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秋风乍起,满园花香洒落点滴,贾赦伸接住一缕金黄,“求您,这话我听不懂了。”
管子君执酒入喉,咂嘴间品尝余味,“常言天有不测风云,有人心里有鬼。”话间他将师弟的动作收进眼里,随即摇头一笑,“人吃五谷杂粮,顿生七情六欲,怕也怕得,做也做了,不为怪不为怪。”
“是我拖累了师兄。”
想起这两年外放,若不是朝中有亲朋好友周旋,仕途也不会如此顺畅。
贾赦这句话也是真挚,要不是私心,师兄如今该在御史台有一席之地。
“与你没有干系,是我岳家,岳丈他前两年退了下来,人走茶凉,自保不难,想更进一步还需再磨一磨。”
管子君摆,浑然不把师弟的话放在心里。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岳丈为官强硬得罪不少人,转到翰林院已是万幸。
“不这些了,今日我倒真有一事”
“师兄但无妨。”
“这”
管子君还真有些不好意思开口,斟酌了许久言辞道:“是我岳家的舅兄,年及弱冠,如今已有举人功名,只一点不好,庶出。听师弟有一庶妹尚未婚配,你嫂子让我来问问,回去了我也好交代。”
贾赦没想到师兄的是这事,他一时有些不好回答,“三妹年纪倒是了些,明儿我去问问再给师兄答复。”
“好,如此我回去也有话。你不知道,我要是把这件事忘了,回头准得听你嫂子念经。”
“师兄太外道,你我之间不必遮遮掩掩,有话直便是。”
“你得对,来,喝酒,那些事自有人操心,难得明日休沐,不醉不归。”
“来人,快给大师兄添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二人一杯接一杯,很快便有了醉意。
管子君单身撑着下巴,执起筷子挑蟹壳,“圣上仁厚,太子舅家二皇子舅家三皇子舅家,升升降降还是那些姓,该收就收,总有清算的时候,别做了出头的椽子,不值当不值当。”
“师兄醉了。”
“还师兄醉了,师弟你也没少喝。我知我知你一腔抱负,终究是臣,随得的不是风是雨。何为臣啊,臣为君分忧,为国洒热血,为家国,其他的事儿,放一放放一放。”
“还没醉,这就磕睡了。”
贾赦搭着眼皮摇摇晃晃扶起醉酒的师兄往客房走。这几年真的太高调,失了冷静。
师兄可不是轻易折服的人,能让他带话的,也不该是普通人。
心意得领,收,那就收一收吧。
没有万世千秋,也没有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片土地不会永远姓羽,她属于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我没醉,喝,再喝一个。”
“好,你没醉,好好伺候大师兄。”
贾赦歪歪扭扭回到书房,把头闷在水盆里,酒真不是个好东西,下回可不能再喝,“我有没有失言。”
“少爷何时失言过。”
文墨弓着腰等了许久,耳边才传来闷声的回答,他不敢抬头,双呈着洋巾子候着,等了许久一空,他才收起双后退半步。
“嗯,今儿谁在场,别把话给传了出去。”
贾赦眯着眼,油灯的余光照在窗沿上,和月光下的树影勾勾缠缠,扭曲又明亮,“歇罢。”
“哎。”
文墨答应一声,院子重归黑暗。
第二日贾赦送走师兄,赶在昼食前去族学把大儿子接回上房,不免和老太太提起三妹的事情,“妹年纪还,议亲是不是早了点。”
贾老太太戴着眼镜给宝贝猫儿撸毛,听了此话不禁撇了大孙子一眼,“早也不算早,咱们这样的人家,早点议亲也是寻常,不还得打家具备嫁妆,没个三五年哪成。”
“孙儿的意思,议亲也不看是不是师兄那边的关系。”
“那看什么。”
看什么。
老太太的话,一时间叫贾赦无言以对。
在嫡庶有别的时代,庶女选择面本来就少,再要找上一个不好的婆家,日子还过不过。他是兄长,无论如何都希望姑娘出嫁也能把日子过好。
“看什么。”
贾代善听着话音迈过门槛,先给老太太请了安,背着看看练字的大孙子,回头才道:“怎么我一来就没声了。”
贾瑚抬头捂嘴笑,对着贾代善招咬耳朵,“太爷,爹爹在姑姑要嫁给谁家的姑父。”
“这孩子,还没嫁哪里来的姑父。”
贾代善完才反应过来,他眼睛一瞪,往上首一坐,“怎么,赦儿你有提议。”
“倒也没有。”
贾赦把师兄的话重复一遍,接着道:“其实儿子的意思,先问问三妹自己想找什么人家。不礼数不礼数,自己的日子自己过,选好了她不后悔也怨不着咱们。”
“胡。”
贾老太太笑拍大孙子肩膀,“你年轻不经事,哪有姑娘家自己开口。不过让你媳妇去问问也未尝不可。”
“老太太,你就偏心臭子。”
敢情儿子放屁都是香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这么办事儿的。
“老爷别见怪,您二位先听听,看看是不是这个理。”
贾赦让二位长辈稍安勿躁,“咱们家是求了免选的,但是也不准。三妹是庶女,高嫁也不过是和咱们家一样门第的庶子。要是嫡枝宽厚倒还好,要是刻薄点的,吃苦的还是三妹,到时候咱们想为三妹出头都难。倒不如低嫁,其他都是其次,人品一定得好,老实点也不怕,”
二人静静听着没话,他继续道:“最好在京城,家中人口也别太多,嫁过去能少点应付,咱们也能看顾得上。家资薄也没关系,大不了咱们多给点陪嫁,现银不用多,多带点田产过去,首饰都给记上府里的印记。要我啊,最好找个父母双亡没有兄妹的人家,只要人品好就行,别听什么命硬,嫁过去不用伺候公婆姑子叔子多好。”
一道道理论压下来,贾老太太是听的一愣一愣的,还真别,能找到大孙子这样的,嫁出去比在娘家都好。可是听着怎么就不对呢,“你。”
“咳咳,胡闹。”
傻儿子哟,哪有这等美事,这样的人家可不好找哟。
“儿子就也这么一,还得看三妹是个什么想法。也不是就得找这样的,咱们不得往好了想,找个宽厚的人家,嫁过去日子才不难过。府里拢共就那么几个,嫁出去不好过,我心里也不好受。”
当然,要是庶妹想攀高枝,那就另当别论。
在场几人听了不是没有触动,特别是贾代善,就是知道大儿子心软,他才对放逐儿子一事听之任之。大儿子不会亏待姐妹兄弟,今天一听,果不其然,那他还有什么不放心。
后头姐妹二人在做针线活,贾敏只是羞红脸,贾桐低头不语,心里却着急,她心知大哥好意,可
“好了,好了,孩子也是一片好意。再了,咱们家也不缺甚,未必不能寻摸两个个四角俱全的来,且有日子挑拣。”贾老太太放下丝线让下人传饭,见到孙媳捧着箸便道:“暳儿明日去给下个帖子,让汤氏传个话,大孙子的面可不能不给,他师兄是个好的。”
“那就多谢谢您了。”
贾赦一笑,对上妻子疑惑的眼神摇头。
其实他是绝对不中意三妹和庶子结亲,就他所见,庶子中还真没几个过得体面。不是他看不起庶子,只是涉及自家姐妹难免有恻隐之心,找个门户的嫡子,日子可比庶子好过多了。还是碍于情面,要不是师兄游,他绝对不考虑庶出,再怎么都得往嫡出独子里找。
一家子在桌上用饭,贾桐忐忑不安不敢张口,贾敏心细在桌下轻轻一踢提醒三姐。
在她看来大哥是世间少有的男子,若将来自己也能遇上这样一个待她十年如一日的良人,大抵做梦也会笑醒。遇上大哥是嫂子的福气,她的福气又在哪儿。
世间男儿多薄幸,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也不过呓语。
贾敏这么一想,面上不禁带出清愁。
贾老太太在桌面上见了,只道是早春,是该给俩孙女寻摸好儿郎。
少女情怀一恼好一时好,总也没个定性,沈暳是过来人,二位姑子在她屋子也坐了好一会子,她便笑道:“前几日你大哥得了赏赐,料子还没给你们送过去,你们来了正好,都好好挑挑裁几身做冬衣。”
“那可多谢嫂子。”
贾敏和沈暳关系还不错,因此也不客气。
“三妹也别坐着,还有好些正红料子,府里也就你们穿的出色。哪像我们上了年纪,穿的红艳显轻浮,偏生你们姑娘还喜欢素净。岁月真是好没道理,就连料子都欺人,你们气不气人。”
“嫂子可别这么,都叫我无地自容了。”
贾桐笑着上前挑选,顺着挑了一匹银红洒金锻,她细细摩挲着布料纹路,“料子真好,偏了嫂子好东西,妹可没法还。”
“的也是,大哥给嫂子的东西,反倒我们沾了嫂子的光,贡缎果然色正。”
贾敏并未急着选定,不过也依着话挑了一匹正红折枝牡丹缎,她向来少有穿红色,只今儿不知怎么就鬼使神差
作者有话要: 打喷嚏好几天,喉咙肿的天天吃稀饭,嘤嘤嘤
这两天尽量把之前欠的补回来爱你们么么哒。
恭喜橘子康复,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