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坦诚

A+A-

    听了岳飞的话,李纲沉默了。

    刘庆淡淡一笑,抱起双臂靠在椅子上。关于宋朝重文轻武这一点,刘庆是还是清楚的。正是因为这样的政策,才导致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差,屡次遭到外族的侵扰,甚至干出了靖康耻这样的屈辱勾当。

    此时,刘庆倒想听听宋朝的当事人是如何看待重文轻武的。而且这两个人不比寻常,他们都是宋朝响当当的人物,想法儿或许与一般的宋人不一样。

    不过刘庆也觉得李纲岳飞二人恐怕也会落入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就像他,前世接触宋史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如今穿越了,便成了身在其中,更不容易看清真像了。

    岳飞感叹后,便自饮了一杯。

    李纲点点头,叹道:“是啊,岳贤弟所言极是。不过这是我大宋开朝之策。也正是这样的政策,才让我们大宋得以延续。”

    “怎么?李大哥以为重武我们大宋就不可以延续了吗?”岳飞放下酒杯问道。

    李纲笑了笑,道:“贤弟,你可不会不知道唐朝末期的藩镇割据吧?”

    “这个弟自然知晓,可这不应该是抑武的借口。”岳飞愤然道。

    刘庆看出来了,岳飞看起来一身书卷气,实际上是个爱憎分明的人。

    李纲笑道:“贤弟,你年纪还,只看到了我们大宋屡遭外族欺辱,却不知道朝廷的难处。”

    听了李纲的话,岳飞冷冷一笑,道:“李大哥,弟看你也同很多士大夫一样的只求安逸,不知进取罢了。”

    “岳贤弟,你此话何意啊?”李纲被岳飞挖苦,心中不解。其实他对这样的政策亦是不满。只是,此乃朝政大策,做为一个士子,总不能明目张胆地反对这项延续了一百多年的政策,而且他也没有这个胆量,更没有这个实力。

    实际上,李纲对整个朝廷的情况还算清楚,他觉得重文轻武现在已经不是重点了,朝纲不淑才是迫在眉睫的事。

    岳飞道:“李大哥,非是弟无礼,弟觉得我大宋实在是士子误国。”

    闻听此言,刘庆眉头一挑,收起笑容。他觉得岳飞这话的可有些重。也看出岳飞对士子的偏见。

    “诶?我岳贤弟,你这话可严重了。”李纲大为惊讶。

    岳飞道:“李大哥,难道弟的不对吗?”

    “岳贤弟,这国家是何人治理的?没有这些士子,单靠一群只知道带兵打仗的武人能行吗?岳贤弟,士子虽不能上阵杀敌,可也不像你的误国吧?”李纲激动地摊开双。

    刘庆笑道:“李兄别激动,岳贤弟也冷静一下。岳贤弟年轻气盛,李兄你就担待些。”他一身轻松的成了和事老儿。

    “哼。”李纲拂了一下袖子。

    岳飞便道:“是弟言过了,还请李大哥原宥则个。”

    李纲道:“算了,你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太过偏颇罢了。”

    岳飞道:“多谢李大哥原谅。至于偏颇,弟不敢苟同。弟的家人一致让弟参加科考,可弟却想参军,誓要改变我大宋国强兵弱的局面。”

    听了岳飞的这番话,李纲不由得看着岳飞,眼神里有了些惊奇。

    岳飞又道:“如今我们大宋北有契丹,西有李夏朝,无不有侵吞我江山之意,就连南面的番邦国交趾也时不时侵犯我大宋。若是我大宋兵强马壮,他们岂能如此嚣张?如今因为兵弱,害得我大宋每年要给他们敬上岁币,以此换得和平。如此苟且偷生,弟想想便觉得屈辱。”完,他砸了一下桌子。眼中怒火熊熊。

    刘庆觉得岳飞现在就是一个愤世的热血少年。也许正是这样的热血,才让他今后成为叱咤风云的大将军。

    此时程云吃饱喝足,已经站在刘庆身后,看到李纲和岳飞争吵,觉得有点儿害怕。

    刘庆笑吟吟地看着,听着。他觉得,现在宋朝的情况不单单是轻武的问题,而是方方面面的问题。要想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非得大改革不成。

    听了岳飞的话,李纲叹道:“贤弟所言,的确是屈辱。可这也为我大宋换得一世清平,不是吗?”

    “李大哥,哪里有清平?要知道,那些狼是喂不饱的。今番觉得岁币少了,就兴兵来犯,逼你增加岁币,这样何时是头儿?”岳飞也一摊,神情既气愤,又无奈。

    李纲道:“何时到头?这不也一百多年过来了?”

    “哼,正是李大哥这样的想法儿,才让我大宋上上下下皆苟且偷生。”岳飞冷笑一声。

    “岳贤弟,这打仗是要钱的。算起来,恐怕比岁币还多。”李纲摇摇头道。

    岳飞道:“就那些士子们会算账?哼,难道不知道如果打胜了,以后永远都不用敬上岁币吗?”

    这一句话把李纲住了,一时无言以对。

    刘庆淡淡一笑。

    “刘贤弟,你倒句话啊?”李纲只好求助刘庆。

    刘庆笑道:“不瞒李兄,我赞同岳贤弟的看法儿。”

    “哎!”李纲叹气,“看来你们是对的。”

    刘庆又道:“李兄,依我看,现在我们大宋不只是兵弱,这朝廷也怎么呢?我想李兄应该明白。”他话很心,毕竟是古代,公然诽谤朝廷可能会有牢狱之灾。

    李纲叹道:“刘贤弟的意思为兄明白,如今奸臣当道,朝政积弊,这可是比兵弱更为可怕。纵观历朝历代,因奸臣亡国的还少吗?”

    岳飞道:“弟虽年幼,可也知这些奸臣只顾一己私利,枉顾社稷安危,实在可恨。”

    李纲道:“但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岳贤弟年纪尚轻,刘贤弟则一介白儒,置身仕外。某不过是一个八品知县,即便想为国做事,也是有心无力。”完,叹了口气。

    刘庆笑了笑,道:“俗话,事在人为。李兄已经步入仕途,将来不定还能做宰相,做将军呢!”

    李纲摇摇头,苦笑道:“刘贤弟,你也知道我大宋官员的磨勘制度吧!对州县官的考课十分严苛,即需要政绩,还需要上级保举,才能改为京官。

    而这政绩最大的一项就是税收。如今的税额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加税种。比如原来只有两税,免役税,现在又加了丁税,和农具税,这样岂不是要百姓的命吗?

    本官三月上任,至今仍未按政令在本县加入丁税和农具税。不过为了完成任务,本官不得不在两税上增加额度。即便这样都民怨沸腾,更何况再把那丁税和农具税加上了。那样的话,可就真的是民不聊生了。”

    到这儿,李纲不由得摇头叹气。

    刘庆微微点头,沉吟片刻道:“我是河口村人,看到那些农人近乎衣不蔽体,再加税,他们的日子可真就没法儿过了。”

    李纲道:“正因为如此,我才没有加上丁税和农具税,就是考虑民生。只是,我这边的压力就太大了,毕竟州里都眼巴巴地看着各县的税收呢。如果完不成定额,我这一年的政绩就算没了。”

    岳飞一面听,一面皱起眉头。李纲的这些,对于他来有些陌生,他关心的是国家的军事,对于政事他从来不关心,此时听了也不免皱眉。

    刘庆问道:“李兄,本县的税收全靠农业吗?”

    李纲点点头,道:“是啊,不然靠什么啊?靠这点儿商税吗?商税虽然也不少,但是也只占两成而已。剩下八成全靠农税。而且这赤阳县的商税更不好收啊。单单那杨成在赤阳县的商铺就占了四成,将近一半儿,可他却用各种方式抵税,只他这方面就少收很多。”

    闻听此言,刘庆才知道李纲和杨成的关系为什么不那么融洽了。沉吟片刻,他又问:“李兄要在这里做几年知县?”

    李纲道:“正常三年,就是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头儿,一旦税收无法完成,不定就被罢官,回乡赋闲了。”

    岳飞叹道:“李大哥,看来你也挺难啊!”

    李纲苦笑道:“兄弟,这国家政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岳飞道:“可我知道,如果我们大宋不用年年向西夏和辽朝纳岁币,百姓就不用这么苦了,你们这些州县官也就不用这么艰难了。”

    李纲点点头,道:“岳贤弟的也有些道理。”

    “所以弟才主张,以武立威,只有我们大宋的军事强大,那些番邦就得俯首称臣,向我们大宋纳贡。只有那样,才能拓我国土,壮我国家,重现汉唐盛世。”话间,岳飞双眼光彩熠熠,似乎看到了那一番锦绣美景。

    李纲却苦笑道:“岳贤弟胸怀壮志,若是生在汉唐,必将是一代名将。只可惜啊,我大宋”

    “大宋怎么了?我岳飞身为中华儿郎,无论生在何时都要扬我汉家雄风。岂能让那些番邦丑欺辱?”完,岳飞站起身,望着窗外明月初升,把双一背,一股浩然之气油然而生。

    “的好。”李纲被岳飞的豪情感染,不由得也站了起来。

    刘庆却依旧坐着,微微含笑。

    岳飞又道:“等我年纪够了,我便去参军,誓要重塑我大宋军威,灭西夏,诛北辽,夺回燕云十六州。”

    李纲道:“若岳贤弟能实现夙愿,那将是我大宋之幸啊!”

    刘庆心想,不愧是岳飞,从就志向远大。

    李纲看着刘庆笑道:“刘贤弟,没想到你这位兄弟竟有如此雄心,果然是物以类聚啊!”

    刘庆笑道:“我可没有岳贤弟这样的雄心。”

    “对了,刘贤弟今后如何打算?”李纲问道。

    刘庆笑道:“我啊,就做做画儿,吟吟诗,逍遥一生算了。”

    岳飞道:“弟看刘兄绝非池中之物,不可能混迹一世。”

    刘庆大笑道:“看来岳贤弟很了解我啊!”

    岳飞道:“弟虽与刘兄初识,但看刘兄能舍身去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冒死擒获凶犯,仅凭这一点,刘兄就是一个心怀正义的君子,大英雄。”

    听了岳飞的赞扬,刘庆笑了笑,道:“岳贤弟,我要是为了那三千贯赏钱呢?”

    岳飞一愣。

    李纲便笑道:“哈哈哈,我就喜欢刘贤弟的坦诚。”

    岳飞点点头,道:“没错,刘兄的确是一个胸怀坦荡的大丈夫。”

    刘庆端起酒碗,笑道:“二位兄弟过奖了。来吧,李兄,岳贤弟,就为了坦诚二字,我们干一他一碗。”

    李纲和岳飞双双叫好,三人便碰碗,一饮而尽,同声大笑。

    程云也被这样的豪情感染,娇俏的脸上盈荡着喜悦的容光。

    六月初十的月亮像个鹅蛋,挂在东山顶上。橙黄色的月光明亮如水,把光辉洒向大地,照亮黑夜。

    苏东坡以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情千里,感怀亲情,只愿美好的月色普能见。那是何等胸襟!

    看到窗外明月,程云便想起了河口村半山腰的家,心里隐隐担忧。她觉得这个时候马德和乡书恐怕会去难为孙二娘。

    此时,月光照进刘家冷清的院儿里。土墙,柴垛,茅屋都清晰可见,却又朦胧虚幻。

    孙二娘独坐屋门前,望着紧闭的院门发呆,盼着刘庆和程云归来。

    忽然传来了杂沓的脚步声,孙二娘心中一动,是大郎和云儿回来了。忙起身去开院门,院门却被撞开了。

    月光下,乡书带着六七个人站在了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