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古代农家的家长里短
^^^^^^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求订阅求打赏求批评^^^^^^
经过了大半个月的辛苦努力,终于把两家之间的十一亩地给开了出来,并请了乔大爷和他的牛,深耕了一番,刨好了盖渠
最后一天莫大福还请了干活的几人,在后院搭了棚子,码了两个大大的猪圈
福源村有户养母猪的人家,前段时间他家的猪生了猪仔,莫大福特意找村长带话,给留几头,只等满月以后和赵家去捉
“这些日子辛苦兄弟们,回去好好休息几日,我再来请大家帮忙”莫大福和赵有根送干活的人出门
大家都知道莫家还在山脚的地方买了几十亩荒地,之前听只做这边,大家还有些失望,如今见莫大福还要找他们做活,一个个都眉开眼笑,毕竟工钱都一样,做哪儿不是做,再莫家的伙食还特别好
送走几人,两人回到桌前坐下,又叫来了几个一辈的,一起坐下来接下来种地的事
因着已经进入五月,能中的实在不多,本来之前是打算种菜养猪的,如今开出来发现,土地还比较肥沃,算得上中等地了
若全用来种菜,大家就都舍不得了,所以就来商量商量
“雨,你脑袋灵活,你种什么?”赵有根这话一出,桌上几人全都看向一旁皱眉的莫雨
莫雨也不矫情,点点头:“我倒是有个想法,出来大家商量商量”
不过是随口一问,没想到莫雨居然真的有想法,赵有根很激动
莫大福也在一旁催促,反倒是赵来福和莫雷很坦然,仿佛这本来就是应该的
莫雨组织语言,慢慢地:“爹,我们家的玉米,比大家的晚种半个月,如今如何了?”
“我去看过赵大叔家的,还有下学回家的路上,还注意了村里其他人家地里的玉米,我觉得我们的还长得好些”不用莫大福,莫雷就抢先讲了起来
这个莫雷最有发言权,家里人忙着开荒,他每天下学回来后,就往后院地里跑,给玉米拔草,给西瓜和其他菜浇水施肥捉虫
“真的?最近忙着开荒,我倒是没注意”莫大福惊喜地
莫雨接着又问:“爹,咱这里的冬天来得不太早吧?”
莫大福不确定的:“这个可不好”老天爷的事,谁的准
“那爹,你现在在地里种一部分玉米,到时候能熟不?就按咱家的种法”
莫雨此话一出,赵有根的眼睛都亮了,立马就问:“雨,这法子真的能交给俺吗?”
莫雨点头:“当然能,以后这法子还会传遍大江南北呢”
赵有根一下就站了起来,激动的:“不用想了,咱们家的地里全种玉米”
莫雨皱眉,来福拉住他爹:“爹,你别急,先坐下听雨”
“对对对,雨你还有啥想法?”赵有根搓着双坐下
莫雨笑了起来:“哪里有那么多想法,不过是一点建议,究竟怎么做,还得大家去摸索”
一桌人都点头,莫大福问:“雨,那咱家地里也种玉米?”
莫雨摇头:“爹,赵叔,我不赞成全部种玉米,毕竟现在可晚了一个月呢,谁也不准什么时候老天爷就突然降温了”
“大妹,你的意思是一部分种玉米,一部分还是种菜?”莫雷看着自家妹子
莫雨伸竖大拇指:“大哥你真聪明!我就是这样想的,一半咱们就种玉米,一半咱们仍然种菜养猪喂鸡”
来福听到这里,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若是老天爷争气,咱们也多粮食,吃顿饱饭,若是老天爷不争气,咱还养着几头猪,总不会亏了”
“不错,我就是来福哥这么想的,再万一到时候玉米不咋的,咱还可以将那些嫩些的玉米杆剁碎了喂猪呢”莫雨点头
赵有根一拍莫大福的后背:“老哥可真是羡慕你啊,有个这么聪明的女儿”
一直沉默的赵花儿笑着看向莫雨:“我都快要忍不住得嫉妒你了”
莫雨撇嘴:“再嫉妒我也得叫你花儿姐呀,没见你变成妹妹的”
一桌人都笑了起来,赵花儿更是伸挠莫雨的痒痒:“好哇!我就这一点优势,你都想讨回去,看我不修理你”
看着两女孩笑闹了一阵,莫大福“嗯哼”一声,莫雨和赵花儿忙分开坐好
“那我们明儿就开始种地吧,雨,你和花儿两姐妹用过早饭就去镇上买玉米种子”莫大福开始安排种地的工作:“雷子,你明天一早就去找先生请三天假”
“雷子不用请假吧?让他好好读书”赵有根忙劝着莫大福
莫大福摇头:“赵大哥,让他读书是让他识字明理,不是让他变成那话一样‘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雷忒怕自家老爹反悔,赶忙:“就请三天假,不打紧的,我晚上补回来就是,不会掉下功课的”
赵有根不好什么,只得夸了一句:“雷子很能干”
莫大福接着安排:“赵大哥,来福和我,从明天起就开始挖窝子,准备点种,来这点种的事情就交给莫雨你们三了”
“做饭的事就交给我吧”张氏急切地想为家里做些什么,见几人看向自己,忙:“我的身体就连大夫都好了”
“可大夫也了不能劳累”莫雷莫雨纷纷嘀咕
莫大福看着急切地妻子,想了想同意了:“不过你要是感觉累,就得休息一下再做”
好不容易得到丈夫的同意,张氏急切地点头,表示一定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还有我们呢?我们做什么?”在院子里玩耍的三跑进来围住莫大福
莫大福果真想了想后:“那明天你们就给种子埋土好不好?明天爹(莫爷爷)教你们”
三高兴地拍,不再围着莫大福,哦哦哦叫着跑到院子里玩耍了起来
“那爹,咱们什么时候去捉猪回来?”莫雨想起了这事:“我好准备钱”
赵家几人通过之前发工钱一事,已经知道莫家是莫雨管着钱财
初时听到传言,莫家俩孩子当家,赵家人一直都认为是传言,莫老弟夫妻俩,再不济也不可能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俩孩子
直到发工钱的时候,看着莫雨拿出一个册子,莫雷拿着算盘,一人报数,一人噼里啪啦一通拨打,很快就算好了
大家才知道,原来传言也可能是真实的,所以此时听到莫雨要准备钱,赵家几人一点儿都不吃惊
“我正要这事呢,我准备玉米种了就去把猪捉回来”莫大福笑着:“还不知道能捉到几头合适的呢,目前不好需要多少钱,反正我打听过,猪仔一斤二十文,最少也得备着二两银子”
赵家父子对视一眼,由赵来福开口:“莫叔,这猪仔钱我家想从你这儿借”着眼睛却看向莫雨
赵花儿也期盼的看着莫雨,莫大福笑着问莫雨:“雨,你看这?”
莫雨想了想里的余钱,点头应道:“没问题,那我现在就拿给你们”
“不着急,不着急”还不待话完,莫雨已经一溜烟进了屋子,很快就拿了二两银子出来
赵有根尴尬地搓:“这~这也太急了”
其实,莫雨也是为赵家考虑,总不能到了称猪付钱的时候才给吧
赵家人不接,赵来福:“雷子,你给写个借条,我按印”
“来福啊~你这是干啥啊?把莫叔当外人了吧?”莫大福不高兴地
“莫叔,正因为我们两家亲如一家,更应该如此做”来福看向莫雷:“雷子,快写啊”
莫雷看向自家大妹,见她点头,这才去屋里拿了笔墨纸砚出来,一一摆开,提笔准备写
“等等”来福拦住莫雷,看了一眼自家爹,这才对莫雷:“雷子,得把上次雨给的三两药钱算上,你就写上五两银子,就对了”
“对对对~还有这药钱,可不敢忘了”赵有根在一旁直点头
莫雷依言写了一张五两银子的借条,递给来福:“来福哥,你看看?”
“嗨,雷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来福哥我才识得几个字”来福接过借条,把大拇指伸到墨上沾了沾,直接在借条上按上印,然后把借条递给莫雨
等莫雨看了,确认了借条的金额,赵来福这才将桌上的二两银子收了起来:“莫叔,到时候我和爹和你一起去挑猪回来”
“行!到时候一起”莫大福笑着
赵家几人站起来:“莫叔,时候不早了,明儿还得干活,我们就回去了,你们也早点休息”
莫家几人忙站起来,将赵家人送到大门口,直到看不见其踪影了,才慢慢回转
“雨,你咋真收了你来福哥的借条?”莫大福此时才问此事
不待莫雨回答,莫雷就先了起来:“爹,这叫亲兄弟明算账”
“可是?”莫大福迟疑
“没有可是”莫雨很坚决的:“爹~莫赵两家宛如亲人一般,若是为了钱财坏了交情,到时候还不是爹最不好受”
“怎么可能?你赵叔他们不是那样的人”莫大福反驳
“不怕万一就怕一万”莫雷在一旁嘀咕
莫大福皱眉,就要训斥大儿子,不想女儿突然抱住了自己的胳膊,只听她撒着娇:
“爹~其实这事儿我也是为了赵家~你又不是没看见,当时若不写借条,来福哥和赵叔都不接银子嘛”
莫大福回想当时的情景,果然如女儿所,低头准备对女儿什么,却见女儿正向儿子挤眉弄眼,不由好笑地拍拍她的头
算啦!既然儿女都想得如此透彻,没道理自己这个做爹爹的,在后面拖后腿吧
知道自己逃过一劫的莫雷,朝着莫雨咧嘴笑起来
“对了,雨你那西瓜这些日子如何了?最近爹都没空去看呢”莫大福突然想起被自己忘得干干净净的西瓜
莫雨嘟嘴,故作委屈地:“爹,你还好意思问西瓜,若不是大哥去后院查看,咱的钱就打水漂了”
“啊?怎么回事?”莫大福不禁焦急起来:“你怎么不早提醒我,不行!我得马上去看看”
“天都黑了,你们还要去看什么呀?”收拾好厨房的张氏,恰好走进来
莫雨嘿嘿笑了起来:“没事娘,爹,别急你听我把话完嘛,都多亏了大哥,这段时间里给后院的地里,浇水施肥捉虫,这西瓜才长势惊人”
莫大福松口气,不禁瞪了女儿一眼,对妻子:“你看看咱们的女儿,也不知从哪儿学来的这招,把我给惊得”
张氏一个白眼过去:“你还好意思问我?不都是跟你学的么?一天没个正形”
“冤枉啊!我什么时候话大喘气了”莫大福故作委屈,大声诉冤情
一时之间,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笑了一会儿,张氏正色问道:“雨,你那西瓜我看都有碗口大了,也不知该怎么辨别生熟?”
莫雨歪头回想:“娘,这个我目前还把不准,明儿我试试看再”
到这里,莫雨看向莫大福:“爹,估计再有个十来天就可以摘西瓜去卖了,你看咱怎么卖?”
莫大福认真想了想:“之前你这是进贡的东西?”
莫雨点头:“是啊,杂货铺的老板的”
莫大福听了点头:“如此就不好在集市上卖了”
“我看还是卖给聚香楼吧,不是生意做熟不做生吗?”莫雷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了莫雷的话,莫雨陷入沉思,倒是莫大福很是欣慰地看着儿子,感慨儿子长大了
“爹,你怎么?”其实莫雨心里已经同意了大哥的法,但还是想听听自家老爹的
莫大福点头:“你哥的不错,这生意啊做熟不做生,再了,我估摸着全镇估计就只有聚香楼的东家,有能力也能出得起价”
莫雨点头:“那就照爹和大哥的意思,咱就找聚香楼,等咱忙过了这几日,把猪捉回来后,就去找聚香楼谈谈”
“行啦,时候不早了,明儿还得干活呢,有事明儿再,快回屋睡觉去”见他们的话告一段落,张氏忙赶孩子们回屋睡觉
于是兄妹俩起身,默默地回屋睡觉
第二日,一大早起来,练拳做饭吃饭后,将鸡交给张氏喂养,莫雨和赵花儿各背一个背篓,直奔镇上种子铺,购买了二十多斤玉米种子,然后又匆匆忙忙赶回家
接下来,两家人一起花了三天时间,将十一亩地的玉米给种了,又花了一天时间,在地里撒上菜种子
这才歇下来,准去福源村捉猪仔,不过天公不做美,居然下起了绵绵细雨,来这也是两家人的运气,刚好把地种完,这场雨一下,地里的玉米就会发芽出土了
两家人很是欣喜不已,这场雨下了三天才停
雨一停,莫大福拿上框,推上板车,带着莫雨出了门,来到赵家门外,等着赵有根赵来福父子俩,准备一起去福源村捉猪仔
去福源村要上官道,往宝华寺的方向走上几百米远,就有一条岔路,从此岔路一直走下去,就到了福源村
福源村的村民都是本地的人,从生活在这里,多多少少都有些家底,不似五福村的人都是迁徙过来的,日子自然比五福村的日子要好过许多
五福村里许多姑娘,都愿意嫁到福源村来,此次卖猪仔的人家就是村长女儿婆家的大房伯娘的二儿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