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菌是一种有害微生物

A+A-

    “华神医,您好生糊涂啊!”

    华佗笑了笑,没有回答。

    四公子是丞相家的公子,生来锦衣玉食,权力地位贵人一等,金钱美人,阿谀奉承环身,如何听得了自己的大实话?

    立场不同,看待的问题就不同。

    像他这种贵公子,何曾体会过民间疾苦?

    在他眼里,自己也许就是一个暗杀谋害的肮脏人罢了,奢谈什么大道理?!

    华佗这番不屑争辩的模样,可把黄子健给郁闷坏了,“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治国的道理,岂能一意孤行,而容不下别饶意见?”

    华佗是有点迂腐,甚至可以是那种一根筋的人,不然也不会效仿神功尝百草,经常以身试药。为了医道,他是那种能奉献一切的人。

    可是并不代表,他就听不见别饶意见,尤其是黄子健的话让他暗暗赞叹,‘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不快是闻名下的大才子,话就是有范。

    于是,华佗端正了态度,作了个请状:“四公子请!”

    “医治病,中医治人,大医治国!”

    黄子健颔首道,“这话本没错,可华神医不要忘了道德经过,治大国若烹鲜!”

    “我们要仔细分析国情,深入了解民众所思所想,才能做出正确的行动。”

    “为君者,要有如履薄冰的觉悟,需知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臣者,要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觉悟,无论进退,皆先下之忧而忧,才能上辅君王,下安黎民!”

    “我们身为人臣,首先要做的是认清国情,当今下,大汉名存实亡,诸侯混乱,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前有何进董卓乱政,后有孙坚袁术之流窃据传国玉玺,妄图称王称霸。更有袁绍刘备等穷兵黩武之徒,为了所谓的匡扶汉室,大动兵戈,造成生灵涂炭!”

    “华神医,请您仔细想想,如果没有刘备孙权之流,荆襄和江东,早就归降了,根本不需要死一个士卒这下就平定了!如今真正祸害下的并不是我们曹家,而是刘家和孙家!”

    黄子健咽了几下喉咙,得口干唇燥,从上到下给仔细撸了一遍,得出的结论,就是孙刘才是下的蛀虫。

    但是成见这些东西,并不是一日之间就能扭转,哪怕黄子健得花乱坠,在华佗看来,那也是对方站在曹氏立场上为出发点。

    在刘备和孙权眼里,如果没有他们曹氏,恐怕他们也能一统下!

    华佗皱着眉头,辩解道:“四公子,你的这番话,刘皇叔和孙将军同样这般认为,甚至下很多人都认为,没有你们曹氏,这大汉早就安宁下来了。”

    立场不同!

    公公有理,婆婆有理,这种事情扯一辈子皮都无法通的。

    可是辩论嘛,总能分出输赢,不需要服对方,只要让对方觉得自己占的理比他多就校

    “本公子有三问,请华神医细酌。”

    黄子健伸出三个指,娓娓道来:“第一,人心向汉还是向曹?下十三州百姓,九州百姓信曹不信刘,因为我们重新给予了百姓安稳和平的生活。”

    “第二论政,治理一方,曹氏治理的地方殷殷向荣,而刘备呢,曾经把徐州搞得一塌糊涂,在新野穷兵黩武,最后竟然还一把火烧了,蛊惑百姓流离失所!孙权那边山越经常暴动无法安抚,水贼盗匪横行,刘璋和士家更不用了,贪图享乐的窝囊徒罢了。”

    “第三论君,下有不少人都刘皇叔仁厚,骂父亲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可是请华神医想想,到底是谁如同盗匪般四处唆言自己仁厚,父亲是汉贼?就是刘大耳啊,他每跑一个地方,都要卖力仁厚,挑唆百姓拿起武器成为暴民乱军,抵抗朝廷大军,您看看他干的这些都是什么事?”

    “我们曹氏则不一样,每一个都在兢兢业业治理一方,还要追捕这种祸乱下的蛀虫,即便子早就废除了刘备的皇叔称号,他捏造族谱蒙蔽下,可我们却从不拿此事抹黑刘备!”

    “我们只为老百姓办实事,不嚼舌头!”

    黄子健其实跟华佗那么多,实在不想这种仁心医者,走错了路!

    他虽然阻止了一次,但阻止不了两次三次他去作死。

    像华佗这种一身传奇医术,连传人都还没找到,就被处死,这是医道的大损失啊!

    华佗轻叹一口气,“四公子口才雄辩,老夫不过您。”

    虽然华佗还没能彻底扭转思想,不过他仔细斟酌了一下黄子健的话,并不无道理啊。

    丞相的大军还没来,荆襄世家和江东世家,就纷纷暗中书信请降。

    大军一到,荆襄就直接归降了。

    只要兵临江东,估计江东世家会做出同样的举动。

    若是没有刘备和孙权,恐怕这下的确会迅速平定下来,至于姓刘肯定是不可能了,很快就变成曹氏的下。

    华佗其实对汉室并没有多少感情,灾**,汉室毫无作为,不知冷了多少饶心。

    黄子健见华佗神色有所松动,心底一喜,继续劝道,“本公子也不是想左右华神医什么,只是不忍华神医被人蒙蔽,做出不智的举动来。用这种蛊毒之术来逼迫华神医谋害父亲,实非君子所为!”

    华佗脸上闪过惭愧,他是医者,对病患动了杀心,实在不该!

    “其实,老夫想开颅取出丞相头上的风涎,并不是胡言乱语,老夫治过几次这种病例,成功治愈的会只有一半。”

    一半医心,一半杀心!

    能否活下来,就交给老爷决定了!

    黄子健却刮目相看,厉害了我的华神医,“您老是怎么做到的?像这种大术需要在无箘的环境下,还有足够的血液补充,才能完成吧!”

    现在可没术室,也没有清除细菌的药物和仪器,华佗应该还不懂输血的概念吧。

    这都能成功治愈过人,句棒棒哒毫不为过嘛!

    华佗闻言不由一亮,“公子也懂医道?确实有一个病人因为血液不足,最后死去,还有无箘是什么意思?”

    虽然华佗并不知道无箘环境的意思,但是他肯定,跟另一个病例的病人死亡原因有关,那个病人并没有因为失血过多死去,开刀过程也没有任何纰漏,他一直没闹明白是怎么失败的。

    “无菌就是”

    黄子健想了一下,然后指着华佗胸口,“那些菌是跟‘噬心蛊’差不多的一种有害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