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面目全非

A+A-

    他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意,纵使寒冬仍让人感觉好似如沐春风一般。

    卫蓁笑了笑,问道,

    “无妨,公子买药还是看病?”

    那公子又是咳了两声,

    “许是染了风寒,还请姑娘开两副风寒药吧。”

    卫蓁走上前来,

    “若是公子不确定,不如让在下把一把脉,再开药也不迟。”

    他微微愣了愣,随即伸出来,

    “如此,那便麻烦姑娘了。”

    “公子客气了,为医者,本就该治病救人。”

    卫蓁触上他的腕,片刻后开口问道,

    “公子是长期喝药吗?”

    那公子微微抬了抬眸子,眸中似有讶然,但还是点头道,

    “腿疾反复,是一直在喝药。”

    “怪不得。”

    卫蓁开口道,

    “药有三分毒,公子长期喝药,体内毒素沉积,长久以往,身体会比旁人稍弱一些。”

    他身后的护卫微微蹙了蹙眉,

    “让你开风寒药,这些是什么意思?”

    卫蓁听着低眸一笑,

    “许是在下多言了,我这就给公子开药。”

    她转身走到柜台处开始写药方,而后抓药,一切动作,似乎水到渠成,平稳至极。

    等她将药包好,交到了那护卫的里,

    “这风寒药与公子喝的药或许冲突,公子最好喝这药期间,将药停了。”

    公子又是咳了两声,礼貌道,

    “多谢姑娘。”

    护卫从怀里拿出一块银子,交到了卫蓁上。

    卫蓁惦着里的银子,并未多什么,目送两人离开。

    其实,这银子给多了。

    但她没打算找,谁让她这医馆,叫千金阁呢?

    春禾走了上来,对着卫蓁生咕哝道,

    “姐,您不是非疑难杂症不治吗?”

    难道是因为那公子生的好看?

    的确长得好看,似乎,比谢公子还要俊俏几分,只可惜,是个瘸子。

    卫蓁却是将眸光放远,轻声道,

    “他那双腿,可不就是疑难杂症吗?”

    七年了,果真物是人非,若非这张脸,她都快认不出他了。

    刚才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经的皇长孙,如今的钰王,齐珩。

    齐珩并非正室嫡出,但却是由她姑姑养大,所以,时候,他们感情不错。

    她记得,当年最爱玩最不务正业的是她六哥,胆子最大最鲁莽的是齐涣,而齐珩,向来好学,只是脾气急一些,有些争强好胜。

    年少的少年们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时间和现实的砥砺却会将所有的棱角尽数磨平。

    比如隐忍不发、关算尽的齐涣,再比如如今温若春风、淡如弱水的齐珩。

    卫蓁的眸子渐渐变得幽深起来,自决定回到燕京,她就已经想到,曾经的熟人会再一次一个个的出现在她的面前,只是都早已面目全非了,包括她自己。

    马车徐徐前行,齐珩忍不住掀起帘子看向医馆的牌匾,三个字,千金阁。

    很少有人会用这三个字做医馆的牌匾,因为容易引人误会。

    可看到这三个字,他又是不由自主的想起当初那个光彩夺目的人,因为一本千金方,将整个太医院的人都给怼的不出话来。

    当年,京中人人都,卫家的七姑娘才学不输男儿,知书知礼,落落大方,可却极少人知道,这位知书识礼的姑娘,曾经也是天生逆骨。

    “殿下,可是想起了七姐?”

    除风看着齐珩的神情,开口问道。

    齐珩轻声笑了笑,

    “是啊,学医的女子太少,看见一个,总会想起另外一个。”

    她当年也爱学医,喜欢读医书,却从不曾动医人,也是,堂堂国公府的嫡姐,哪里用得着她出?

    “总觉得有些相像,可细想起来却又觉得哪里也不像,她比阿蓁幸运。”

    齐珩顿了许久,喃喃开口。

    当年的卫蓁,笑起来,眸中光彩夺目,整个人也是明艳的,端庄起来,又是落落大方,休想从她身上找到半点不合礼数的地方。

    而刚才那位姑娘,眸如秋水一般,即便是笑着,也是温和的,沉稳的,倒像是药香世家里走出来的人。

    看上去很合礼数,可细想起来,却又半点不合礼数,很随意的样子。

    有些像,可细想,又是觉得一点也不像。

    医馆里,卫蓁将药方随放在台上,叫春禾收起来,春禾拿起药方,无意间瞟过上面的字迹,标准的簪花楷,很好看。

    只是

    “姐,这字,怎么不太像你之前写的?”

    她看过姐之前写的字,虽然她不懂,但却是能够觉出一股潇洒之气,而这一个嘛,虽然好看,但却是感觉少了几分味道。

    卫蓁听着笑了笑,

    “开药方,自然要这样写字,否则,看不清怎么办?”

    她的笔迹,可是有不少人认识的,她可不想这么快的被人认出了。

    而至于开药方,自然要用一种最寻常的笔迹。

    不一会儿,李自安也回了医馆,凑到卫蓁身旁道,

    “你怎么看出乔老大夫的病的是肺热的?”

    卫蓁微微抬眸,淡淡道,

    “我是大夫,自然能看出来。”

    李自安很是怀疑的看着她,

    “你医术当真这么高?”

    医术这东西,还当真是与经验挂钩,读书终究是死的,她这么大的年纪,能有什么样的经验?又能有多少经验?

    卫蓁笑了笑,眸子看向远方,

    “年纪大,不代表见过的病症够多,而年纪,也不一定见过的病症。”

    医术的确与经验挂钩,可乔老大夫坐镇燕京多年,见过的病症大多是些伤寒或是外伤,真正的疑难杂症又能又多少?

    可她十三岁那年一整年,却是一天也未曾停下的治病救人。

    她自喜欢读医书,她十二岁那年,姜鹤进京,来了一趟国公府,而后就被她缠上了。

    那时年纪,祖母也纵着她,娘亲也向来拗不过她,而姜鹤被她缠的没法子,索性带着去了江南疫区,想要将她吓回去。

    可到最后,也没能让她打了退堂鼓,反倒是越战越勇,直到最后,姜鹤也没了法子,只能带着她。

    两人一路南下,后又北上,走了不少地方,要么治病救人,要么下毒害人,时不时的还去乱葬岗扒尸体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