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
173 第 173 章
过了两个月, 李顼又渐渐想起姚彦的好处来,于是下诏封他为关内侯,许姚彦每月初一、十五觐见,姚彦起复起来。
这个时候,若是姚彦谨慎自持,石显等人给太后的面子,还是能容得下姚彦。但姚彦之子姚会趁机上书为父亲申诉下狱之事,要求李顼严惩石显等人, 这下捅出大篓子来了。
石显等人认为姚会此举是姚彦授意,立刻就对李顼:“姚彦犯事, 陛下您为着师徒情谊,仁慈地放过了他, 如今他又让他的儿子上书申诉冤屈, 这完全是置陛下您的颜面不顾!姚彦对陛下您不敬, 这是大罪,应当下狱由廷尉问责。”
李顼想到之前让姚彦下狱的事情来,他摆摆手, 道:“还是算了吧, 朕本算升姚彦为丞相, 也不必了, 让他在家吧。”
石显犹不肯放过姚彦,继续:“姚彦结成朋党, 独揽朝政,不知悔过, 身怀怨怼,还行置陛下于不义,这样的人就该让廷尉审讯一番,日后才能更加恭敬地侍奉君王。”
李顼犹豫不定,石显苦劝,再加上董皇后的耳边风,李顼终于点头,只是叮嘱道:“不可太过折辱太傅。”
石显拿着降罪姚彦的诏书,让兵士包围了姚府。姚彦听下人禀告后,叹气道:“我一心为着君王,君王却不顾念我,两次将我下狱,我苟且偷生还有什么意思,不如以死保全我的气节。 ”
姚夫人哭泣道:“陛下敬重您,绝不会让您死的,定然是石显等人作祟。夫君您先别急,我派家人从隐蔽的门出府,先去王家探探情况再。您是太后娘娘的至亲,太后肯定会帮您在陛下面前话。”
姚彦硬声道:“不许去求王家的人。”
姚夫人哀哭不止,也不能改变姚彦的决定,姚彦叮嘱妻儿,“待我死后,你们就回老家吧。”他终于明白李顼不是贤明的君主,柔仁寡断,太过偏信宦官,大周危矣。
姚彦命人端来毒酒,姚夫人与姚会留着泪望着他,姚彦道:“你们日后多保重,”然后又长叹一句,“先帝,老臣辜负你所托!”完之后,将毒酒一饮而尽。
派人捉拿姚彦的官兵得知他的死讯后,即刻禀告了李顼,李顼心里后悔极了,“朕并没有要太傅性命的意思啊。”
李顼哀号哭泣,宫人们劝好久才止住眼泪。李顼重重地责骂石显,石显取下帽子谢罪,这事就算了了,李顼之后对石显仍然宠信有加。
李湛过世还不足一年,他留下的辅政大臣就被石显轻易地弄死了,王沅看完了这出闹剧,心想若是李湛知道今日的情景,又是什么感想?
姚彦之死毕竟是大事,李顼在王沅面前痛哭流涕,道:“太傅所犯并非是大过,朕只是想□□他一番,却没想到太傅耿介,不肯受辱,饮鸩自尽,这是朕的过错啊。”杰米哒王沅问道:“事已至此,陛下算如何处理姚太傅的后事?”
李顼道:“朕算保留太傅的爵位,置百户人家为他守墓,同时加封姚会为关内侯。”
姚彦死后哀荣无限,看来李顼也知道收买人心。王沅道:“以后朝堂上的事情陛下自行处理吧,不必问我。”
李顼拱手告辞。李珣从内室走出来,面带不解,:“母后,姚太傅人已经死了,死后的哀荣再盛又有什么用?”
王沅耐心地给他解释道:“当然有用。珣儿,夫子教你们读史书,贤明的君王身边贤臣多,而昏庸的君王身边则同时聚集这一群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杰米哒李珣道:“这是因为贤明的君王会分辨愚贤,能够做到亲贤臣,远人。”
王沅摇摇头,道:“你的只是其一,其二则是,上行下效,君王喜欢什么,臣子自然会投其所好,所以才会有人聚集。这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就是圣人都不足的地方,作为帝王就是要知人善用,不管是士人,还有外戚、宦官各有各的用处,只需要平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行。”
李珣点点头,道:“父皇在时,虽然信任中书令张让,但就不似陛下对石显这样,石显能言善辩,将陛下哄着昏头转向,都已经能做陛下的主了。”
王沅捂住他的嘴巴,“祖宗,有些话是不能乱的。如今这天下是你皇兄做主,连母后也奈他不何。”
李珣拿掉王沅的手,“母后,这些话我只跟你,其他人都没有过。”
王沅松了口气,道:“陛下性子多疑,母后不过问朝中的事情,只是不想引起他的猜疑,你与你姐姐还,母后要好好保护你们。至于这天下治理成什么样子,只能由陛下与朝臣们去管了。”
李珣像大人一样发愁,“什么时候我才能快点长大,不让母后你为我操心,我来保护你和姐姐!”
杰米哒
王沅摸摸他的头,趣道:“你还呢,别为这犯愁,好好读书,多吃饭,长大高高的。”
李珣问答:“多吃饭就能长高了吗?”
王沅十分认真地回答他,“嗯,不能挑食,牛羊肉要吃,青菜也要吃,挑食也长不高。”
李珣若有所思地点头,保证道:“母后,以后我什么都吃,肯定长得高。”
……
太宗皇帝晚年穷兵黩武,致使民不聊生,但经过李湛二十年的治理,大周重新繁盛起来,四夷臣服,无边关之乱,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李顼接手这样一个大好局面,其实只需按照李湛旧例来就行了。但他没有太宗的雄才大略,更加没有李湛的智慧,继位不足一年,朝政就混乱起来,石显勾结外戚、后宫嫔妃,在朝堂上一人独大,李顼十分宠信他。
不得不,石显此人聪明至极,姚彦之死与他脱不了干系,他十分惧怕,李顼日后想起姚彦来会处罚他,于是在各处收买人心,主动来李顼面前为乐陵侯话,李顼高兴之下封了石坚的两个孙子为关内侯,同时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势力,依附于石显的人都得到了高官厚禄。对于王沅,石显也十分恭维,经常为她安排各种冶游、宴会,王沅的姐夫田迹得封为光禄大夫,王骏被封为定阳侯。董皇后之父兄也被封为列侯。现在王骏进宫探望王沅,提起石显来,都是频频称赞。
……
永光二年,宫中按照惯例在各郡县遴选家人子,新人入宫,给掖庭带来一股新鲜的气息。其他人倒没什么,唯有董皇后心里很不好过。这已经是李顼继位的第三个年头,她的儿子李昀身为李顼独子,只给封了一个楚王,直到现在都还没被封为太子。
董皇后在李顼面前哭诉,李顼则:“昀儿年岁,福禄太过,他压不住,朕也是一样疼爱他的,等他长大再大些,朕一定封他为太子。”
董皇后再哭,李顼就有些不耐烦了。董氏年纪大了,容颜早已经比不过那些韶龄的姑娘们,李顼有了新人,对董氏的兴趣自然减少。
于是,董氏又去王沅面前哭诉,王沅不吃她这套。张太妃过来长秋殿,见董氏哭泣,毫不客气地道:“皇后何必这么心急,陛下当如今也只有大皇子一个儿子,这有什么可担心的?我与太后娘娘有话,您还是先回宫吧。”
董氏抹着眼泪,愤恨地走了。
张太妃皱着眉头,道:“以往看着董氏还算是端庄自持,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王沅道:“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陛下有了新宠,董氏开始着急了!”
“她不是早就急了吗?这些年来,就只有董氏生下一儿一女,其他的嫔妃竟然连个女儿都没有生下来,我就不相信这其中没有董氏的手脚。只可惜陛下看不到,前朝有石显,后宫有董氏,这两人把持的这么紧,陛下能生出别的孩子才怪。”张太妃道。
王沅笑道:“你可不知,掖庭有个傅美人有了身孕,陛下爱她爱得跟什么似的,去哪里都带着这个宝贝疙瘩,董氏在陛下面前,倒不如这傅美人有体面了。”
张太妃咋舌,“不至于吧?董氏有大皇子在手,陛下总要给她几分面子的。”
“陛下这是疑心董氏了,所以才这么谨慎对待傅美人,就指望着傅氏能给他生个儿子出来。”
张太妃感叹道:“这掖庭可真是乌烟瘴气了,先帝在时,嫔妃都还不是这个样子。瞧着陛下的后宫,啧啧,可真是热闹。”
她语气中透露出看热闹的意思来,张太妃的女儿徽妘嫁了列侯家的公子,王沅对李湛的嫔妃都还不错,如今张太妃逍遥度日,过得还算快活。
张太妃道:“女婿对徽妘好,徽妘现在又怀了身孕,昨日进宫看望我,一脸的喜气,见她过得好我就放心了。对了,徽鸾几个的婚事您是算怎么办的?”
起这些来,王沅有些犯愁了,徽鸾经过了卢宣的事情,对婚事不热衷,李顼为她找了好几个帝婿的人选,徽鸾都给拒绝了。徽琰则是立志给樊太后守孝三年,报答太后的养育之恩,所以不肯嫁人,徽君,年纪还,自然更不急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