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1 《逍遥王》

A+A-

    一曲终了,太平公主对这首新翻曲子表现得很是喜欢,又命两名乐工弹唱几遍。

    宦官杨绪见状,忙不迭找来永安王刚才写辞那张纸,腆着脸要呈送上去,却被太平公主榻前女史所阻,从其中接过纸张转呈公主。

    李潼冷眼看着这几个内教坊官员们,一个个瞪大眼仔细观察太平公主神情喜怒,对于他们兄弟却少有关注。

    他心中一动,偶发奇想,他奶奶既然已经将他们一家再次提出来,未来是福是祸都不可能就此打住。无论前途如何,他也不愿意重归大内过那折磨死人的枯寂生活,势必要考虑到出阁立府的事情,有没有可能争取一个太乐令的官职

    太乐令隶属太常,即就是司礼寺,不过是从七品的官职,但却能够兼管内教坊。不争馒头争口气,如果他能做成太乐令,一定要把这群趋炎附势的家伙们再骟一遍

    这件事,不是没有操作空间。

    虽然不知未来天授年间会有什么样的祸难临头,以至于长兄李光顺被鞭杀,李守礼这个大宝贝也被折磨成风湿病,但眼下而言,他们兄弟即便再次,那也是大唐宗王。

    屠刀举起时,那是另一套逻辑。但在此之前,只要这身皮在身上,仍是人模狗样。

    李潼之所以对出阁有信心,就在于心知天授年间,他们一家其实被放出过一次,与李旦的儿子一起出阁。想必是他奶奶要钓鱼执法,把人放出去,看看能不能钓上来几个不安分的目标。

    反正事后不久,一群人又被提溜回大内中,然后李旦就倒霉了,自己被诬告谋反,老婆被杀,险之又险的渡过一场劫难。

    李潼是希望能够苟到这一时期,然后趁着这一次会,到外边溜达一圈搞搞骚操作。他又不是要谋求什么大位,当然也谋求不到,但一个七品乐官难度应该不大。

    如果他自己能够表现出一定的辞乐禀赋,有了这一层辞,按照他奶奶对他们一家浑不在意的态度,随安排一个太乐令卑职不是没可能。

    这么一想,李潼心情豁然开朗,哪怕出宫不久再被提溜回来,只要能当成太乐令,再把你们骟一遍还用一天

    当然,几个高低眼的乐官倒不能促成李潼做出这个决定,而是突然意识到太乐令或者太乐署这一套系统都是挺有发挥余地的,而且在武周朝局中也不会太敏感。

    上席太平公主已经把那首词看了一篇,一捏住纸垂首笑语道“这一篇曲子词,真是洒脱风流,回文妙趣,让人品意无穷啊。是你们哪个写成”

    李守礼坐得更近太平公主,听到问话声却局促得很,混没了平日的大大咧咧,只是摆道“是巽、是三郎。”

    “原来是守义妙笔”

    太平公主深看李潼一眼,笑容更胜,转又作唏嘘状“早前知你们一家自巴中归都,我也心念,想要去看望一下嫂子。无奈已经不在阁内,夫家上下支应,儿女庭下喧闹,倒是怠慢了。”

    话间,她又指着李潼道“三郎酷肖你父啊,反而让我不敢深睹,只恐伤怀故事。已经卓然成人,风姿大可观赏,兼有盎然才趣,我家门两个幼劣,来年若能成此风姿,那也真是值得欣慰。”

    听到太平公主这面子寒暄,李潼也只是笑脸回应,并不入心。

    不过太平公主这随口寒暄,倒是越发让李潼感觉到在武则天的包庇下,这个姑姑所享有的超然。他至今也见过不少人,真做寻常姿态而不忌讳他们兄弟身份的人实在不多。

    这样的氛围,倒是让他比较舒服,不会因为对方的态度而对自身尴尬处境念念不忘。

    “是了,曲子叫什么名字”

    太平公主话题又转到这首新曲上,听潘三娘道是醉公子,她便皱起了眉头,摇头道“还是浅鄙了一些,辱没一首妙辞。既然是翻新辞曲,还是再拟新目。”

    话间,她真的低头沉吟起来,由此可见是真的喜欢这一首辞曲而不是场面应付。

    过片刻,她突然笑起来,屈指敲额“我真是越俎代庖,空费了心思。新辞既是三郎所拟,自然更有心意。”

    李潼拱道“一首俗辞偶戏,哪有心意可夸。能得姑母趣赏,已经让我开怀,若能得赠新目,或能更得雅评。娘娘庄重,也会因此少责几声,怨我酒色痴迷。”

    “哈哈,这也真的是。嫂子确是得体之人,未必喜闻新声,难得三郎你趣意自养,没有因此损了才情。生在这样人家,酒色之外,又有什么值得念念不忘姑母是喜你这份才趣,勿因俗情自贬。我家儿郎,自该风流翘楚,不后于人。”

    话间,太平公主眸光一闪,拍道“不妨逍遥王,你们诸位觉得如何”

    当然是好了,太平公主这新的曲目道出,接着便获得了满堂喝彩,那名太乐署的乐正还捻须谄笑道“大王新辞立趣,公主殿下妙目巧取,佳作并成,卑职请并署录籍,传习坊中。”

    太平公主却摇头摆“才趣哪能占得,我家三郎自有风流宗主姿态,我怎好添占引噱。传习坊中倒是不错,来日入殿问省,我要传乐御前,向太后陛下夸她佳孙逸趣。”

    听到这话,内教坊诸人都是脸色一变,再望向永安王时,眼神已经生出几分变化。

    至于李潼,闻言后对这个姑姑也是好感大生。不过他也明白,什么御前传乐云云,他也只能是心领了。等到家门祸讯传来,他这姑姑只怕彻底没有了这样的闲趣,人的悲喜本不相通。

    眼见太平公主与李潼往来对话,谈笑风生,李守礼却有几分无聊,可他就算想插嘴也不知道该什么,居然罕见的察觉到天色不早,便抬拉拉李潼衣袖,低语道“巽奴,不早了,晚归娘娘怕是要问。”

    李潼这会儿才发现时间早已经过了午后,他们从内文学馆过来内教坊要用半个多时辰,回去仁智院又是大半个时辰。没办法,家院实在太大了。冬日本就天短,算算时间,现在走紧赶慢赶也得傍晚临黑才能到家。

    一想到太平公主夫家祸事,李潼也知眼下不是与这个姑姑认真培养感情的好时,于是便与李守礼一同起身拱告辞。

    “天日尚早,何必急归。久不见面难免情疏,三郎你风采才趣可夸,正要再问是否还有别作,安坐畅谈,稍后我自送你兄弟归苑,并问候嫂子。”

    太平公主的确是很欣赏这个才貌俱佳的侄子,这也难怪,她与夫家一众人都有隔阂,母家这边又被她母亲闹得鸡飞狗跳,四兄李旦那里太敏感不好常走动,并又不喜武家那一群鹊幸之徒,已经很久没有与亲人欢聚。

    算来算去,这守义真是她亲戚中难得让她感兴趣的人。

    “倦鸟投巢,孺慕难舍。何况姑母长辈,怎敢讨步相扰。亲长疏立,幼弱无凭,守义也想久侍邀宠,来日必恭谨求见,还望姑母勿厌。”

    李潼又长拜道,言语中留下一个日后拜访的扣。

    太平公主听到这话,眉眼跳动,似有感慨道“亲眷深深,真是不错,嫂子教成你们如此,可见辛苦,也足慰亡人。罢了,今日到此为止,我也念起阁内还有儿待我。你家表弟尚在襁褓,吵闹得很,我也是趁他睡去,偷闲一乐。”

    “是了,三郎异日来访,我来给你介绍表弟表妹,让他们见识我家儿郎卓越风姿,知有佳人可追。我是住在苑中罢了,近日也是思家,来日我请你过府,并见一见你家姑婿,他也是雅好诸家俊彦从游,三郎你必能予他几分惊喜”

    话间,太平公主也站了起来,与李潼等摆作别,先行离去,那种坐言起行的洒脱,倒是颇类其母作风。

    只是听到她那临别所言,李潼心中又是一叹,他是没有会与驸马薛绍见上一面了,算算时间,只怕就连太平公主自己都难再见夫婿。

    眼望着太平公主一行浩浩荡荡离开,李守礼目露沉吟思索状,倒是显得眼神有几分深邃,又过了片刻,正当李潼以为他要什么重要话时,却听他问道“巽奴,咱们还有姑母”

    李潼听到这话,抬一拍这子肩膀,这一天天想啥呢

    “面子亲戚,闲人一个。”

    李潼也不觉得与太平公主偶遇一次有什么大不了,禁中数年缘悭一面,可想而知亲谊有多寡淡。

    就算是他奶奶刻意隔绝,太平公主若真对她二兄一家有记挂之心,总有会见上一面,可李守礼连自己有个姑姑都不知道,当然也是因为这子没心没肺惯了。即便家人有提,未必在意。

    他也不是责怪这姑姑冷漠,毕竟他亲奶奶更毒。只是面子亲戚,逢场作戏,至于推心置腹、祸福与共,那纯属想多了。

    老公没了可以改嫁,感情不好可以养面首,侄子算个啥当然,如果他真有价值,值得他姑姑高看一眼,那也不愁会不会断了往来。

    人,终究还是要自强。

    但强或不强,只是一个概念,出路在哪里,他其实已经有些茫然了。

    此番与太平公主一见,让他感触最深还不是彼此之间相差甚远的处境,而是由此联想到太平公主那么优越的弄权条件,最后都难免折戟。

    由此反观自身,更让他觉得生实在有些渺茫。入读内文学馆之前心头那团火热,已经被接连几盆凉水泼得有些余烬零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