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欢戚(3)

A+A-

    宋伯明终于忍受不住了,拍案道“住口吧你”

    没有了温柔,只有严厉,连怀中爱笑,又不知世事的儿子重阳儿都被吓得足无措,一动也不敢动。

    “这番话,你已经了一路,如今回来了,一家人都坐在这里,你还要宋明光你还没有到老爹这个岁数,怎么犯了重言不到语的毛病若是有病,及早去医治,找个好大夫,慢慢的调理”宋伯明沉脸道。

    面对这很有权威的父亲,没有人敢话反驳,四个儿子都低下了头,明光也抹了抹眼泪,倔强地摆着头,这心里的委屈一时半会消散不了。

    和光见众人默不作声,母亲万夫人也沉默不语,又看到爹爹严厉的面容,也害怕起来,双抵在腿上,一起发抖。

    清光没有害怕。

    她也是活了将近三十个春秋的人了,哪能被轻易吓住

    在爹爹发火的时候,她一直默默注视着大哥明光。

    前世,她可没有见过大哥明光这般滑稽的模样脸不停抽搐,断断续续留下不争气的眼泪,努力掩饰,却丑态百出,有些竟将一些泪水吞进肚里。

    前世是四哥哥邦光出了事,大哥受了牵连,没有这么委屈的哭过,而是数落了四哥哥邦光一顿,心安理得的在家里帮助父亲理家清光总以为大哥哥明光不在意功名,所以前世受到四哥哥邦光牵连,正中其下怀,不用读书了,快快乐乐的去继承家业了。

    可今生看来,大哥哥明光对功名二字还是看的很重的。

    命运真是捉弄人。

    她告诉了四哥哥邦光实情,原本以为哥哥们能够逃过一劫,一切都会有所改变,可到头来,经过不一样了,结果却是一样两位哥哥的反应也很是耐人寻味。

    前世,邦光哥哥在面对众人指责时,并没有为自己辩解什么,只是默默承受,而大哥哥明光显然不是愿意受气的人,一定要据理力争,一自己的委屈。

    这虽然是个悲剧,可清光还是觉得有些许可乐换个人,事情就会变味了啊。而且人的性格一目了然见微知著,真是没错。

    可叹她前世没有慧眼,更不想什么见微知著的话,一心要嫁给郭景先当正妻,忽略了好多事情,其中最重要的也被她忽略了郭景先根本就不爱她。

    “唉,由他去吧”

    就让他自生自灭去吧看谁好,就去娶谁吧

    清光不信,没了他,还不能过得好了

    “对,就由他去吧”宋伯明道。

    清光猛然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低头今生,她确实不够聪明了,也不够警惕,往往失言,真是该打。

    宋伯明补充道“你若是还想,便去祠堂里跪着,给列祖列宗听他们整日闲着,应该会有耐心听你话,我这一回来,不想听你话在朝堂上,听那些言官聒噪,就已经很心烦了,好不容易告老还乡,还要听你瞎”

    明光也很利索,父亲话音刚落,他便起身走了。

    “等想明白了,再出来”宋伯明道。

    “刚才,就不应该让他上桌,那么多的话,真是扫兴”宋伯明皱眉道。

    眼看着这一桌子都是他爱吃的,想要动筷,大儿子就在那里委屈不断,想要耐心等待,好好劝,大儿子却不明事理,个没完。

    这左一碗香芹蘑菇炖豆腐,旁边放着茴香丸子,冬瓜焖鸭块,右一碗黄酒蒸鲈鱼,宫保鸡丁与牛腩炖萝卜分列两侧,还有那鲶鱼炖茄子,黄酥酥的茄盒,前面一碗清炖狮子头,后一碗当归生姜羊肉汤

    还有那糯米团、荷叶饼、三色蛋卷、红豆糕

    见明光已经走远,宋伯明让几个儿媳也入座,笑道“他走他的,咱们吃咱们的。”

    闹了这么一出,剩下的几个儿子也没有胃口了。

    四个儿媳中,王兰若因为担心丈夫情绪失落,也迟迟不动筷,陆青青、刘慧珠见丈夫回来,欣喜不已,但也只能藏在心里,面上纹丝不动,而吴归云一直埋怨大哥明光,今日见大哥明光为自己开脱,气不打一起来,也没有胃口。

    宋伯明也放下了筷子,现在这个气氛,不是他想要的,作为宋家的家翁,他必须要些什么。

    他不愿意看到宋家如此消沉的局面。

    “要不,你们也都去祠堂跪着,好好陪陪明光一个一个愁眉苦脸的,做什么”宋伯明道,“若是为了他们兄弟几个在京城的那档子事,你们大可不必去想了事情已经过去,陛下已经裁断完了,该处罚的也都处罚了,没有冤枉谁,也没有放过谁,就无需再想光是沉浸在这件事中,还怎么过日子”

    “瞻光、延光、邦光你们几个听好了,你们是宋家的子孙,是我宋伯明的儿子,我不允许你们老是意志消沉,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次只是惩罚了明光,明光今后不能参与科举了,这是他走旁门左道的报应,朝廷做的是对的你们三个没有参与其中,也没有被革除功名如果还想留心科举的话,从今往后,跟着孔先生,好好学学,若无意于此,也可以早早出来,你们也都老大不了,我也不能拘着你们太久,你们愿意做什么便做什么吧。”

    “明光与瞻光都不甚灵敏,也不爱读书,可以早早下来,管管家,做做生意,也是门路延光聪明有余,用心不够,要走科举这条路,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比较艰难,要吃很多苦,你若是能承受,便跟你弟弟邦光一道好好温习你们的孔先生是个有才的人,他若是愿意做官,步入仕途,能一蹴而就,立马高中你们若是想学,便多多请教孔先生。”宋伯明一一作了安排。

    又问万夫人道“孔先生怎么没来”

    “先生不喜欢热闹的地方。”万夫人忙道。

    宋伯明一叹,道“明日,我要去亲自看看孔先生,与他多谈谈你们兄弟几个回去也将我的话好好想一想这个是正经事,可以多想,至于其他的,不要多想。”

    又看着自己的夫人,和几个儿媳,语重心长的道“你们也不要多想,更不要多言我这次是告老还乡”

    只了这一句,宋伯明便没有再开口,他完全明白家里人的担忧他不愿家中横生是非,便出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