫人到了乡下竟没有什么不适应,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跟村里的妇人打成一片,比她这个学过如何混入当地群体的还厉害,何素真的是服了。
就在天气渐渐转凉,徐氏跟村里的妇人熟悉起来开始抱着孩子出门闲逛时,朱应勤一行到了宁古塔。
初秋的宁古塔已经带着寒气,一行人看着官道不远处层林尽染,也没有时间感叹秋色之美,反倒为人烟的稀少渐渐寒心。一路走来,有一半以上的人死在了途中,戴着枷锁赶路的只剩下了三个还活着,就是用麻绳绑着,也有很多人受不得奔波之苦,尤其是一些老弱妇孺几乎在路上死绝了。
朱家人一家算是最齐整的,朱母出发的时候还病着,许多人都以为她撑不到宁古塔,没想到她却撑下来了。随行的还有其他朱家人,他们抱怨朱应勤带累了他们,路上对他们这一家都没有好脸色。有官差看着,他们也只敢用目光表达怨恨,多的也不敢做,也没有这个力气做。
到达当地的官衙后,剩下的人分成三批前行不同的地方,要是分去种地的,反倒是有福的,土地马上就要冻上了,也用不着做太多活,但是他们也得在田地冻上之前安置下来,不然就得受冻。宁古塔冬天之冷,可不是的,若没有点银钱置办家当,他们怕是熬不过去。
朱家人许多都分去种地,除了朱应勤一家。他们被分到了一个林场,据比种地的要辛苦得多。林场今年的活还没有结束,朱家人一到就听领他们去新家的旗会让每家得出一个男丁去砍树,还得出一个妇人去做些杂活。朱家能出去做事的也只有朱应勤夫妇,他们明天休息一天就得去干活了。
看管这片林场的旗姓林,已经五十多岁,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他的儿子在衙门当书吏,活计比他轻省,这也是他费了许多心思替他谋划来的。
跟朱应勤简单了一下林场的情况后,林旗在一间略显陈旧的四合院前停了下来。犯人到了林场住在哪里,都是由他统一安排,现在林场里只有两间院子还空着,这次分来的两户人家朱家人少些,便分到一点的这间。
不过这屋子看着是,墙建得却厚,能抵御寒气,屋顶也结实,大雪一时压不坏,可比另一户人家要好多了。新来的人看不出门道来,只会觉得这院子又又旧,比不得林旗分给另外一户人家的那间。秦氏有些嫌弃地看着狭的院子,为未来的生活忧心。
“这间院子就给你们用了,若屋里有啥不齐整的,自己慢慢收拾。山下有个集市,初一十五才开,现在你们去也买不着东西。若是有什么要急用的,也可以跟俺家婆娘,她不定有买多的能均点出来。”着,林旗就把钥匙递给了朱应勤,对着他微闪的目光淡淡地,“后天卯时初上工,到俺家门前集合,别忘记了。”
“有劳了。”朱应勤作了一揖,等他走了才转身跟家里人,“先收拾收拾,以后就要在这儿住下了。”
秦氏点点头,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去收拾院子,他的母亲和孩子也马上去帮忙。朱应勤想了想,先去了厨房看看里面的东西是否齐全,看了一眼后,他站在一个角落展开心,看着上面的钥匙和一张字条。字条上,一个“等”字映入他眼中,这熟悉的字迹他一看就认出是朱应俭的。
路上秦氏不是没有偷偷跟他抱怨过朱应俭的事,每次她一提,他便想起朱应俭劝他和父亲不要参与夺嫡的事,心下就一阵别扭。也许他就这么扔下他们不管,他心里还好过一些,但是看到这张字条时,他还是略松了一口气。
至少朱应俭还在平平安安的并没有受到牵连,至于他想出办法救他们出去的事,朱应勤倒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也许等乱局平定天下大赦也比等朱应俭想出办法要快一些。将纸条撕成细碎扔到后院的水井后,朱应勤便进屋帮着一起收拾屋子。
有些大件的家具得搬开了才能将底下的灰尘打扫干净,朱家现在就朱应勤一个成年男子,想要搬开家具并不容易,他只能搬那些自己能搬动的。
“要是二郎在就好了。”朱母叹道。
秦氏的动作顿了顿,黑着一张脸半晌不出声。朱应勤看了朱母一眼,也没有什么,他艰难地移动着一张方桌,一点点地把它移到了边上,待把方桌原来占着的地方打扫干净后,他又慢慢把方桌移了回去。
就是二弟不在也没什么,朱应勤心想,就先瞒着二弟的消息吧。
宁古塔的气候极冷,朱应勤上工那一天,天空飘起了雪,他出门时还以为今天不会再去砍树了,到了林旗家门口才发现有不少人已经到了。那些人胡子拉碴,肩膀开阔,一看就是在这儿久呆的人,朱应勤只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沉默地站在一边,盯着落在漆黑泥地上的雪花,想着今日怕是不能休息了。
长住宁古塔的人根本没把这点雪放在眼里,有人甚至还劝新来的人趁雪没有下大多打一点柴。新来的两家人都没有存着足够的柴火,要是不备足,冬天要么就要出钱去买柴要么就得挨冻。
朱应勤夫妇都得上工,只有在风雪迷眼的日子才能休息,捡柴的事只能交给家里的一老两。他们都没干过活,一段日子下来也没捡到多少。秦氏一想到越来越少的银钱,又想着漫长的冬季,每日都唉声叹气的。
朱应勤却没有她那般忧心,他的弟弟就算没能力助他们脱困,但是暗中资助一二却是能做到的。他心下不愿意接受朱应俭的帮助,想让自家人再努力一下,新来的另一家人就能捡到足够的柴禾,他们也能做到才是。
当宁古塔的土地彻底被冰雪冻严实之后,生活在这儿的人才不再劳作,呆在屋子里猫冬。而这个时候的里湾村正迎着今冬的第一场雪。
下雪前几天,天气特别暖和。村里的活计都告一段落,村长就组织村里的青壮去清理山林,女儿和孩子也会跟在后面一起去。她们平日不敢进深山,却一直想着深山的一些坚果和菌子,现在有青壮在前面开路,她们总算能把这些东西摘回家。
今年的年岁不好,外面什么都贵,里湾村的田地虽没有受什么影响,但大家都舍不得卖粮,也就换不来什么闲钱买别的东西。幸好山上的山货也能换钱,她们就想这次跟着进山能有什么收获,换点钱银给家里人扯块布买点肉也能过个好年。
何素跟在队伍的后面,兴致勃勃地看着眼前的大山。她也想要山货,不过她可不是为了换钱,而是想存着自己吃。比起菌子野果,何素更想要的其实是肉,兔子、狍子、獐子、野鸡她都喜欢,一听村里还有这么有趣的集体活动,她就鼓励萧显重参加,还为此特意去帮萧显重买了弓箭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