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梁上有龙
到庆王,去年夏末,庆王仙逝了,如愿地葬入了他命人修了大半辈子的坟墓里,听还用了一百童男童女献祭,让他死后尸体不腐、飞升成仙。他的尸身有没有腐没有人知道,他棺木真正所在的墓穴很是难找,而替他修墓的民夫又都已经被他杀害了,世上没有人知道那是在哪儿。
他的后人若要祭祀,自有一处留给他们祭祀的陵园在,据后人跪拜祭祀的方向能拜到庆王真正的墓,不过放眼望去,那里是茫茫湘山,谁也不知道庆王的墓是在八百里湘山的哪个位置,不定将来哪里的盗墓贼能有本事把墓地找出来。
庆王墓里陪葬的宝物之多,便是原朝琅听了也得心里抖一抖。庆王世子倒是舍得,没有扣下父王的陪葬,反正这些东西等他打下了天下自然会再有的。
可惜就在他做着一统天下的美梦时,后院起火了,云南当地的麓族不平庆王数代暴政,联合外族占领了云南,还将庆王的那些个妻妾、不愿上战场的儿子们统统都杀了。
当时在外面的庆王世子、五公子、七公子当即起了争执,庆王世子和七公子想继续北上,一个云南,丢了也就丢了,至于家人的仇,将来也可以报。五公子却不同意,他跟两人吵了一架后,便带上愿意跟着他的士兵回了云南,一个月后死于伏击之中。
五公子一死,加上军队中本就有许多士兵是麓族人,每天都有人逃回云南,庆王军的攻势弱了下来。朝廷军找到会,已经开始反攻,相信在两头夹击之下,庆王世子和七公子支撑不了多久。
也是因为如此,世间看好肃王的人更多了,原朝璃这边也比往日热闹。
叶菁华到了前厅时,原朝璃夫妇正在招呼客人。
原朝璃的夫人孙氏出身侯府,论身份不算低,偏她父亲是个多情了,气死了原配后,府里的事便让一个妾室管着,把一府的姐教得只知争宠不识大体。先帝把孙氏赐婚给原朝璃,未尝没有看笑话的意思,偏那时肃王只能忍着。
原朝璃原就对这位夫人看不顺眼,嫌她气量狭上不了台面。她今日穿着一身艳红色的衣服,戴着满头的金饰,倒像哪里的暴发户一般,一点也没有大户人家的底蕴。跟她一比,穿着墨绿色衣裙,配着银镶玉头饰的叶菁华则要端庄得多。
她本就肤白,今日戴的银饰款式又新,倒一点也没显得她老气,反倒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想要分清她和孙氏到底哪个才是世子夫人。
孙氏犹不自知,见叶菁华打扮得这么寒酸还暗暗得意。什么女诸葛,明明就是个狐媚子装样骗人,也不知是哪处花楼出来的,敢装成名门之后,但凡有她在一日,她就不能让她得逞。
前厅的热闹一直持续到深夜才散,府里做事的下人也不敢在主人休息前睡下,只能守在后院陪到深夜。在马厩前,有一厮用臂撞了撞身边闭着眼睛在打盹的人。
“你今天前面会吃什么?”
“不,不知道。”
“我听会有海里的鱼,哎呀,我都还没见过海里的鱼呢,也不知道长什么样子。”
“不,不知道。”
“也不知道海是什么样子。”
“不,不知道。”
“你怎么什么也不知道呀!”厮地抱怨了一句,不过在看到同伴畏缩的模样后,又放轻了声音,“得,你一个二狗子能知道什么呀。”
李二狗赔笑一声,也没敢应声,便是应声了也只有结结巴巴的一句不知道。
前厅的热闹好像跟后面无关,更与千里之外的村庄无关。村子里的人许多都不知道世上有凉州这么一个地方,更不曾听过圣祖皇帝曾经死在那里,现在那里又被肃王占了。
不过村里的人也是关心外面的事的,尤其是张村长,在知道江南被郭大将军占了之后,他就总担心会有什么事,每次去镇上就会有意无意地探听消息,其他村民们去镇上卖东西是也会听一些。
近来他们讨论的最多的就是不久前发生的事。那日,天上有一颗很亮的星一闪而过,同一天,一间有名的土地庙里一个道士跑了出来,大声喊“梁上有龙”。听到的人以为他是开了天眼看到了什么,又或者是庙里出现了什么,大着胆子前去一看,发现什么也没有。
“梁上有龙。”
老道士还在外面疯喊着,看着像是魔怔了。这个老道士来当地也有些日子了,平时替人看相卜卦还挺准,大家隐隐都他是个老神仙,怎么好端端的,这老神仙就疯了呢。
这时便有人,许是那天的流星是什么魔星,老神仙是被冲煞到了;也有人,那天的流星也许是真龙化身,老神仙是知道真龙的下落。
到真龙,大一点的城镇都知道镇守江南的郭大将军一直在寻找真龙天子,这事是他酒后被底下将士怂恿自立为王时,他自己出来的,还是太上老君跟他托梦时的。不过等他酒醒后,他却不承认有这件事,许多人也不能确定这事到底是真是假,若是真的,那真龙天子是谁,又在什么地方。
不过老神仙知道真龙下落的,大抵也是随口笑,旁人听了也没有当真。直到谣言越演越烈,许多人都信了这事,甚至连里湾村的人听后也信了。
“你们这真龙天子会不会是个梁上君子呀?”会这么想的人还算是正常的。
“什么梁上君子?”
“就是偷儿。”
“呸,怎么可能。”
“不然是什么。”
“我看有可能是谁家孩子被人扔在梁上,最后被郭大将军捡了培养成才。”会这么想的人,想象力就比较丰富了。
“谁家孩子没事扔梁上。”
“你等着吧,不定真有那想出头想疯了的父母呢。”
何止是父母如此,但凡成年的谁不想爬到梁上,看看是不是能变成真龙。不过差点摔下来的多,变成真龙的却没有。
何素听到他们议论这事,便在想是不是躲在哪里的什么王爷要称帝了,估计是外面已经打得差不多了,他趁各方局势疲软之际出来横扫战场。
是的,她到现在还觉得萧显重是在为某位王爷服务,大概就是被传身死的前五皇子。
她能这么想不是没有理由的。
她曾经打听过外面的局势,毕竟都打了好几年了,萧显重只写信回家也没有回来过,她总得打听打听,判断一下他到底是跟谁。外面所传的名声响亮的肃王和庆王,还有跟他们联的一些蕃王,似乎跟她书中看到的情况并不符合,萧显重应当不是跟了他们。
她也为此很疑惑,直到她又仔细打听了先帝有哪几位皇子后,很快就确定了一个最有可能的人选,那就是五皇子。
五皇子据是死在了江南,那就有可能是他在江南诈死,不定还在这期间遇到了叶菁华,就在两人决定要杀回京城夺位时,皇帝死了,二皇子继位了,五皇子只能继续装死,暗中却通过朱应俭联络力量。
她觉得这是现下最合理的推论,想不到她也会推论了,她还觉得挺骄傲的。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要是五皇子真的遇到了叶菁华,萧显重是不是也有可能跟叶菁华遇上,他不会变心吧?她要不要下次给他寄东西时寄点贴心一点的,不要老是寄肉干这种很实在却一点也不浪漫的东西。徐氏会托人寄东西出去,也会问她有没有东西要送,她便跟着送过几次。
要不她多做几双鞋子,她纳的鞋底还算不错,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她力气大。纳鞋底这活不容易,她又用力过猛,每次线绳都会勒得她的出现红痕,有时还会勒出口子来。她是真的用勒死人的力气在纳鞋底,幸好萧显重并不知道这个事。
对了,她可以做个套,这个还是有点浪漫的,家里有她这几年打猎积下来的皮子,用那个做套最适合不过了。
于是,萧显重在春末夏初天气正要热起来的时候,收到了何素给他做的两双套,一双是兔毛的,看着他就觉得热,一双是皮制的。他收到时也判断不出是什么皮,只是猜这皮子的出处不会是那种型的动物,也不知是不是她进深山猎来的。
听她常带着郭威进山,郭威这子,可不要把何素往深山带才好。
这套不但萧显重有,郭义也有,郭义那双是郭威做的,做的有点丑,毕竟是他头一次做,还写信是他用自己猎到的麂子做的。郭义那个高兴呀,儿子懂事了有本事,知道孝顺,字也写得不错,送他到乡下去果然是对的。
不过他还是写信批评了儿子,男子做什么针线,他完全可以用卖麂子的钱请村里的妇人做,只要皮子是他猎到的就行了。
虽是如此,他在军营里可没少显摆,这天也没什么事,他就叫了人到他的帐内,是要看看新的弓驽做得如何。别人一到就看他戴着套,把驽箭一根根挑过去,还问边上的人如何。
他也不是头一次显摆他的套的,有那老实的夸过一次实在没嘴再夸第二次,倒是五大三粗的毛副将最爱捧郭义臭脚,还是继续夸,用的还是老一套的词。
“这是威少做的那双套吧,真好,威少真是能文能武,做什么像什么。我要是有这么个儿子,我家祖坟一定会冒青烟。”
“哈哈,也没这么好。”
“有的有的,哈哈哈哈。”
边上的人看不过眼,声嘀咕了一句:“也不嫌热。”
转头一看,站在他身边的萧显重也戴着套,不由牙酸。
萧显重的套是他媳妇送的,他倒是没有显摆,只在别人问起的时候提过,别人却都记住了。现下也没有人再问他,却每个人都知晓他套的来历,还知道他最近好像对麂子产生了兴趣,一直在问近山能不能猎到麂子,估计是想猎头麂子当回礼。
啧,真酸。
因为郭义的这双套,原先军中关于“梁上有龙”的传闻也淡了。也有人问过郭义,传闻中的龙会不会就是他一直在等的真龙天子,郭义却一脸讳莫如深的模样,不知是不是太上老君又给他托梦了。
什么真龙天子,什么太上老君,自然只是编出来骗骗世人的话,郭义初时听刘军师提起这事时,也是一脸为难。
不过这等装神弄鬼的事,他行军时也不是没有用过,用来鼓舞军心时最是好用。就是看到有人还真的信了,他觉得有些嘴软。尤其是毛副将,这汉子瞧着挺爷们,怎地也信鬼神,竟还问他太上老君长什么样,害他还得一顿猛编。
至于“梁上有龙”的梁到底是指的哪里,很快他们就能知道了。
离濠州不远的有一湖,在南京和浙江相交处,端得是碧波千里、水天一色,为文人墨客所喜,古往今来留下不少诗词。他们常去的一端靠近南京,那一侧岸边有垂柳、有堤道,还修了湖心亭,植了荷花,风景十分宜人。不像南面那一侧,被所属地的几任知府划了好几块出来填湖造田,哪还有什么风光可言。
也是前任知府倒霉,填湖造田也不是从他开始的,偏他遇上了百年难遇的洪灾。后面的事也就那样了,知府被推出去顶了罪,那些归属于当地富户的田地也没有人敢种,百姓偷偷去种还会被官府处罚,渐渐地那里就成了一片荒芜的浅滩。
离湖滩不远是一片山林,当地人称为太梁山。太梁山上原有一个道观,先前洪灾时,水淹过了道观,里面道士和在道观避难的百姓都遇了难,之后也没有人敢到这山上来。直到两年前,有一伙人到了这山林住了下来,之后这山上就越来越热闹,时常看到有人进进出出像是在修建房屋。
附近的百姓许久后才知道那里住的是一伙强人,里面有几个面熟的是附近镇上的。他们当然不会自称自己是山贼,也没自己是什么寨,建起了许多屋顶后便把那里围了起来,还立了一个牌子写着“朱家庄”。庄子门口还常年挂着红色的招贤旗,也不知招了去做什么。
村民们避讳的也有,羡慕的也有,无事却再也不敢在太梁山前面过,连去湖里打渔的也少了。
他们不过,过路的商队还是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