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苦逼的‘创作’
王静知道自己能够导演一部大制作的电影, 二话没先和单位请了两个月假。至于假期够不够的问题, 她没考虑, 反正先按着能请的最长假期请。
“这是剧本。”周耀基将剧本给了王静。
“大地震!”王静一字一顿念着封面,拧起了眉头, 地震可不好拍啊!开剧本慢慢读着, 眉头虽然越拧越紧, 眼睛却越发明亮了。
她喜欢这种挑战,拍电影就该有所突破。
“好本子。”王静激动地看向了周耀基,一瞬间他有些迷失, 随即恍然, 王静的是本子, 看向他的眼中也没了以前的爱意。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爱是真的爱, 不爱是真的不爱。干干脆脆,利利索索, 反而是他拖泥带水,藕断丝连。
周耀基不禁苦笑, “你喜欢就好。”
“什么时候开拍?”王静问。
“随时都可以。”
王静充满斗志的活跃起来,开始四处采景,绘制分镜头。
周存彦是将资金给了周耀基就彻底不管了,他觉得他来这的任务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
不过眼下,他又要去一趟美国发行剪辑版的《金陵十三钗》。他这次出行还带有一定的政治性,前阵子日本首相田中趁着支持率还高的时候立刻和宝岛断交,前往中国和中国正式建交。
本是皆大欢喜的事, 不料田中首相甫一回到日本就受到了右翼分子的疯狂猛扑,不但受到2个时的问责,还被称为‘**’,要求他剖腹谢罪。
右翼份子的势力极大,他们甚至在美国有所影响,中国当然要对此作出反击,周存彦提供的《金陵十三钗》正好符合需求。
“是该在国际上申诉一下我们在二战受到的苦难。”总理,此时中美虽然有了一定的默契,但仍没有正式建交,右翼的就是这个主意,破坏中美建交,这样他们就可以有恃无恐了。
“就是,日本到现在都没有实心实意的道歉,只会编造篡改历史,要让他们道歉。”周存彦如同被点燃的爆竹,他可是在那个年代呆过,对于日本人有着深深的恨意。
当下,他也不抱怨自己是空中飞人了,带着光盘就飞到了美国。
威尔逊已经和他是老朋友了,听周存彦宁愿不要钱也要让米老鼠电视台多次播放《金陵十三钗》后大吃一惊。
待看完影片,他尤不相信,“周,你确定不要钱?只要我们在黄金时间播放?”
“是的。”周存彦点头。
“太可惜了,这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如果不在大荧幕上映就亏了。”威尔逊实心眼的。
“当然要在大荧幕上上映。”周存彦嘴角勾起了一抹微笑,“我不要一分钱,但是那些院线商最好也只收该他们的那部分。”
威尔逊深吸了一口气,“你疯了!”
“我想我真的有点疯了。”周存彦眼底充斥着血色,他一直不愿意重看自己拍摄的这部电影,原因是很多事是真的,或者,真相比电影中演的还要残酷。
他想起了周得嗣新野被杀光、抢光、烧光时的麻木,想起曹存咏起郑州抵抗日寇时进行的城战……
威尔逊叹息一声,他刚看完电影,心绪还受到电影情节的影响,默认了周存彦的想法。
当天,米老鼠电视台播放了一部中国电影。
杰克妈妈坐在电视机前,手里握着手绢不住地擦拭,“亲爱的,我受不了了,受不了了,心里真难受。”
“那我们换个台?”杰克爸爸依依不舍地瞄着电视提议。
“不!”杰克妈妈和杰克异口同声地。
“日本人是坏蛋,都是大坏蛋!”杰克大声,“下次见到他们我要碎他们的脑袋。”
显然,最容易被影响的始终是孩子。
“噢,不要这样。”杰克妈妈。
影片投放到电影院之前,周存彦迎来了一个想不到的人——犹太传媒大亨默多克。他对于美国影响力可以是方方面面的,略有些夸张的,他甚至可以影响到美国总统的选举。
周存彦不敢觑犹太人的影响,即便后世的中国也受到了犹太人的影响,polo、李维斯牛仔、星巴克、谷歌、戴尔、唐可娜儿、美孚、麦当劳、戴比尔斯、可口可乐、华纳……
一串耳熟能详的名字让周存彦强起了精神。
他可不敢看笑容满面的默多克,犹太人的势力渗透了德国、美国,后世甚至渗透了中国。想想中国的舆论吧!人们大多是讨厌日本的,也有讨厌美国的,但有几个讨厌犹太人的?
他们对舆论的掌控不是周存彦,或者现在的中国能够抗衡的。
毫不夸张地,今天一旦没谈拢,周存彦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而默多克所做的或许只是一句话而已。
“请问有什么是我能够效劳的?”周存彦问。
默多克粗厚的手指摸着自己的下巴,手指上的极品蓝宝石戒指熠熠发光。
“噢,我此次来是来看一位伟大的制片人,您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拍的实在太好了,现在就该拍一些反战影片,特别是应该让那些可恨的刽子手认识到他们的错误。”
默多克的话让周存彦有些摸不着头脑。
“您的对,日本人对中国做下了垒垒恶行,罄竹难书,他们却还逍遥法外,拒不认错。”周存彦气愤地,“您听了吧!日本右翼分子还修改了教科书,篡改历史!”
默多克苦笑地附和,“您的对,我也不喜欢日本人。”
“对吧,没有比日本人更坏的了。”周存彦有些义愤填膺地,“中国都大度的和他们建交了,他们反而还在闹腾,真是太过分了。”
见周存彦迟迟反应不过来他的来意,默多克干脆直接,“您得对,您有想过拍一部反应犹太人苦难的电影吗?资金不是问题,要多少有多少,只要能够拍出《金陵十三钗》的水平,我们可以无限制的提供资金给您。”
周存彦张大了嘴,心里直发颤,他哪里会拍什么电影?
“可……中国和德国刚刚建交,不太好吧!”周存彦牵强地找了个理由。
“周先生,我想您的国籍是美国。”默多克轻笑,周存彦直接愣了,怎么办,他真的不敢得罪默多克,他是可以一走了之,可是走之后默多克迁怒中国怎么办?他可是美国的传媒大亨,对美国的影响是非凡的。
仅仅一个默多克足以影响中美建交的问题。
周存彦头大如斗,突然想起了一部电影。
“有了。”他,“再此之前我需要先创作一部,您能为我提供一些资料吗?我知道曾经有个叫辛德勒的人在二战期间拯救过数千犹太人性命,我想写他。”
周存彦祭出了《辛德勒的名单》,甚至连导演都想好了,他自己肯定是不行的,一开拍就露馅,也不专业。所以他想到了李德安,一名后世很有名来自宝岛的国际大导演。当然,这时他还是个年轻,周存彦准备像拍《金陵十三钗》一样找甄导的徒弟将分镜头一幕幕扒出来。工程浩大,却也是保证质量的一个方式,至于电影中曲子,他决定创作人干脆就写自家女儿的名字好了。
那谁张爱玲不是过出名要赶早吗?
周存彦极为无耻的想。
“没问题!”默多克立刻同意了。
一周后,周存彦得到了完整的资料,默多克能量巨大,加上知道要拍摄一部犹太人的电影,整个犹太圈都轰动了,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但做出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模型,甚至连远在耶路撒冷档案室的卷宗原版都拿来了。
此外,鉴于周存彦不懂德语和希伯来语等语言,他的身边多了几名志愿者,让周存彦欲哭无泪。
这么多人守着他,他怎么展开抄袭大业嘛!
只好每天晚上背诵,白天心塞的假装创作,他那握菜刀的手连敲印机的键盘都不利索。听着志愿者们念枯燥史实的周存彦挂着两行宽眼泪看着窗外的景色,外面如此美好,他却如此苦逼。
“先生,您的笔调控制得真好,不夸张、有分寸。”志愿者们不吝啬地赞扬着,他们一点一点目睹从周存彦的笔下流出,越是看越是惊奇,没想到他能够写出一个如此复杂的人,不但描写了犹太人在二战中的苦难,还从人性上拔高了的水准。
“中国有句古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周存彦有些心虚地解释,“不是我写的好,而是这篇是上……帝握住了我的手,让我写出来的。”
周存彦的无耻深深动了上帝虔诚的信徒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