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回 商谈

A+A-

    “好,真是个姑奶奶,”周氏着出了门,去了厨房。

    静和则靠回大炕上的迎枕,想着分家的事。

    大伯母那边好,只要多给她点利益,让她今后能生活就成;四房的话,姚氏是个糊涂的,倒不如跟傅氏商议,傅氏是个有见地的,于是也不难办。

    关键是三房!如何让三房同意分家,这是一场硬仗。

    为了表面上让人觉得济王和英国公的连襟,徐兆宽只怕也不会答应分家,若是自己过于争执,只怕外人还会觉得自己不知好歹。

    想到这里她有些焦躁,决定先去傅氏那里。

    她站了起来,整理了下发髻对碧竹道:“你跟太太一声,我给大嫂子带了些阿胶,现在给送过去,过会子回来吃饭。”

    罢带着紫瑛锦心去了励行和傅氏的院子。

    静和去的时候,傅氏正坐在炕上和陪房的管事妈妈翻看挑拣孩衣裳的花样子,见她来笑盈盈地站起身来迎过来,笑道:“真是曹操曹操就到了,妹妹的巧,快看看什么花样好?”

    静和笑着拿了一个麒麟送子的花样子,对比着看了看,道:“这个不错,”又挑了个鱼戏莲花的。

    傅氏接在里,便单独另放一处,道:“还是妹妹眼光好,”罢不由抬掩口打了一个哈欠,话语中透着一丝疲倦。

    夹在三房和四房之间,上面还有个老太太要进孝道,傅氏也不轻松罢,静和悄悄打量着他,接过玉萧递过的香茶,冲紫瑛摆了摆,紫瑛领命退到门帘外去。

    傅氏闻音知雅,便给玉萧使了个眼色,玉萧也领着屋内服侍的退了下去,屋内只有妯娌二人。

    “妹妹有话直便是,”傅氏扶着后腰拿了个软垫在身后,换了个稍稍舒坦些的坐姿。

    静和把自己的想法又过了一遍,缓缓道:“嫂嫂我眼光好,其实有件事我也拿不准,想问问嫂嫂的意思,听听嫂子的建议。”

    傅氏听得出这话中有话,她突然很感兴趣,笑着从果盘里拿了一只青橘剥着,道:“三妹请便是。”

    “妹妹有个相识,她家老太太有三个儿子,一个是继子,一个是庶子,一个是嫡子,”静和边边打量着傅氏,果然见傅氏面上现出一丝波澜,她继续道:“后来这三个孩子长大了,嫡子想要全部的家产,还想要操纵其他两个兄弟,三兄弟之间便有了矛盾,这个相识的姐妹便来问我的意思,这样的难题,我也不知如何是好,不知嫂嫂可有良方?”

    傅氏停下中的动作,与静和对视。

    三个儿子,一个继子,一个庶子,一个嫡子,三兄弟间有了矛盾,这个比喻已经很清楚了,她望着静和那双乌亮无波的眸子,她没有直接出来,是不想将来没有个退步,但是静和想要分家,她明白的很。

    静和也望着傅氏,她知道傅氏看懂了自己的心思,也看出傅氏还在犹豫。这么大的事当然要考虑,静和没有催她,只是笑道:“这是个难题,嫂嫂不急回答,等改日妹妹再来请教,”着告了辞。

    傅氏笑着从炕上站了起来,她本就丰腴,怀着孕又胖了一圈,行动更是不便,静和便上前一步搀扶了她一把。

    傅氏没有拒绝,把着她的臂亲自送静和到门口,道:“家务事是难料理些,做嫂子的想,大家都想把日子过好,也就是了。”

    静和点头道:“嫂子的是,”着站住了身。

    紫瑛送了鹅羽缎的大氅过来为静和披上,静和便对傅氏一声‘外头天冷,嫂嫂怀着身子就别出来了。’

    傅氏推让一二,方才留在屋内。

    玉萧见静和主仆出了门,才上前来扶着傅氏回了此间,又递了炉给她,为她盖好膝头的碎花绸面软褥,道:“奶奶,三姑奶奶是为了”

    傅氏悠悠道:“她也是为了那事。”

    玉萧便笑道:“没成想三姑奶奶竟和奶奶您想到一处去了,先前您还担心三姑奶奶为了让五爷袭爵,或是顾及英国公的体面,不肯同意呢。”

    “这其中必然有什么让她非分不可的缘由,只是咱们不知道,”傅氏细细一想,又笑着摇头道:“不过知不知道也不打紧,三姑奶奶的人品还是不错的,总好过那两位。”

    “对啊,那人真真儿是阴险,竟然算计奶奶您的身孕,不就是怕您生出长子长孙来么,可她也不想想,珺少爷才几岁,怎么可能生下徐府的长孙!”玉萧着神色间颇为嫌弃。

    傅氏轻轻抚着腹,道:“有些人心的险恶是无法估量的,我倒有心与她争一争长短,又不得不避忌她的女儿。

    玉箫自然知道,杨氏再不好,只要她女儿一天是济王妃,旁人就得给几分颜面,她递上一杯暖茶,道:“听济王妃又把一个妾室的孩子弄掉了,她们母女这样奸险,迟早要遭报应。”

    傅氏接在里,转开头问:“大爷还在书房读书吗?”

    “正是呢,”玉萧答道:“玉琴在跟前服侍着,大爷如今真是收心多了,从松山书院回来,人正派了不少,跟着去的厮都是咱们自己人,每每送信回来,都大爷只知认真读书,先生也几次夸奖咱们大爷,大爷只要继续好好攻读,明年秋闱一定能得个功名。”

    傅氏稍稍解颐,只要相公肯听话用功就好了,“上回爹娘来看我,爹爹如今朝局中形势不大好,三伯父是一定会保着济王爷。

    到时候,我们四房就甚是鸡肋,若是三伯父成了事,一展拳脚,迟早也会拔出二房、四房这两根眼中刺;若是济王爷的事儿不成,四房反倒受连累,倒不如看看能否分家另过。

    她们四房是庶出,本来就没有必须在嫡母跟前尽孝的道理。父亲还,只要相公肯用功,能考上庶吉士进了翰林院,剩下的他自会在朝中张罗,让夫君不必急着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