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回 世纪婚礼(一)

A+A-

    世纪婚礼(一)

    当天中午,张强在家里大摆宴席,招呼明成祖朱棣一行以及亲朋好友,本来预备了三十围,亲朋好友大部分拿了购物券就告辞了,此刻恐怕在弘欣集团旗下的商船选购心仪的商品,购物,永远都是一种乐趣,特别是有人买单的情形下,无论如何得好好疯狂一回。

    留下来的亲朋好友加上王景弘他们,仅仅够坐五围,人数虽然少了,气氛不减,移风易俗,现在的家庭妇女已经可以堂堂正正入席,不像以前,需要另外设席。

    席间,众人谈笑风生豪情万丈,展望未来,王景弘再次画饼,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两杯水酒下肚忘乎所以妙语连珠,不断的抛出新事物新观念,把众人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把马和听得胆战心惊。

    当讲到海外有一种动物像羊又像驼的时候,屁孩拼命拉着王景弘的高喊:“爸爸,爸爸,我要这种动物!”,惹得众人大笑不己,在张强应承这门婚事的同时,屁孩已经改称王景弘为爸爸了,得了一个伶俐乖巧的儿子,王景弘也是满心欢喜。

    跑得如奔马却不会飞,遇到危险就将头埋进沙子里的鸟(鸵鸟),在树上几乎一动不动,时间长了可以在

    身上长出青苔的动物(树懒),身上带着一个口袋,随时随地可以将宝宝放进袋里的动物(袋鼠),这些奇闻听得众人诧异不己,的是兴高采烈吐沫飞溅,听的是云里雾里风中凌乱,当有人问这些传闻的真实性和出处的时候,王景弘才猛然醒起:额滴妈啊,我这满嘴的火车也开得太猛了。

    好在王景弘有急智,解释在一次偶然的会,听家族长辈的,真不真实只有等再次远征时求证,就这样胡混了过去,在座的都是聪明绝顶之人,他们心里明白,这些都是真实的,只是王景弘没有出具体的缘由。

    马和是听得一身冷汗,而张欣心里想,结婚后得好好问问。

    结束了提亲,各自回家各找各妈,王景弘现在是闲来无事,只有等大婚日期确定了才开始准备,通知老家亲戚前来庆贺,双亲已经不在,其他亲友派条商船前去接送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一个0天半月足够了,从福建到京城走水路方便快捷,至亲的只有一个姐姐,他们已经提前得到喜讯,不急。

    无所事事,带着两个跟屁虫到处溜达,不知不觉来到了永定河,猛然一惊,卢沟桥不就建在永定河上吗!这座桥承受了太多苦难的历史,是华夏民族心中永远的痛

    ,也是华夏民族不屈的象征,想到这里加快了脚步,很快,一座雄伟的大桥出现在眼前,看到大桥,王景弘的表情由嬉戏变得异常的严肃,身上一股杀气喷薄而出,惊得飞禽走兽亡命而逃,骇得两个跟屁虫背脊发凉脚冰冷

    卢沟桥建于南宋淳熙十六年(9年)六月,桥面略呈弧形,两端较低,中间隆起。桥墩、拱券以及望柱、栏板、抱鼓石、华表等都用天然石英砂岩及大理石砌筑,而桥面全部用天然花岗君巨大条石铺设。

    卢沟桥全长266。5米(桥身23。5米,两端雁翅各26。65米),两侧桥栏有石雕栏板29块,望柱共2根,南侧有望柱40根,北侧有4根。望柱间距约。米至2米,柱高。4米。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5米。每根柱头均雕有大石狮,共2个,大狮身上有狮9个,顶栏上2个,华表上4个,大总计45只。桥两端东有石狮,西为石象,紧抵桥头望柱。

    望柱和栏板石迎面雕有精美的花卉图案,望柱项端各雕有一头大石狮,在其头上、足下或胸前背后又雕有一些石狮。桥两端作为抱鼓石用的,东端是两头大石狮,西端是两头大石象,身躯硕大,憨态可掬。在顶栏石狮、石象之外,各竖华表一个,高4。65米,下设八角须

    弥座,上穿云板石,莲座圆盘之上雕有一头石狮,迎向桥外、神态自若,有如迎送行人。

    这是一座英雄的桥,站在雄伟的卢沟桥面前,王景弘对武大郎的后代恨之入骨,要是这时候有几个本子在这里,一定会被王景弘撕成碎片。

    据没有得到证实的传,本本都是武大郎的后人,当年武大郎没有被毒死,而是诈死,乘人不备跑了,不顾一切的逃跑,害怕被人发现,一口气跑到一个岛上隐姓埋名,开始靠采摘野果为生,与那些还未开化的野人为伍,慢慢,武大郎半文盲的水平在野人中显示出超能力,被一致推为酋长,最后建立了政权,成为了岛国第一任国王,半桶水的武大郎,其文化可想而知,能够记住的汉字往往只有一半,国旗就是一个烧饼,现代的本子都是武大郎的后代,虽然经过无数其他民族的改良,到了现代还是偏矮,只能武大郎的基因太他妈强大了。

    后人为了避违,没人敢用大郎、二郎(武二郎)作为名字,你可以用太郎,三郎,四郎等,你要是敢用大郎,二郎作为名字,不出半天必将横尸街头,后世的姿三四郎就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柔道高。

    以上的传虽然街头巷尾随处可闻,就是没有几人当真,大多数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谈。

    想到这里王景弘心里一惊,发现来到这个时代,有两样非常重要的事情忘了,一个是按照曾经学过的历史知识,这时候的岛国正处于战国时期,这么过瘾的事不去插上一脚怎么对得起这身臭皮囊,不知马和有没有做脚,另一个是永乐大典,这是世界上最早最全的百科全书,由于各种原因最后能够留下来的副本多有残缺,正本更是不知所踪,成为后世的一个悬案,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总要做点什么不是。

    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先后由内阁首辅解缙和太子少师姚广孝主持修纂,历时五年(403-40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有万书之书之称,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共0卷,分装成095册,全书约3亿千万字。

    它保存了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

    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

    永乐大典(正本)的命运在这一刻,因为王景弘与马和的穿越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