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今年过年早, 学校腊月二十五才放假。放假这天林薇第一个起床,带着买好的糖果和瓜子, 一件衣服都没拿,在食堂吃了早饭, 买了几个馒头就坐车回家。
上周休息, 辅导完她没有回娘家, 去了百货商店, 捏着十块钱在百货商店里看了很久不知道买什么,看中的东西都要票,她除了十元钱什么票都没有。还是找母亲换了瓜子票和糖果票,最后只买了瓜子和糖。
到了集镇已是下午, 从集镇走回家天黑了,家里的院门是关着的, 她拍了拍门,婆婆出来给她开的门。
“薇,你怎么回来了, 快进来。”前些天她问儿子,儿媳妇什么时候回, 儿子他写信叫儿媳妇不回来过年。明白儿子想节约钱,可是儿媳妇不回来她心里不踏实。现在儿媳妇回来了,看他们那些人还什么风凉话。
儿媳妇这一走就是半年, 她不上工听到的闲言少,每晚听他爹学那些话给她听,她气的睡都睡不好。想安慰儿子, 儿子像没事人一样,还反过来安慰她,叫她别进气。
“娘,家里还好吗?”回到了熟悉的家,她急躁的心安定了下来,这里的归属感比那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大院都要强,这个院子里住着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
“都好,狗娃和坤在房里,你先回房,我去给你做吃的。”
在房门外听着儿子的笑声,林薇心潮澎湃,她终于回来了。没有弄出声响,一下子推开门,想给樊先鸣一个惊喜,看到的是他慌张的收着课本。
“薇薇,你怎么回来了。”课本没处可藏还放在桌上,他抱着儿子拦住要过来的林薇,把儿子递给她,她都不接,径直走向他的临时课桌,还拿起了他课桌上的理科书。
“你要考理科?为什么不早点和我。”为什么要考理科,还要瞒着她。知不知道理科有多难考,他们学校今年文科录取分数线是320,理科录取分数线才280。听今年理科很多人都考了零分,他没有上过初高中,凭着几本书自学,如果没考上,还要丢她一个人在省城吗?
“坤,妈妈回来了,我们今晚和妈妈一起睡,开不开心。”就是怕林薇担心才不告诉她,要他怎么解释,难道要告诉她,他学了三年奥数,初中数理化生基本能考满分。
“樊先鸣,我在问你话。”咬牙切齿几乎吼出声,他不肯解释,到现在还想转移话题,儿子躲在他的怀里也不看她。
“薇薇别生气,坤看着你呢!坤叫妈妈。”他看过报纸,知道这个年代学理科的人很少,如果他学得来文科,就不会费尽心力找理科书。
“妈妈。”樊孝坤极不情愿的叫了林薇。樊先鸣要把儿子递给林薇,儿子抱着他的脖子不松手。
“坤乖,妈妈抱。”怎么叫儿子都不肯让她抱,还是樊先鸣把儿子塞进了她怀里。樊先鸣松开手,儿子一脸委屈的看着他,眼里都没有她这位妈妈。
“等会儿再跟你算账。”恶狠狠的瞪了眼樊先鸣一眼。儿子在,她不想让儿子看到他们起争执,她还想和儿子多亲近。
樊先鸣得了赦令出了房间,有他在儿子的视线都在他身上,不利于他们母子相处。他现在还要头疼想理由和林薇解释。
杨大莲手脚快,一会儿就做了一碗青菜疙瘩面汤,还了一个鸡蛋。给儿媳妇端去房里,看到儿子在房门外走来走去。
“狗娃,你怎么在外面。”儿子不在房里与儿媳妇夫妻团聚,大冷天的站在外面,不会是看书看傻了吧!
“娘,是给薇薇做的吗?我给她端进去。”夜里寒气重,再不进去他要冻成冰棍了。媳妇是通情达理的人,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肯定能明白会放过他。
推开门儿子还没有睡,开门的声响吸引了儿子的注意力,儿子看了他一眼盯着他手里的碗,目不转睛还吧唧嘴巴。
“看着也没用,这是妈妈的,叫妈妈喂你吃一点。”儿子是个吃货,吃饭时吃自己碗里的蛋羹饭还不够,总是盯着他的嘴巴,夹一点菜放进他嘴里,恨不得咬着筷子不放。每次只喂一点点,担心他吃多了消化不了。这面疙瘩还算好消化,弄了喂他一些没关系。
趁他们母子吃饭之际,樊先鸣偷偷收起了理科书。都写信叫她不要回来,这突然回来杀了他个措手不及,本来想等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再告诉她,没想到提前露馅了。
儿子吃了一坨面疙瘩还喝了一点汤,喝汤时眼睛都睁不开了,嘴还不离开碗。樊先鸣抱走儿子,没一会儿就睡觉了。放儿子到床上,转头就是林薇一脸严肃的看着他。
“薇薇。”
“为什么考理科。”他们一起复习了大半年文科,文科全背下来不会考很差,理科一旦不会很可能是零鸡蛋。
“上次我在省城看到了理科书,发现自己对理科更感兴趣,我想试着考理科,你应该会支持我的对吗?”牵起她的双手握在一起,真的不想骗她,可是又不得不撒谎骗她。
他理科基础好学起来才会很快,原身只是学文化,没有接触过理科,根本自学不了。花了半年时间,已经把高中理科知识都吃进去了,现在每天做习题,争取把知识全吃透,要确保高考万无一失。
“你学了多少了,觉得难不难。”她初中理科很差,学不下去才在高中选了文科。樊先鸣脸上的自信感染了她,如果他觉得难,应该会和她一样学不下去,而不是现在一脸自信的模样。
“差不多快学完了,不是很难,薇薇你放心,我一定能考上,明年肯定能去省城。”
早上被鸡鸣叫醒,醒来还在樊先鸣的怀里。和她一起醒来的还有儿子,儿子看了她一眼翻身要起床,眼睛还在四处张望。
“坤,是不是找爸爸,妈妈抱你找爸爸好不好。”儿子听懂了他的话没有动,乖乖的等着她抱,抱着儿子正要放进樊先鸣怀里,儿子突然叫她妈妈,还亲了她,她激动的亲了儿子的脸,这还是儿子第一次主动叫她。
今天生产队杀猪,樊先鸣和林薇一人牵一只手,带着儿子出来看热闹。热闹没看成,他们一家人到成了热闹。林知青回村里过年,这是太阳西边出来的奇观,大家看着他们一家三口瞧稀奇。
去县里就要不少钱,林知青在省城读书,听坐车回来就要好几块。这人回来了,虽然大家不再笑话樊老三家的宝贝儿媳妇跑了,要闲话怎么都有得,人回来了也是傻。
那么贵的路费回来过了年还要回去继续读书,也难怪樊老三家的猪一年养得比一年多,不多养点猪怎么养得起城里的儿媳妇。
去年樊老三家养了三头猪,今年养了四头,听前段日子卖猪就卖了200块出头,眼红了不少人。
也有人学着樊老三家多养猪,别看养猪卖钱多,要想养好猪,养肥猪也不是那么简单。有些人偷懒,即想养多猪又不想花费时间猪草,切猪草,连猪棚都不愿意搭,两三头猪窝在一个棚子里怎么养的好。
养不好的继续眼红樊老三家,些酸言酸语,养的好的整天乐呵呵,该的闲话还是要。农村就是这样,回不回来都会有闲话,谁让樊老三家敢娶知青儿媳妇。
儿子儿媳带着孙子出去玩,樊老三两口子在家里发愁。去省城一个来回的路费就要20元,儿媳妇这回来十几天20元就没了,儿子考去省城了这两个人的来回路费就是40元。
刚卖的那四头猪,杨大莲天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也才卖了200元出头,儿子儿媳每年回来两次这80元就没了。明年儿子去了省城,她一个人也养不了四头猪。不让他们回来又舍不得,孙子也不能总见不着父母。
“叫他们别回来,有什么事写信。”前些年光景不好,他一年都赚不到80块钱。只要儿子儿媳在一起,回不回来看他们两个老的不重要。
“的轻巧,你识字还是我识字。”大儿子分家出去,儿子又要出去读书。她生了两个儿子就像没生一样,一个都不在身边。想到这杨大莲悲从心来,抹了抹红了的眼睛。
“大哥识字,不然还能怎么。”供儿子儿媳读书就已经够吃力了,回家的路费他们实在供不起。
杨大莲和樊老三没有来,林薇带着儿子在边上玩,樊先鸣在生产队门口领猪肉。大伯突然朝他走过来,手里还拿着信。
“信给我。”想到信里诉着对樊先鸣的思念,她的脸上多了两块红云。
“不给,这是给我的信。”媳妇脸上的嫣红他都看到了,信里肯定有肉麻的话。媳妇给他的上封信,全篇写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事,连句想他的话都没有,真想马上拆开,看媳妇给他写了什么。
“给我,这是我寄给你的,我现在不想给你了,还给我。”牵着儿子走不快,想把信抢回来又要顾着儿子,樊先鸣还拿着信对她摆手,一阵恼羞。
“寄给我的就是我的,你带着坤慢慢走,我先回家念给爹娘听。”樊先鸣一手提肉一手拿信,脚下生风。
林薇抱着儿子在后面追,儿子高兴的喊着越走越远的樊先鸣,听到儿子喊他,那个可恶的人都没有停下来。
作者有话要: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