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三把火(5)

A+A-

    孔繁梅拿着拐棍,一边热情地询问生光为何来此,一边朝屋内望去又吃了一惊,屋门敞着要知道,王乳娘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这门是绝不会敞开的。

    他忙拿着拐棍,不顾学生生光,快步走进了屋内。

    进了屋,才发现更不一样了王乳娘趴伏在地上,一旁则站着清光,看两人一个站着一个趴着,感觉像是清光欺负了王乳娘,将王乳娘一把推倒在地了。

    孔繁梅忙上前询问搀扶,“怎么了”

    王乳娘一把抓住他,也不顾有外人在场,涕泪横流,问道“你是不是也去了州治了你也好几天没有回来,是不是也去了并不是像你的那样,你在学堂里帮忙玄石也是,他根本就不是单纯的去送信了,他是去”

    孔繁梅已经估计到事情败露了,也没想要隐瞒,道“是啊,我跟着玄石去了那里。”

    “那他人呢怎么只有你回来了”

    “他很好,没有事其他的事情,待我送完清光姐和生光少爷,回来以后再和你。”

    孔繁梅将王乳娘搀扶到床上,再一次安慰道“难道你连我的话也不相信了吗我没事的,就一定没事的,玄石好好的,他若是不是好好的,我也不会回来了,我也会随他去了。”

    王乳娘知道面对外人,孔繁梅也是有难言之隐的,她不知道玄石给清光了多少关于他们三人的故事,但她能够想到的是,不能再让清光知道更多的额事情了外人终究是外人。

    她很能理解孔繁梅的苦衷,不便不,等会就等会她慢慢安静下来了。

    孔繁梅将屋内简单的收拾了下,放下了包袱,对清光道“姐,我送你回去。”

    “我是有事才来的。”

    “我也有话要对你,有事要找你,还有邦光托我给你捎来一封信。”

    “什么信”

    “出去再吧。”

    清光也怕会再次影响到王乳娘的心情,便拉着弟弟一起出去。

    三人一同出去,孔繁梅将邦光写的信拿出来给了清光。

    问道“姐是有什么事情吗”

    “先生先吧。”出于礼貌,清光没有马上拆开信,又怕孔繁梅要什么有忌讳的话,便先让弟弟拿着信走在最前面。

    孔繁梅没有推辞,直接道“我这几天是和玄石一块去见邦光了玄石应该都和你了,邦光其实是他的弟弟我们很顺利的见到了邦光,把信交给了他。玄石就想走了,我拉着他不让他走,想着怎么也要告诉邦光一些消息。”

    “我们两个人谁都没有想到,邦光看完信后,先是写了一封回信,就是生光少爷中的那一封,之后就带着我们去了后堂,是要款待我们到了后堂,邦光他他突然跪在地上,叫玄石哥哥”

    “原来邦光早就知道了他不是宋家人,知道了他是许家的人是主公告诉他的。主公还给他他有一个哥哥,但不知道去哪里了。还嘱咐他不要记仇,那样会活得很辛苦,人要一直往前看,为明天活着,而不是被昨天困扰主公他真的是太好了这么多年来养育了邦光,把邦光教育成了一个完美的年轻人,品德高尚,不苟私利,活得很自我主公那么多年真是辛苦了。”

    清光也是非常震惊这一切在她看来都是太戏剧性了。

    先是玄石告诉她身世,还有哥哥邦光的来历,以及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她就很不可思议了,这种只会活在传闻中的故事的主角就在她的身边啊。

    现在就是哥哥邦光承认早就知道自己身世的事了这又是一个重磅消息啊。哥哥邦光与玄石真不愧是亲兄弟,都活得很坦荡,也活得很通透了。

    但兄弟相认了,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她很高兴,身边都是善良又真诚的人啊。

    哥哥邦光没有不留情,没有不相信,而是认了哥哥这让她不太好的心情有了些许转。

    “那太好了那为什么哥哥与玄石都没有回来呢”清光又问道。

    孔繁梅的脸色突然凝重了起来刚才话的时候就没有多少开心,像是在无关紧要的故事,现在脸色则很可怕了。

    “这也是玄石要我来告诉姐的他最近不回来了他和邦光一起去京城了”

    什么

    “去京城”那李芳景的事情看来是暂时指望不上哥哥邦光了那可该怎么办

    还有,哥哥和玄石去京城作甚难道是哥哥邦光想带着玄石走走门路,也给玄石弄个官做做,或是找个好的差事

    等等

    兄弟俩别是去报仇了

    毕竟他们的仇人全在京城。

    当年弹劾他们家的人现在都是身居高位,披红封侯,可不都是住在京城里吗

    这可就不好了

    “孔先生,他们是去去京城要做什么”清光担心地问道。

    孔繁梅轻声道“姐不用担心,并不是姐想的那样,这也是玄石让我回来告诉姐的原因,他姐总是爱胡思乱想他让我转告姐,邦光与他都不会有事的。”

    “那他们去京城究竟是要做什么反不能还是去认亲啊”清光还是捏着一把汗。

    “对,就是去认亲。”

    啊

    他们家的亲戚也不是很少啊,经历了那么一场大的风波与浩劫,在朝廷的重重追捕之下还能存活,也真是不简单还是与哥哥邦光一样,遇到了贵人相助

    “认亲他们在京城还有亲戚”而且还敢留在京城真是贯彻了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这一法。

    孔繁梅略带迟疑,似乎在挣扎要不要与清光。

    “是,不过他们是为了夫人而去,也是为了社稷而去的他们很伟大。”孔繁梅叹道。

    “夫人是指”哪个夫人

    “邦光的夫人是柳令公的孙女。”

    柳绵绵是柳令公的孙女

    这已经是清光最近以来听到的第三个最有震撼感的消息了

    在燕国百姓中间,柳令公的威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柳令公就是柳述,十三岁步入仕途,最高官至大丞相兼天下兵马大总管开府仪同三司是燕国开国以来一个臣子能够做到的最高的官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