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A+A-

    贾赦这边刚启程,荣府便收到信儿,老太太天天掐着指盼,日子越来越近,她当下就坐不住了,“走,咱们今儿就到城门去。”

    “这怕是没那么快,要不让子先到城门口守着。”

    白嬷嬷哪里敢答应,马车来来回回,可不得把主子累的够呛。

    “我不管,从今儿开始我就每日去等。”

    贾老太太拍桌,不见到乖孙和两个孙孙她就睡不着觉。

    白嬷嬷见老太太执意如此也不敢反驳,连忙打眼色让人把大奶奶叫来劝劝,都多大年纪了,来来回回折腾,再要有个万一。

    沈暳来的很快,打一进屋行礼就没劝,只笑道:“昨儿外头送里几匹布,这不都快入夏了,正想让您参详参详,回头也好叫针线房做衣衫。”

    “这种事你自个拿主意,我老婆子了还能看出什么来。”

    贾老太太着便斥道:“让你们备车,还不快去。”

    “您这是要去哪儿,让孙媳妇跟着伺候成不成,我就想着吧,回头两个孩子回京,也好多做几件衣裳不是。南地可不比北方,还得尽早让针线房备下。”

    “这倒是,可不能委屈孩子。”

    到孩子贾老太太脸色倒好了些,火气也消了不少,“吩咐下去,别人的衣服都先别做,紧着少爷和两个哥儿。我那曾孙,身量如何,别回头做喽穿不上。”

    其实府里哪能缺衣服,不过是老太太就吃这套,沈暳顺着话接道:“孩儿见风长,孙媳回京那会儿还那么一点点。”她用比划,“应该要大一些,比照着侄儿做总没错。”

    “这你就不懂了,孩子也不一样,听信里是个结实的,怕得做的大一些。”

    贾老太太拍板,“车子备好没有,咱们先去布庄瞧瞧,回头去城门口等着。”

    得,敢情您还没忘,口水都白费了。

    沈暳给了个眼色,上前去搀扶老太太,“行,咱们就去瞧瞧。”

    “太太和二少奶奶来了。”

    “让她们进来。”

    贾老太太好心情一下就没了,“今儿安也请过了,还有什么事儿。”

    贾母面色不变,“听赦儿要回来,也没个准日子,媳妇想着过来问问。”

    “你有心了。”

    贾老太太不愿和她多费口舌,“没事你就退下罢,不是还要照看珠儿,杵在我这儿做什么。”她罢起身就要走,再拖就该天黑了。

    “老太太这是要去哪儿。”

    贾母连忙跟上,“可要媳妇跟着伺候。”

    “那就走罢。”

    媳妇的心思老太太怎会不知,这也就是不想闹的太难看。

    她二话没拉着孙媳同上一辆马车往京城最大的绸缎庄去,在里头挑了好些布料,这才往城门口赶。

    贾母在后头追的紧,连带王氏脸色也不好看,老太太也太偏心了,眼里除孩子他伯就没旁人。

    外城熙熙攘攘,一行三辆大马车慢慢走过。

    “爹爹,是不是快到了。”

    “爹,爹。”

    贾赦烦死两个磨人精,一路从福州府走陆路,将近一个月的路程全在车里听兄弟俩嘀咕,除了睡觉就没个安生的时候,他顶着黑眼圈,“你们能不能安静会,去找义叔问去,让爹爹歇一会儿。”

    “哦。”

    兄弟二人双双闭嘴面面相觑,爹爹黑脸好可怕。

    “孙媳,你来瞧瞧,下面是不是贾义。”

    贾老太太往城门口探去,连忙让人拿来眼镜,“快快打发人去问问,好像是咱们家的马车。”

    下人一听马不停蹄的跑,好在是内城,马车也快不了,否则真赶不上。

    贾赦睁开眼,“谁。”

    “少爷,少爷回来啦,老太太,少爷回来啦。”

    贾老太太本就支着耳朵听,这会不管不顾往外走,身体灵活的不像话,谁也追不上,“我的乖孙儿哟”

    “老祖宗,孙儿回来了。”

    贾赦一下车见到老太太两鬓霜色瞬间眼睛就红了,“孙儿给您请安了。”

    “快起来,快起来,坏子,你可把我老婆子挂念坏喽。”

    贾老太太忙脚乱,“地面多脏,快起来让老祖宗瞧瞧,嗯,瘦了,回来可得好好补补。”

    “爹爹?”

    贾瑚抱着弟弟探头探脑,这就是给他送好多礼物的祖祖吗。

    “快下来。”

    贾赦轻斥,笑着把俩子抱下来,“老祖宗,这是瑚儿琏儿,快给祖祖请安。”

    “哎,好好。”

    贾老太太喜不自禁,眼泪不知不觉也跟着下来,刚下俯身去抱抱曾孙,又怕给孩子吓着。

    “老太太,夫君,咱们回家。”

    沈暳欣喜看着丈夫和孩子,没日没夜的挂念,可算回来了。

    “暳儿也来了。”

    贾赦抬头看去,上前给贾母行大礼,“让太太担忧,儿子回来了。”

    “回来就好,我儿快快请起。”

    贾母不自在点点头,张口刚想给他介绍,老太太却道:“乖孙快上来,咱们回家去。”

    “哎。”

    贾赦应声对着避开的王氏拱,扶着贾母先上马车,这才和老太太同坐一辆回府。

    “你这孩子,我怎么听福州府惊险的很。”

    车上只有两人,贾老太太再不避讳,“你老子也不和我,外头那些人什么都有,究竟怎么回事儿。”

    “没事儿,没事儿,孙儿都回来还能有事。”

    贾赦没和老太太提一路上的惊险。

    原本预定走水路,从外海到内海再走运河,毕竟官道还没完全修好,总没有水路来的快。临行前他一直心神不宁,当即便改了行程,谁知贾一他们还没上船,官船就出事了。官船出事的消息还没传出去,陆路的几个官道也不太平,大陆换路的走,这才平安抵达京城。

    “哼,又瞒我。”

    贾老太太撅嘴不高兴,到底也没责怪大孙子,瞧这满脸疲累,可把她心疼坏了,“回府你好生歇着,旁的事有你老子。”

    “怕是不能歇,孙儿还得去吏部一趟。”

    贾赦苦笑哄老太太,能躺着谁也不想坐着,朝廷自有规章制度,正在节骨眼上,他可不想被人参一本。本来得罪的人就多,这一参可不撞枪口上

    “唉,行了,到前头让人停车,你先去吏部,我在家等你。”

    “累您挂心,孙儿实在不孝。”

    “傻孩子,你回来我就高兴,去罢去罢。”

    “那您先回府,孙儿晚些就回去。”

    子欲养而亲不在。

    贾赦心里愧疚极了,老太太疼人,从来没过不字,反观自己,如今想来当真不孝至极。这些年老太太身子骨也不大好,这回无论如何也得在京里待久一些,能多陪老人一日算一日。

    老太太一时喜一时忧,独自在车上抹泪。

    大孙子长大了,背上的担子更重了些。

    仕途艰险,她悔,悔不该当初依着老头子,要是当初教养宽些,如今也不会纨绔有什么不好,平安和乐一生也比现在强。

    “老祖宗,俩孩子想和祖祖亲香。”

    沈暳听声儿不对,赶紧把孩子给老太太送去。

    贾老太太拍拍她,“你有心了。”

    沈暳笑笑,“夫君就是这个性子,往日在衙门也忙的抽不开身,您别往心里去,左右都回来了,您可得好好管管他,孙媳妇都管不住,这要是亏了身子如何是好,您是不是。”

    “我跟你,他从就这个样。”

    贾老太太一将的那个抱在上,伸拉着大的那个,“瑚哥儿和赦儿倒更像一些,琏哥儿像你多一些。瑚哥儿跟他时候一个模子似地,的人儿,一本正经念书,从来没歇的时候。我就哄他啊,让他去玩,他就是不肯,反过来还哄我高兴,从灵,把府里一干人哄了个团团转。皮也皮的没边儿,家里那只白毛鹦鹉,见了他都怕,就怕过不去冬哩。”

    沈暳算是看出来了,老太太要疼还得疼丈夫,她不禁纳闷,当初那么着急要二子作甚,不定晚一些出来的是个女儿,一男一女凑成个好字多好。

    得亏这话她没出口,不然贾琏当场就能哭出来。

    不容易啊,实在不容易啊,总算见到上辈子见过的‘老太太’和二婶。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都给爷等着。

    “是个活波的。”

    “祖祖,弟弟可爱哭了。”

    混熟以后,贾瑚立马把亲弟弟出卖了,并且良心丝毫不会痛。

    “到了,诶,怎么又回来了。”

    沈暳掀开帘子一看,远远的不正是自家马车。

    “折子已经送到吏部了。”

    起吏部贾赦还有酸,不愧是朝廷人事部,下边那些书吏还没张口就先伸,他就问一句何时上奏,伸就是一个食指。

    好家伙,张口就是一百两,抢劫都没他们赚钱。

    他肯定不受这个气,银子不分也不给,折子反正是递了,爱接不接拉倒。

    这话也没给老太太和妻子,了肯定得挨捶,不仅她们捶,就连贾代善便宜老子也跟着捶。

    两个女人心思不在上面,就这么被贾赦轻易蒙混过去。

    一家子团圆的时候,谁还管外头发生什么事。

    贾代善下衙回家,才踏进门槛又退了出去。

    大门前挂满红灯笼,以前这样现在还这样,多少年了,定是那个孽障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  最近一直在听樱花樱花想见你,不能再听了,太伤感了。

    感谢燕子金主的地雷,感谢你们留言支持,爱你们么么哒(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