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A+A-

    考试过后的夏夏又一次成为了学校的名人。

    所有科目全A,教授们提起来赞不绝口,证明的自己的实力的夏夏,现在更忙了,她现在已经在接触大二的课业了,有时间就去蹭课,她的课表满满一页,成为京大拼命三娘,就算没上课的时候,也是在图书馆或者宿舍里看书,有时候也会去她老师齐教授那里坐坐。

    齐教授对这个学生越来越满意了,时刻挂嘴里炫耀,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他徒弟就是京大的少年天才,托他的福,京大所有教授都知道了临床系那个天才光环有灵性的学生是跨专业齐志的学生。

    出名的后果导致夏夏经常被围观,但是京大的学生还是很有素养的,而且都是成年人,对个妹妹也不会做出什么举动来,加上各个都忙着看书学习,也没多少时间来八卦,所以除了被多看两眼,别的都没让夏夏操心了。就连食堂阿姨看她可爱娇嫩都会给她多几个菜,特别是肉,夏夏有点无奈,在不好意思的提醒了几次之后,阿姨才算是相信了她不爱吃肉这个奇葩的设定。

    此时的湖里村一片忙碌。湖里村西边一片地,连着那座山都是夏家的,那片地立着一栋厂房和宿舍楼,其余的地方村民们,该干活的干活,闲的没事的就抓着花生瓜子嗑,坐着吹牛聊天。

    村口夏家边上,新开了村里唯二两家卖部,这是吴家开的,当初还找了夏伟业借了点本钱,才进了些货,收拾了间旧房就开起来了,星光机械厂里有一家卖部,那是夏伟业为了方便干活的员工开的,村里人进厂到底是不方便,买东西只能晚上他们下班了才能进去,吴家就是看中了这个机会,开了卖部之后村口就热闹了起来。

    大家生活用品柴米油盐孩子们的零食都有地方买去,不用大晚上去厂里买,也不用特意去镇上县里,倒是方便许多。

    更何况,吴家靠着夏伟业的投资还牵了部电话,怎么都算麻雀虽五脏俱全了,这些大媳妇没事干的时候,就爱往卖部跑,人多的时候还能坐下来聊聊天,这是最有滋味的事了,所以卖部的瓜子卖得最好,也是有这个缘由。

    那茶杯大的瓜子只要3分钱一杯,买个两杯揣兜里就能坐下来嗑好久。

    这天家里没活干的媳妇们还都坐在吴家卖部门口,那边有邮局送包裹的过来,夏家住在村头的村口,就离着吴家不远。

    那送件的踏着个自行车,吭哧吭哧地上坡,村子背靠上,因此地势略高,他干脆下了车推着自行车走。

    喘了口气,嘴里边喊着:“夏家吗,夏菊花女士在不在,你的包裹到了,快出来领吧!”

    边上的媳妇一听,伸手一指,“她家在那,你去拍拍门,这么喊没准听不见。”

    她嗑着瓜子,吐掉瓜子壳,顺嘴一问:“同志,这是谁寄过来啊?”

    “这位女同志谢谢你啊,这是京市大学寄来的哩!”

    几个人一听,拍拍手上的碎屑,跟着一道去。

    “这京大,是夏寄的吧,咱们这也就夏考上了京市。”

    “就是啊,这闺女可真给夏家争光,给咱们村里争面子,多么好的女娃啊。”

    “可不是,这才上大学多久,就寄了这么个大包裹来,瞧瞧足有好几公斤吧!”

    “这孩子从就是个孝顺的,又乖巧又懂事,要不怎么人家考得上大学,这思想觉悟就是不一般。”

    他们几个瞎聊,边上送包裹的也跟着点点头,夏夏这个名儿她也认识,他们这片地,这县里市里甚至是省里那是少有不知道的,之前夏夏考上了京大还是以全国状元的身份,这下子所有人的眼光都聚焦了过来。

    甭管是政府领导还是记者报社,都找了过来。

    夏夏从到大的经历被反复挖掘了一遍,年纪成绩好,家庭成分也不错,虽然这会不讲究这个,但到底是被影响了几年。

    这个年代人们对大学生都报以仰望的目光,都觉得那能考上大学的都不一样,脑袋瓜子就是比别人聪明,思想觉悟也比人先进,要不怎么能人家是知识分子,自己是泥腿路子呢?

    更别是高考全国的状元了,放以前那都是要当官的!

    所有的人都抱了万分期待和好奇的眼光看过来,记者们不负所望,夏夏被采访了好几次,电视新闻也上过,全国发行的报纸都上过,每次报道上写的啥省份啥县市啥村的,只要带上这名儿,本地的人就万分骄傲,所以夏夏算是这片地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送包裹的这个,今儿个一看到夏夏的包裹,连忙取了过来怕被同事给抢走,优先给送了过来,他也是送过状元包裹的邮递员了,这牛他能吹一个月了!

    “是谁啊?”

    夏菊花瞧着和几年前没什么差,甚至因为家庭顺遂,生活水平又好转的原因,人越发显得年轻起来,开起门来,一张老脸笑盈盈的。

    “这位大婶,您是夏菊花女士吧?您有个京市来的快件,签收下吧!”

    邮局哥露出热情的笑意,企图在状元的奶奶心里留个好印象。

    夏菊花一听这话,眼睛刷的亮起来。

    “是我孙女给我寄的吧,唉,我就知道这乖宝最喜欢奶奶了,有啥好的都想着奶,真是乖孙孙!”

    她激动地抹了抹泪,“在哪呢,我瞧瞧!”

    邮递员刚递上包裹,夏菊花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抢了包裹,那速度一点都不像年过半百的老人,那个快准狠,哥都愣住了。

    “夏女士,您还没给签字呢!”

    围观的几个噗噗笑了,带着他进去讨签字。

    “夏婶儿,您急啥啊,这夏寄来的东西总归是孝顺你老人家的,跑也跑不掉!”

    夏菊花拆着也不理会边上的这群人,她抓了一把糖给跟在吴家媳妇身边的东子。

    “东子乖,去去厂里喊你夏姐姐她爸几个过来。”

    “夏奶奶,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这是东子跟着夏家电视上最近播放的红/军/纪录片学的,孩儿一本正经地学着里边的动作和话,自以为是个了不起的孩了!他收了糖揣兜里,高高兴兴地迈着短腿跑了出去。

    厂里有个门卫,机械厂贵重的零件玩意特别多,因此夏伟业请了村里的独居老人来看门,一个月十五块钱,还吃住在厂里,彭姓的孤寡老人也很感激,万分珍惜这份工作,出入的人都仔仔细细地看好了,生怕出点什么差错。

    “彭爷爷,我来找夏叔叔,夏姐姐来信了,还寄了包裹来!”

    彭老头一听,连忙拿起电话给夏伟业办公室。

    夏伟业从京市回来半个月了,他找房东听了店铺的事,房东是本地的,因着夏伟业没住一个月,给满一个月的钱,人还是状元的爸爸,就跟他聊得不错,也乐意结个善缘,因此帮他介绍了本地一些有店铺家业的。

    夏伟业物色了几个铺子,经过商谈,敲定了两个铺子,一个在农贸市场附近,一个在主城中心街的地段,花了一万多块得了两件不错的店面,算是完成了这趟的目标。

    因着厂里有事,夏伟业没敢多耽搁,店铺先买了,还没来及招人开业,就先回了老家。

    夏伟业和哥哥嫂子回来的时候,家里就剩夏菊花和夏老头两个,旁人都被夏菊花给忽悠走了,他们也不是没眼色的,再怎么眼馋也不好意思强留。

    “这儿有封信,伟业,你识字给念念。”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大伯二伯大妈三妈,哥哥弟弟们:你们好!我到了京市已有月余,我们考了试,老师夸赞我考得很棒。宿舍里有五个人一起住,她们很好相处,我被分在了一班,学校的气氛很好,同学们也很礼让友爱。很抱歉现在才写信回来,我买了些礼物,京市的商品很丰富,你们一定会喜欢的,还拍了几张照片,想我的时候可以看看。我很想你们!”

    念了一半,夏菊花就直抹泪,她也想她的孙孙了。

    众人开堆在一起的东西,漂亮的葫芦娃书包给夏欢夏喜的,钢笔墨水给夏鸣的,英语磁带给夏至的,夏西夏北的篮球和球鞋,夏菊花和夏老头的老北京布鞋和老年奶粉,这是进口的,夏夏买的时候也肉疼了下死贵死贵。

    夏伟业和夏伟国几个大男人,夏夏不知道买啥,就干脆买了都身衣服,林宝花的店里没做男装,所以他们穿衣服也都是自己媳妇做的或者外面买的。

    除了夏伟业要谈生意之后,两个伯父也汗衫布裤随便穿,夏夏干脆给买了齐整的中山装,买西装除了她爸,其他人肯定都不习惯穿的,中山装配人不挑人,穿出来也精神。

    李慧和王氏是一件羊绒开衫,李慧喜爱大红色的,她的那件正好是大码的大红色,王氏性格可爱又年轻,她得了那件是粉色的。

    李慧摸着那软乎乎的料子,迫不及待套上身试穿,还赚了几圈。

    “咋样,好看不?”

    其他人看着她难得那副跳脱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她男人没好气地:“美着呢,再没有比你更天仙的了!”

    李慧才不管他真的假的,高高兴兴地穿上,又不舍地脱了下来,心翼翼地折了起来。

    “还是夏了解我,瞧,这衣服这么美,还是羊绒的,摸起来就是跟咱们这棉布的衣服不一样,下次人家办喜事我就这么穿去,保管别人羡慕死我!”

    王氏捂着嘴笑了,她身上也套着那件衣服,先穿一天过过瘾先,哪怕热也不舍得脱。

    她当闺女的时候,在家也没穿过这么好的料子,摸摸就知道不便宜,这款式也好,最重要的是这鲜嫩的颜色,实在让她爱不释手。

    他们这个地方少有这种正宗的粉红色,就是她弟妹的铺子进货也不多,都优先给订货的客人,她也不好意思提,现在这么件和心意的衣服穿身上,心情别提多好,哪里管热不热的。

    夏菊花手里摩擦着夏夏寄的几张照片,照片里她孙女穿着件花裙子,对着镜头露出甜甜的笑容,背景布是京大校园,还有两张,一张是长城的背景布,一张是□□的,夏夏就是想让她家人瞧瞧北京的风景,可惜的是手里没相机,之后用这种法子凑合了。

    夏菊花抱着照片,慈爱地摸着她孙女的脸蛋,照片除了给了一张给孩子妈,另外两张她强硬地给收了起来,谁也不给,放床头想孙女的时候还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