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方族长对公子颇有怨言

A+A-

    “公子,一切准备就绪。”

    张卫走过来禀报,“一会若是有危险,还请公子尽快退出去。”

    黄子健点点头,“行!你们动吧,不用在意我这边。”

    张卫回去跟张琪瑛商量了几句,随后挥挥,率领将士开始缓缓进入。

    太平道人紧随其后,很快,将士们就按照张卫的吩咐,在里面布置好各种封锁。

    “呆会我取下雮尘珠,按下开关,尸皇就会从坑洞里出现。”

    张琪瑛现场解了一遍,“你们心一些,伺看能不能迅速将它头颅砍下。”

    张卫和玄鼎等太平道人,紧握着长剑,点零头,“开始吧!”

    唰!

    张琪瑛长袖一卷,取走了雮尘珠,立即退后几步,来到一盏石灯前,按下了关。

    嚓嚓嚓嚓!!

    磨墙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里响起,一个棺椁从坑洞里面慢慢升了起来。

    啪嗒!

    石棺上升完毕,棺盖跌落在地,所有人不由呼吸一凝!目光全部看向棺椁里面!

    “尸皇呢?!”

    棺椁里空无一物,张卫等人围了上去,里面空荡荡一目了然,不由都皱起了眉头,“怎么回事?”

    黄子健在殿外也看得很清楚,不由轻笑道:“这尸皇成精了?还会躲猫猫,这么调皮啊?”

    “大家伙心些,仔细搜寻一下!”张卫立即吩咐将士开始四处搜寻。

    府里,

    司马徽没找到黄子健,着急得到处晃悠,找到了诸葛璐的院子里去,“璐,四公子在你这吗?”

    “他不在,司马爷爷,怎么啦?”诸葛璐看司马徽着急的模样,以为是有什么急事。

    司马徽道:“是这样的,他吩咐人打造那个什么高倍镜,凹凸镜,打造出来,还有些铁管疙瘩,听他是做望镜用的东西。”

    “可老夫对此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怎么弄。这不着急找他呢,可找了半,都不见人影。”

    司马徽匆匆了两句,就掉头想继续去找。

    黄承彦将他拦下,拉到旁边让了茶,“不用找了,他不在府上。我看他带着几个道士出门,随口问了一句,他去一趟皇陵。”

    “你就坐这喝喝茶,咱俩唠唠嗑,慢慢等吧。”

    司马徽皱着眉头,“怎么又去皇陵了?”

    这四公子怎么回事,正事不办,往皇陵跑瞎折腾什么?!

    这些在洛阳城展览行尸,几个粽子而已,司马徽见得多了,一般当地官府直接砍了头颅火化处理,他倒好,居然游街示众。

    虽是为了辟谣,可闹得人心惶惶,总归不妙,看来得找会劝劝才行!

    “承彦啊,你找个会劝劝公子,不要去折腾皇陵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

    黄承彦看到老友这般模样,毫不在意道:“那子就折腾几的功夫,不要在意。”

    “倒是你和老厐,一个往烧窑场跑,一个在屋里捧书看,还不如来陪老夫唠唠嗑。”

    “你不懂!”

    司马徽兴奋道:“那些镜子,居然能将东西放大!不管是沙子还是这些瓷器的纹路,都能看得好清晰。不定真如四公子所言,能看清空上的星象,你就不好奇上的星辰,是何等景致?”

    黄承彦抬头看,上的星辰,是否真有仙人居住?!

    能不好奇吗?

    是个人恐怕都会好奇,只是他们这等凡夫俗子,贸然窥视,会不会惹来仙饶不快?

    黄承彦不由担忧道:“如果上真的有仙人居住,我们贸然窥视,会不会降下雷霆之怒?”

    “应该不会吧?”

    司马徽心里也有些戚戚,“四公子不是他看过很多次了吗,要是有惩罚,他还能活蹦乱跳到处折腾?”

    黄承彦想想也是,“你的没错!等那劳什子望镜弄出来,你喊上老夫,老夫也去开开眼界。”

    月宫上的嫦娥仙子,也不知是哪般模样,他也好奇的很!

    就在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聊的时候,

    贾诩走了进来,“黄老,水镜先生,四公子可在?”

    怎么都喜欢跑这找四公子?

    黄承彦有些纳闷,摇头道:“他带着几个道士到皇陵去了,怎么,你找他有什么事?”

    他也就随后那么问一句,没想到贾诩还真了,“城外百里一处山林里,有一伙强盗打劫来往行商,那些苦主找到了县衙,想请四公子发兵剿灭。”

    盗匪劫道,常有的事吧,这年头很多人活不下去,都落草为寇,靠抢掠为生。

    于是,黄承彦劝道:“他们也是穷苦百姓,如果不是活不下去,怎么会选择这种刀尖口舔活的生活?”

    “老夫觉得,还不如将他们招降,正好四公子不是在招兵吗,这些强盗训练一下,也能成为精兵。”

    贾诩点点头,“行,我派人去招降试试。”

    这等事,既然黄承彦开了口,贾诩也不会驳他面子。

    回到县衙,贾诩就派了个快骑去招降那伙盗贼。

    随后,贾诩召来了几个老吏,“老夫不在的这几,有什么事情吗?”

    “没有,最近洛阳很平静,连打架斗殴的事件都鲜少,属下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见。”

    贾诩点点头,就挥退了这些老吏。

    端着茶喝了半壶,突然门悄悄打开,一道人影缩了进来。

    “属下拜见贾公!”

    来的是县衙聊一个班头,叫吴虎,他走到贾诩面前恭敬拜了一个礼。

    洛阳城三教九流,最熟其中的门道,就是这种官府底层的班头。

    不论是市井混混,还是平头老百姓,甚至是大家族里面的龌蹉事,班头都能摸得清清楚楚。

    贾诩淡淡问道:“最近洛阳那些大老爷,有什么牢骚之言?”

    吴班头想了一下,恭声禀报道:“钱族长时不时感叹生意难做,王族长经常打骂几个儿子,恨铁不成钢。”

    “其他大族长倒没什么,无非都是各种应酬走动。”

    “不过有个姓方的家族,那个方族长经常酒后大骂四公子,把洛阳城弄得乌烟瘴气,穷兵黩武,颇有怨言。”

    贾诩轻声呢喃道,“方族长?”

    “对!城里有几间粮铺的方家,听方家还有几个子弟,在长安那边出仕。”

    贾诩点点头,“你多留个心思,看看这方族长平时与谁走动得近。”

    “诺!”吴班头立即恭敬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