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遭遇医闹
“再加入一味鬼臼。”沈云君回忆起幼时曾看过的医书上的记载,出了一个名字。
“鬼臼”李全才在脑海中寻思了一番鬼臼的作用,灵光一闪,“对呀!不定真的能够起到作用!”他连忙向沈云君道了谢,又匆匆忙忙地赶了回去。
果不其然,不消几日的光景,那人便缓缓苏醒,而今已无大碍了。李全才又正式的,带了丰厚的礼品,上顾家登门致谢。
这一次到访可谓大张旗鼓,三河镇的人都了解到原来顾家二夫人便是这神奇药方的出处,不由得对她敬佩了几分。同时,大家又都去讨要预防疫病的药方,顾家一时门庭若市,来访的人倒是要把门槛踏破了。
沈云君倒也不嫌累,有人请教她便耐心讲解,给出建议。上门的也都是平日里和顾家关系不错的百姓,周学斌几个却是连影儿都没见着。
是夜。将近一更天了,才把百姓都送走,沈云君回到房中,坐在榻上。
肩膀上传来一阵温热,她握住了那人的。“累了吧?”顾含章开口问道。沈云君这几日比前些天消瘦了些,她也不装假,点了点头。
果然她很快就睡着了,耳边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顾含章轻叹一声,将她抱起放在了床榻上,给她掖好被子。
她属实是累坏了。鸦羽似的睫毛轻轻颤抖着,却睡的很沉。
他的娘子。顾含章心中默念,用指腹摩了摩她的脸颊,拥她入怀。
顾家到底还是没那么大,李氏为了让她能方便一些,做出了个不的决定——将麻油作坊腾了出来,专门给沈云君留着。要这麻油作坊的位置也的确好,坐落在三河镇的北面。如今改成了医馆给她用,也不抢镇南面回春堂的生意。再加上沈云君经过这一事名声大振,三河镇的百姓也都来找她,生意兴隆的很,丝毫不逊于原来的麻油作坊。
可是凡事有两面性,这边沈云君如鱼得水得开了医馆,虽然没有招牌,但是大家伙都认准了顾二夫人,便也都没当回事,形式好得很;但是还是会有些事情找上门来。
“下一位。”沈云君正站在柜台后面,递给人一张刚写好的药方,唤下一人走上前来。
这下一位到有些不太寻常,沈云君一看,是位抱着孩的妇女。这人她认识的,是镇西头的方梁氏,怀里是她的儿子宝。
宝这孩子平日里很招人喜欢,沈云君碰见了也喜欢逗逗他。可今日的宝却蔫了,再不是平日里活泼的样子。
她不会记错的,两日前梁氏还带着宝来了,当日宝不过是染了风寒,自己给开了些药便回去了,可今日怎么状态还不如前几日?
“没按时喝药吗?”沈云君询问道,又摸了摸宝的额头,还有些发热。宝平时身体不错,按理喝上两次药也就好了,属实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你还好意思?”谁知梁氏突然嚷嚷了起来,屋里的人本就不少,都被她一嗓子给喊了过来。
沈云君先是一愣,梁氏又开口了:“我家宝就是按的你开的药,一连喝了两日都没好,你是怎么当大夫的?”她上来这一顿数落,又是有关没治好人的事,大家都凑了过来,很快围成了个圈子。
沈云君想起自己吩咐的是一日三次,若是如此宝必然会好起来,她定然是没有给宝喝药。沈云君微微眯了眯眼,梁氏在谎!
“让开,都让开。”此时人群后围传来一个粗鲁的男声,大家自觉地让来了道,让他挤了进来。
来人是镇西包家的三儿子——包成茂。他身旁那老人,是他的爹包盛。
见到了沈云君,包成茂重重“哼”了一声,斜楞着一双眼瞪向沈云君,将包盛一把拽到前面,拽了个趔趄。他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通吵吵:“沈云君,我爹前几天做农活把胳膊给伤了,来你这上了药,怎么反而溃烂的越来越厉害了?”
这一席话语丢出去,溅得满堂风浪。
包成茂怕大家不信服似的,和包盛一齐转过身来,把他袖子向后那么一拉,疼的包盛“嘶”地叫出了声来,嗬,果然是很深一道口子,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医治情况很不乐观,还流着脓血呢。
“你看,真是啊。”“真是没想到”众人议论纷纷。
这时候一旁的梁氏插嘴道:“嗬——这事都往一块儿赶了,我跟你们啊,我家宝昨天晚上哭闹了一宿,这给我心疼的”罢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神情。
“哼,我告诉你啊,今儿个我就是来讨回公道,你要是没个法给我,今天我们就不走了!”包成茂一甩,大有不罢休的架势。
包盛几日前是自己来的,当时问他怎么弄伤的却还支支吾吾地搪塞过去,沈云君给他上了药又包扎了伤口。
如今这伤口却发炎溃烂,那绷带肯定是被人有意解开了。
只见包成盛一脸的得意,包盛却唯唯诺诺,不敢吭声。
这包成茂是镇西有名的混混,包盛就是他爹,包盛倒是个命苦的人,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被征兵征走了,不久就传来了战死的消息;二儿子好不容易有了点出息,在镇西开了家客栈,但不久就得了痨症死了。包盛为了给二儿子治病,变卖了客栈不,这么多年种地来的家产也七七八八都砸进去了,但是人还是没救回来。包盛最指望看重的就是二儿子,这一下对他的打击属实不,也成了包成茂埋怨他的理由。
包成茂不是个孝顺的人,但他绝对不认吃亏。所以他来闹也情有可原。
李氏曾与沈云君过包盛的事,所以他来上药时沈云君特意少收了他的钱,但今天的事么
沈云君定眼瞧着现在的形式,梁氏和包成茂各自都有了理由,屋中的围观百姓关于此事纷纷产生了议论。所以眼下该怎么办?