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人老为妖

A+A-

    “国虽大,好战必亡!”张昭据理力争道:“我不同意对庐江和吴郡用兵,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吧!”

    “国虽大,好战必亡。”周瑜点了点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现在还没安天下呢,又岂能止步不前?战,我意出兵庐江和吴郡。”

    周瑜之所以如此执着,以战养战,纯洁队伍都是其次,主要是周瑜有长远的目光,在以天下大势考量着。周瑜很肯定,若不趁势扩大地盘,增强实力,只怕没会了。也就是周瑜有种莫名其妙的压迫感,时不待我之感,才独力专行一回。

    “战!”孙策舞着拳头立马附和着。孙策不太明白张昭和周瑜什么,孙策只知道张昭不同意打仗,周瑜主战,这就够了。

    对于孙策而言,周瑜打,肯定打,肯定能打赢。孙策就是这样对周瑜迷之自信。在孙策心目中,麾下所有文臣武将绑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周瑜。

    孙策和周瑜都打,张昭也不复多言,张昭并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只是摆事实讲道理。至于其他文武表示一切听命行事。

    数日后,孙策将全家迎入曲阿,命弟弟孙权守宣城,由朱治和吕范,及老将程普和黄盖相辅佐。孙策引兵攻庐江,周瑜领兵攻吴郡。

    孙策和周泰,蒋钦,陈武三将,率兵五万首先向庐江进发。不日就至庐江,孙策安营扎寨,毫不客气地把庐江城团团围住,孙策当日就到庐江城下叫阵。

    庐江太守是陆康,陆康字季宁,是吴郡吴县人。陆康所在的陆家,是江东四大世家之一。陆康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

    陆康最早是受扬州刺史藏旻推举为茂才出任高成县令,政绩斐然。尔后转任桂阳,乐安两地,所到之处都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受到了当朝的表扬和民众的称赞。

    后来庐江暴乱,陆康临危受命接任庐江太守平叛。陆康带着陆家私兵,发动广大群众,很快就平定了庐江暴乱。陆康在任政通人口,庐江物富民丰,陆康在庐江的声望极高。

    换而言之,陆康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也是个忠于汉室的人,更是一个老而弥坚的硬骨头。孙策来打庐江,好像有点难。历史上孙策受袁术之命攻打庐江,整整打了两年才攻陷庐江。

    “打开城门投降,不然等我打破城池,就悔之晚矣!”孙策扯着大嗓门,有若奔雷般涌上城头。

    “孙策儿,你什么意思,想造反吗?”六十几岁的陆康笔挺地站在城头,正义凛然地怒斥着孙策。

    “陆大人,年纪大了就别发怒,这天下是年轻人的!打开城门,我绝不杀一人,还恭送陆大人回吴郡吴县老家。”孙策不与陆康争辩,反正庐江我要定了。

    “打开城门不可能,你攻城吧!”陆康更绝,投降不可能,有本事来打就是。

    “好!等我吃饱了就来攻城。”孙策也是个暴脾气,一言不合真打算攻城。孙策不知道攻城为下吗?知道啊!孙策更知道城头上这个老头是多么的刚烈,劝降不可能,不打服他能行,也只好打服他。

    也有人要问了,既然知道庐江太守陆康难缠,为什么还要打庐江?是孙策无知,还是周瑜少智?都不是,打天下,从来不是易事,难道难打就不打吗?不能啊,就是石头也要打碎。

    孙策回营后,真的命令三军生火做饭,一副吃饱了就干仗的架势。很快炊烟阵阵,饭菜飘香,都飘到了庐江城内。

    庐江城内。

    陆康在孙策出兵时就知道消息,同时也知道孙策很会打仗,更知道很难善了。在动员全城军民之时陆康就明了,愿意守城的留下,不愿意的可以离开,而陆康自己誓与庐江共存亡。

    结果没有一个人离开庐江城,还不断有人涌进庐江城与陆康并肩作战,誓守庐江城。陆康欣慰之余,也更坚定死守庐江之志。

    也正因为如此,那怕孙策兵围庐江城,庐江城内也不见一点骚乱,除了城防将士绷紧着神经,人们一如平常,该干嘛干嘛。陆康再三巡视城防,没发现什么大问题也回到了府中。

    “父亲!”陆康刚回到府中,其子陆儁便过来请安。

    “儁儿!”陆康招呼儿子坐下,叹道:“为父年岁已高,就是死了也不冤,可是绩儿和逊儿尚,陆家本就人丁薄,都留在这庐江可不成。”

    陆家家大业大,挤身于江东四大世家之一。可是陆家本家香火不旺。陆康有两子陆儁和陆绩,陆康之兄早亡,其子亦故,留下一孙陆逊。陆逊很就跟在陆康身边,陆家本家就这四个人。

    “父亲难道认为庐江城守不住吗?”陆儁不解地:“父亲老而弥坚,庐江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足可战胜孙策儿。”

    “糊涂,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意志再强也没用。”陆康摇着头:“虽然我不爽孙策叛逆之举,但是我不得承认这家伙厉害。庐江城守不了多久就会被他攻陷。”

    “父亲,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陆儁有点心地,见父亲示意,才接着:“有闻孙策打败刘繇后,对其民众秋毫不犯,对其士卒也去留自愿。当今乃乱世,汉室名存实亡。既然明知打不过孙策,何不将庐江让给他,能少死许多人。”

    陆儁讲完,有迎接父亲狂风暴雨的心里准备。父亲什么人,儿子最清楚。陆儁这些话,追究起来就是大逆不道,诛其族都可以。

    “其实可以考虑。”陆康并没有发火,而是淡然地:“我忠于汉室没错,可我又不蠢,当朝都由西凉贼子掌控,难道我向他们效忠?我老了,就是想匡扶汉室都没能力和时间,我能怎么样,还不如逗逗子孙为乐。”

    “呃!”陆儁已经完全惊呆了,有点不敢相信眼前这豁达的老头是自己出了名刚烈的父亲。

    “看什么,不认识老子!”陆康吹胡子瞪眼睛:“别奇怪,当王允大人纵身一跃,我对汉室已失望。当今天也不见朱,顾,雍三家派人来帮忙,我对世家已失望。儁儿,谁都靠不住,人只能靠自己。”

    不管当年王允心中是否真的忠于汉室,王允都用生命给出了忠于汉室的答案,却没有换来汉室当权者的应有回应。王允死了他不知道,却不知寒了多少活着的忠于汉室的人的心,如现在的陆康。

    世家一直标榜同气连枝,相互扶持。结果呢?庐江城都被围了,同为江东世家的三家见死不救不闻不问。陆康身为陆家家主,焉能不怒。

    “父亲,既然如此,又考虑什么呢?”陆儁终于确定这老头子还是父亲没错,不过是已经顿悟了。

    “孙家不是个好下家,还不值得我陆家投靠。”陆康高瞻远瞩地:“以目前孙策行事来看,迟早为他人作嫁衣,那怕名义上以孙家为主。最主要的是,很可能止步于江边,难以北望,儁儿你明白吗?”

    人老为妖,的就是陆康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平均五十年寿命,陆康六十几近七十岁算是长寿多福之人,还越老越富智慧。单从孙策行事,就预言了以后孙氏东吴的存在。历史上东吴不就是江东世家的东吴,也是偏安于一隅直至消亡。

    孙策是厉害,也可以打下一片江山,陆康承认这点,却不认为孙策可以一统天下。陆康考虑的是,陆家投靠或投资孙策,未必有相应的回报,或者未必比今天更好。

    “那怎么办?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一旦交战了,就无法善了。”陆儁对父亲所的都明白,却不知如何面对当前困局。

    “儁儿,破局就在你身上呀!”陆康老神在在地:“之前不是有友人找你么,有的是义字当头,有的是趁火打劫,无论如何,都可破庐江城这局。”

    “父亲是甘宁甘兴霸一行人?”陆儁还是有点想不通地:“兴霸完全是拔刀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