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简画心中山水
听了宋徽宗的话,刘庆道:“回禀圣上,王希孟住在马行街的北面。”
“哦,那还不算太远。”宋徽宗点点头道,“对了刘庆,你住在什么地方?”
“回禀圣上,臣住在西大街。”刘庆道。
“哦,这个稍微的远些。”宋徽宗道。
刘庆道:“臣觉得还好。”
宋徽宗笑了笑,又问道:“刘庆,你这个画法儿什么从哪儿学来的啊?”
“回禀圣上,这画法儿是臣自己悟出来的。”刘庆拱拱道。
“自己悟出来的?”宋徽宗的声音里带着惊讶之意。
刘庆拱拱道:“是的圣上。”
宋徽宗问道:“那你是怎么悟出来的?”
刘庆道:“回禀圣上,这来也奇怪,臣于三年前得了一场大病,本以为是活不了了,可奇迹却在臣的身上发生了,臣竟然又活过来了。之后,臣就那这一块木炭随意的涂抹,竟然悟出了这样的画法儿。”
“竟有如此神奇之事啊!”宋徽宗惊讶的问道。
刘庆点点头道:“这事情的确是神奇,臣也无法解释。”
宋徽宗呆了一会儿,道:“刘庆,那怕是你有仙魂附体了啊!”
刘庆道:“当时乡亲们也都这样,只是臣却不以为然,臣觉得自己和之前没有什么区别。”
宋徽宗笑着道:“这种玄妙之事,自然是难以理解了。不过,这也是上的安排,让朕知道了你。”
“多谢圣上的器重。”刘庆拱拱道。
宋徽宗笑着道:“刘庆,朕准许你随时都可以进宫的权利,朕要你陪着朕作画儿。”
这可是大的荣誉啊,这个权利就连太师蔡京都没有的。
刘庆赶紧跪下谢恩了。
“起来吧!呵呵。”宋徽宗笑呵呵的道。
拉坐回去,这时候王希孟和太监就一路跑的回来了,这可是皇帝的事情,那必定是要跑着来回了。
只见王希孟怀中抱着一个包袱,挺沉的样子,已经是累的他大汗淋漓了。
“回禀圣上,臣取来了。”王希孟气喘吁吁的道。
“快呈上来朕看看。”宋徽宗神采奕奕的道。眼中也带着几分期盼。
太监就把王希孟怀里的包袱呈给了宋徽宗看。
“打开。”宋徽宗道。
太监打开包袱,里面是五颜六色的石头和那砗踞。还有好几包儿磨成粉的颜料,还有松节油,还有配制好的颜料。
宋徽宗是一一的看来,也是频频的点头了。
“嗯,好,很好。”
看了一遭后,宋徽宗就问那些他没有见过的石头了。而王希孟也是给宋徽宗一一解答。并且是问了价钱,这其中由为贵重的就是按砗踞了。
宋徽宗点点头道:“看样你买这些东西使了不少的钱啊!”
“这是臣应该做的。”王希孟道。
宋徽宗问道:“可你是怎么研制出来的呢?”
王希孟道:“这还要感谢上画师刘庆。”
“感谢刘庆?”宋徽宗看向刘庆。
刘庆赶紧起身拱拱道:“这个臣也没有帮上什么忙。”
这时候,王希孟才知道原来刘庆也在这里,便惊愕的看了过去。
刘庆对王希孟笑了笑。
王希孟也笑了笑。
“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宋徽宗问道。
王希孟道:“回禀圣上,事情是这样的。臣弄来了这些石头,然后也琢磨着把它们磨成了细粉,可就是如何让这些粉具有粘性却是难住了臣。令臣是百思不得其解。也试验了很多的办法儿,却都不尽如意。直到刘兄去处了陈的住处,才告诉臣用松节油或者是核桃油试一试,这一试竟然成功了。要这制作颜料,刘兄的功劳是最大的。”
宋徽宗听了便点头笑了笑,道:“这是你们俩个的功劳。朕心甚慰啊!”
刘庆和王希孟相视一笑。
宋徽宗接着问道:“王希孟。”
“臣在。”王希孟回道。
宋徽宗问道:“朕听刘庆,你打算画一幅山水长卷?”
“是的圣上,臣为此已经酝酿很久了。”王希孟道。
宋徽宗点点头,沉吟片刻道:“王希孟啊,你现在还年轻,朕觉得不先不要着急,毕竟这长卷是考验技法和耐力的。容不得半分浮躁的。”
王希孟道:“臣已经做好了准备。”
宋徽宗想了想,又道:“既然你执意要画的话,那就和朕你是如何经营的。”
王希孟点点头道:“回禀圣上,臣已经在心里有了整幅图画的样子,臣现在就可以给圣上画一幅简略的图,请圣上指教。”
听了王希孟的话,宋徽宗点点头道:“好,你就去偏殿吧,哪里有朕的墨宝。”
“多谢圣上。”王希孟拱拱道。
宋徽宗就让那个太监带着王希孟去了。
宋徽宗又问刘庆道:“刘庆,看样子你和王希孟很熟络啊!”
刘庆点点头道:“回禀圣上,我和希孟也算是惺惺相惜了。”
宋徽宗点点头道:“朕知道了,那王希孟也是个才少年,只是他还需要历练。而刘庆你却十分的老道了。”
“多谢圣上夸奖,臣不过是长了希孟几岁罢了。”刘庆谦虚的道。
宋徽宗笑呵呵的道:“刘庆啊,你今年贵庚?”
“回禀圣上,臣今年二十有三了。”刘庆道。
“呵呵,正是好时候啊,只是作为画者来,还是颇为年轻的,但朕观你的技法却又好像是画了几十年的老似的。”宋徽宗笑呵呵的道。
刘庆道:“多谢圣上的夸赞。”
宋徽宗点点头笑了笑。
等了一会儿,王希孟就画好了。把画儿呈给了宋徽宗看。
看了王希孟的简画儿,宋徽宗的眼睛还是一亮。
“王希孟,这就是你心中的山水画儿?”宋徽宗是颇为惊讶的问道。
王希孟拱拱道:“回禀圣上,这就是陈心中那副山水画的大概样子。”
宋徽宗点点头道:“好,好啊,很好。刘庆,你也来看看。”
刘庆走了过去,看了王希孟的这幅简化缩的画,道:“若成真画,自然是气韵磅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